第七屆德國電影節:展映近兩年德國影壇優秀作品

11月15日至24日,第七屆德國電影節舉辦,影展期間將展映近兩年德國影壇的優秀作品,除一些獲國際大獎的作品之外,多部電影聚焦德國曆史以及當前社會問題的電影也將展映。包括《系統破壞者》《內心之光》《生日》在內的八部影片將在北京的兩家百老匯影城放映,另有八部特別展映作品將在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法國文化中心、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與觀眾見面。

11月15日,第七屆德國電影節開幕式在北京百老匯電影中心舉辦。本屆電影節由德國電影協會主辦,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和百老匯影城協辦。德國電影協會總經理西蒙娜·鮑曼、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院長柯理博士、德國大使館文化參贊蔣玲及電影節“中國大使”王景春現身。

第七届德国电影节:展映近两年德国影坛优秀作品

德國電影節“中國大使”王景春

開幕式中,王景春對第一次觀看德國電影《鐵皮鼓》時的震撼記憶猶新。“過去幾年中,許多德國影片進入了中國觀眾視野。而中國電影和德國電影一樣,也已經走向了全世界。”德國大使館文化參贊蔣玲說,“在歐洲,我們看到電影是所有產業中增長最快的,德國政府也在積極採取措施,進一步挖掘電影給誰帶來的益處”。目前德國正在緊鑼密鼓地與中方進行電影合作的洽談。

開幕式之後,德國電影協會總經理西蒙娜·鮑曼推薦了開幕影片《系統破壞者》,德國還將用這部影片角逐明年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這是一個比較意外的選擇,因為通常我們不會選擇處女作去參加奧斯卡,但這部影片探索的是一條新路。”

第七届德国电影节:展映近两年德国影坛优秀作品

《系統破壞者》海報

《系統破壞者》的主角是一個叫本尼的九歲女孩,“系統破壞者”作為一個術語,用來描述那些違反所有規則、有暴力傾向的不受規訓的孩子。本尼不管被帶到哪裡,她都會在短時間內再次被“勸退”,因為她嚴重的暴力傾向,母親害怕她傷害她的弟弟妹妹而無法接受她,各種機構也對時時對其他小朋友大打出手的本尼非常頭疼,一個叫米查的護工帶著本尼在森林的小屋中短暫居住的歲月成為本尼到處顛簸的日子裡最好的回憶,而回來以後,本尼依舊居無定所……

在開幕影片《系統破壞者》放映結束後,四位來自電影與心理學領域的嘉賓,就影片進行了分享。中國電影資料館策展人沙丹說:“社會機制和個人之間關係的作品,雖然相對來說比較小眾,但具有強烈的文化多元性……在互聯網的時代,值得被大眾在各種渠道,特別是通過線上的方式觀看”。

本次德國電影展映的影片中有多部曾獲獎,如2019年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首映的影片是來自安格拉·夏娜萊克導演的《我曾在家,但……》,她憑此片摘得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銀熊獎。在展映的影片《煤工歌手岡德曼》中,導演安德烈亞斯·德雷森以細緻入微、柔性的刻畫兼有幽默的表達塑造了格哈德·岡德曼(又被稱為Gundi)這位兩德統一後傑出藝術家的人生。本片囊括2019德國電影獎(羅拉獎)六項大獎。

第七届德国电影节:展映近两年德国影坛优秀作品

《煤工歌手岡德曼》海報

本屆電影節還將展映2003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得主——《何處是我家》導演卡羅莉內·林克的最新力作《關於漢斯彼得的一切》。該片改編自德國著名喜劇演員哈佩·科可林的童年往事,是德國的票房冠軍。本屆電影節展映片單中也有喜劇(由弗洛裡安·大衛·菲茨執導的《100樣東西》)、懸疑片(由裡克·奧斯特曼執導的《萊瑟斯》),和適合年輕觀眾的影片(由艾瑞克·施密特執導的《克萊奧-如果我能逆轉時間》)。

作為展映的一部分,由托馬斯·海澤執導的、長達218分鐘的紀錄長片《故鄉是時間構成的空間》曾在最負盛名的紀錄片電影節——瑞士尼翁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上展映,並獲得最佳影片大獎。影片拾起了一個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之間被撕裂家庭的點滴碎片。為紀念包豪斯建立100週年,觀眾們可以欣賞到由尼爾斯·博爾布林克和托馬斯·蒂爾施共同執導的《未來的建造:百年包豪斯》。此片娓娓道來包豪斯激動人心的歷史發展:為了實現一個社會烏托邦的理想,包豪斯從建立、失敗再到革新的整個過程。

第七届德国电影节:展映近两年德国影坛优秀作品

《未來的建造:百年包豪斯》海報

另外兩部即將展映的紀錄片是由史特芬·斯科執導、在2019年柏林電影節首映的《內心之光》,以及由娜思琳·薩穆德雷利和雅瑟敏·薩穆德雷利執導的《眾夜之夜》——這部輕快幽默的影片講述了來自日本、美國、印度和德國的四對夫婦,共同慶祝結婚60週年紀念日的故事。

本次電影節同期活動的高潮是“看見聲音”電影音樂系列活動,著名作曲家和音樂人烏里克·哈格、克里斯蒂安·邁耶和小河進行音樂演出,展示各自的作品,並與觀眾分享他們對於電影音樂這一領域的認識和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