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進軍德國“深入敵後”建超級工廠意味著什麼?

長期以來,埃隆-馬斯克毫不掩飾一直想吞掉德國汽車製造業“蛋糕”的野心,但沒有人能知道馬斯克到底有多大膽,因為

這一次他直接將“刀叉”伸進了德國車企自己的“盤子”

馬斯克進軍德國“深入敵後”建超級工廠意味著什麼?

馬斯克“挑釁”德國傳統車企

上週,馬斯克突然宣佈特斯拉的歐洲首家“超級工廠”的選址定在了德國首都柏林附近,馬斯克“挑釁”傳統汽車製造業的野心昭然若揭。

馬斯克此話一出,德國當地政府和汽車行業人士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

德國方面,政府顯得十分受用。德國經濟部長彼得-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aier)表示,這“進一步證明了德國作為一個製造汽車的地方是多麼有吸引力”,是該國電動汽車發展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但也有人對馬斯克的無所顧忌感到震驚。特斯拉柏林建廠,將代表著來自硅谷“科技圈”的新貴企業家向德國曆史上最成功、最悠久的“老牌”汽車企業發起挑戰。就連一貫保守的《法蘭克福匯報》都稱此舉是一次“宣戰”

Berylls戰略顧問公司的合夥人同時曾是奧迪戰略部門經理的Jan Burgard表示,馬斯克“正在挑戰德國汽車製造商,就在它們自己的城堡門前展開一場決鬥”。“你必須尊重馬斯克,他真的無所畏懼。”其他人則表示,此舉將動搖德國工業的自滿情緒。投資諮詢公司Evercore ISI的分析師Arndt Ellinghorst表示:“

他們在自己的‘柴油老本’上坐得太久了。”“有人來挑戰他們,這很好。”

特斯拉沒有透露該計劃的具體細節,但有關部門表示,新的“超級工廠”將建在柏林東南小鎮格倫海德(Grunheide),靠近新的國際機場。特斯拉還表示,同時將在柏林開設一個新的工程和設計中心。

馬斯克進軍德國“深入敵後”建超級工廠意味著什麼?

為什麼是柏林?

讓一些人感到驚訝的是,馬斯克選擇將工廠設在柏林周邊的勃蘭登堡,但是那裡並沒有汽車製造的傳統。這個三分之一面積都被森林和自然保護區覆蓋的州距離戴姆勒、博世和保時捷等代表卓越設計的品牌所在地巴登-符騰堡相隔數百英里,距離大眾總部所在地沃爾夫斯堡也非常遙遠。

但在柏林附近選址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柏林是歐洲最時尚的城市之一,是全球的藝術設計中心同時擁有龐大的技術人才儲備。當馬斯克公佈這次計劃時,他驚呼“Berlin rocks!”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汽車研究中心的Ferdinand Dudenhoffer表示:“作為一個生產基地,柏林聽起來比波蘭、匈牙利或西德一些偏遠地區酷多了。”這樣一想,簡直太符合馬斯克的做派了。

在柏林牆倒塌後的30年裡,這座被前柏林市長稱為“貧窮但性感”的城市已經吸引了大批年輕的科技企業家和軟件開發人員。僅在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的初創企業就融資20億歐元,比2018年高出20%。柏林商業技術合作夥伴的負責人Stefan Franzke表示,特斯拉的決定“有力地證明了柏林的國際吸引力”。

關注到柏林與日俱增的潛力的可不止特斯拉一家,德國國內的三大汽車巨頭早就認識“窩邊草”的好。

戴姆勒和寶馬去年宣佈,它們將把新的移動服務合資企業設在柏林,而大眾汽車今年在柏林推出了其首個全電動汽車共享服務“WeShare”。

而位於柏林周邊的勃蘭登堡因其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同樣符合特斯拉的選址標準。德國經濟部長約爾格施泰因巴赫(Jorg Steinbach)在接受採訪時說,“此地的風力渦輪機人均裝機數量比德國其他任何地區都多。”“這意味著在勃蘭登堡,特斯拉可以實現其二氧化碳中性生產的目標。”

德國吸引的新型汽車製造商遠不止特斯拉。本月早些時候,大眾汽車在德國東部的茲威考開始生產其首款面向大眾市場的電池動力轎車ID. 3掀背車,而中國的寧德時代正在德國埃爾福特附近建設電池廠。

施泰因巴赫表示,德國東部對投資者具有吸引力,因為這裡比德國南部的汽車中心地帶“對新技術更開放”。他表示:“傳統汽車行業的變化沒有達到應有的速度。”例如,一些德國城市希望效仿香港,改用氫燃料電池公交車,“但他們找不到任何採用這種技術的德國車型,”他說。

馬斯克進軍德國“深入敵後”建超級工廠意味著什麼?

一石激起千層浪?

特斯拉的例子激勵了德國的傳統車企。在柴油醜聞的打擊下,大眾計劃在未來5年投資440億歐元,用於電動汽車、自動駕駛、移動服務和工廠的數字化改造,並表示到2028年將生產逾2200萬輛電動汽車。

這一重大轉變是由嚴格的歐盟排放法規推動的,該法規將從2020年起分階段實施,給內燃機的未來蒙上了陰影。德國政府的政策也是一個因素。德國政府最近提高了對電動汽車的補貼,並承諾在未來兩年內在全國各地新建5萬個充電站。政府表示,他們希望到2030年,德國道路上的電動汽車數量從現在的22萬輛增加到1000萬輛。

這種轉變將在德國造成巨大的混亂。戴姆勒(Daimler)週四警告稱,將在全球範圍內削減14億歐元的人事成本和10%的管理人員。德國在第三季度勉強避免了一場技術性衰退,許多經濟學家將其歸咎於汽車公司在經濟低迷時期轉向電動汽車的壓力。

隨著傳統公司在電動汽車上押下重注,特斯拉將很快面臨激烈的競爭。

德國主要的汽車遊說團體VDA對馬斯克的超級工廠聲明無動於衷。VDA負責人Bernhard Mattes表示,德國汽車製造商已經在電動汽車方面進行了投資,“到2023年,他們將把電動車型的續航里程增加5倍”。“我們並不迴避競爭,”馬特斯表示。

專家們表示,隨著德國成為電動汽車領域的主要參與者,特斯拉的策略是有意義的,因為該公司需要在有行動的地方有所作為。

Evercore的埃林霍斯特表示:“毫無疑問,到本世紀20年代末,歐洲的純電動汽車比例將達到20%至30%,成為僅次於中國的最大市場。”“如果馬斯克想在在歐洲分一杯羹,他需要在歐洲生產,並被視為歐洲玩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