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下生意出任村支書,三年把汝州這個村變成小有名氣的“明星村”?!

說起如今的好日子,米廟鎮安莊村的群眾們都說,這是馬亞洲帶領村兩委幹部幹出來的。

如今的安莊村儼然已經成為全鎮,乃至全市的明星村。佔地100多畝的長安新村,152套統一新建新農村別墅,乾淨整潔的柏油路,推窗見綠、出門賞景高標準綠化,走進長安新村,感受不一樣的鄉風文明,總是能讓人不知不覺的沉浸其中,流連忘返。

放下飯店生意 出任村支書

2016年10月,馬亞洲接任安莊村支部書記,在任支部書記前,他已經在米廟鎮區經營了一家8年的家宴城和飯店,生意雖然平常,但8年來,也讓馬亞洲手中積攢了一定積蓄。

他放下生意出任村支書,三年把汝州這個村變成小有名氣的“明星村”?!

“我接村支書前,正值是我市汝登高速引線兩邊綠化項目大力推進時期,綠化共涉及安莊村500多畝土地,涉及人口200多戶,需拆遷群眾29戶。”馬亞洲搖了搖頭說,那時候任務緊、工作量大,市裡、鎮裡倒排工期,天天問村裡要進度。原任支部書記因年齡大、壓力大,群眾天天圍著家門找,不堪重負,主動讓賢。

而當時的馬亞洲因市裡項目多,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飯店生意正處在事業的上升期,村支書、村主任、村委員連番動員馬亞洲出來主持村裡的日常事務,平息村民與村兩委之間的矛盾。

“當時村裡正亂,群眾經常到鎮裡反映問題,高速引線兩邊的綠化工作緊迫,村兩委各項工作停滯不前,可以說已經到了不改變不行的地步。”馬亞洲說,處於這種情況,他將自己的生意交由他人打理,自覺擔任起了支部書記的重任。

遇到第一個硬骨頭 拆房子

回憶起出任支部書記的情景,馬亞洲絲毫沒想象的那樣輕鬆,等待他急需推進的是為高速引線兩邊綠化騰出空地。

他放下生意出任村支書,三年把汝州這個村變成小有名氣的“明星村”?!

高速引線與通往米廟鎮的交叉口北端的房子不拆,綠化就不能實施。在馬亞洲為此事充分調查一段時間後,他發現29戶待拆群眾都是一家看著另一家,都存在等待觀望心理。而拆遷一事又不容片刻懈怠,正在拆遷工作一籌莫展之時,馬亞洲找到自己的小學同學馬克敬,馬克敬家是離高速引線最近的一家,只有把這個口子打開了,其他28戶拆遷任務迎刃而解。

然後,馬亞洲就連續多天到馬克敬家做工作,好不容易與馬克敬說通,他的母親又不依不饒,死活不讓拆自家的房子。可是,拆遷的日子已經向村民公佈,綠化任務迫在眉睫,又不容再往後更改日期。

“既然必須得拆,早拆晚拆都要拆,何必一拖再拖,出爾反爾,給工作造成更大被動。”馬亞洲說。

拆遷的前一天,米廟鎮的相關領導找到馬亞洲說:“拆遷的活兒不像其他工作,有困難的話,我可以聯繫城市管理局和派出所的人去給你配合。”

“謝謝您的好意,不用了,我一個人就能搞定。”馬亞洲回答道。

拆遷當日,馬克敬的母親坐在大門外,死活不讓動她家房子。馬亞洲讓挖機停在馬克敬家門口,然後他一個人去攙扶馬克敬的母親走出危險區。隨著馬克敬家的房子拆除到位,接下來其他的28戶觀望的群眾也立即騰空房子內的物品,主動配合拆遷。

打造一流隊伍 樹立良好形象

在幾年的工作實踐中,讓馬亞洲意識到,想把全村的工作幹好,沒有一個強有力的班子不行,想領出一個優秀的班子,不學習不行。

在馬亞洲任職期間,他帶領安莊村黨支部,始終堅持理論學習,定期舉辦各種形式多樣的學習培訓班。並制定每月的10號為黨員學習日,如有特殊情況可隨時召開。對外出務工的黨員,通過電話、手機、微信群、短信等方式及時將學習內容進行傳達。在春節期間抓住外出黨員返鄉探親時機,集中學習。同時還對村兩委成員,全部實施目標管理考核,村幹部實行責任分工到片,管理到人,既分工又合作,以“用人而知人,佈局能控局”的管理模式。

在工作中,馬亞洲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履職履責,始終堅持把黨建工作放在心上,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制度常態化活動為契機,努力把每個環節的黨建工作抓具體,抓深入。為提高黨員隊伍建設,在每月10號的學習日活動中,他組織村兩委幹部嚴格按照“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教育活動,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等黨內組織生活,定期組織黨員開展專題討論會,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加強黨性教育。在全體黨員中開展手抄黨章重溫入黨誓詞、人人爭當優秀黨員活動,樹立了基層幹部一心為民的良好形象。

群眾利益無小事 積極解決民生疾苦

群眾利益無小事。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可要是真的做起了也未必簡單。

在馬亞洲任村支部書記期間,他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大力開展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的民生實事。三年間,先後硬化村級道路8000多米,安裝路燈近50盞, 整治了全村的下水管道及農村改廁工作,完成了“煤改天燃氣”工程及“雙替代”等工作,給安莊村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安莊村有一名我市去年表彰的好婆婆——郭嬌,今年93歲她還擔負著全家生活,以及照看癱瘓在床的兒子馬金剛一日生活的重擔,她的兒媳李隴患糖尿病二十多年,不能幹活、 洗衣、做飯。孫子肢體殘疾,重孫腦癱,唯一身體好的孫媳不想過這樣的窮家庭生活,抱著兩歲的女兒離家出走。馬亞洲在得知郭嬌一家的生活遭遇後,多次到郭嬌家中送米送面,幫助這個家庭渡難關,在去年春節來臨前夕,還藉助村組幹部代表及全體黨員會議,號召全體同志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讓這個困難家庭過上一個祥和之年。春節過後,他又積極向鎮黨委彙報,經多方協調,把郭嬌全家送往市金庚醫院救治,現在馬金剛的身體已經能夠站立了,郭姣一家逢人就說多虧了俺們的黨支部,多虧了村裡的好書記馬亞洲。

與此同時,馬亞洲在工作中還處處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每逢端午節、中秋節、冬至等我國傳統節日,他都會安排村兩委會人帶上香甜可口的粽子、月餅、水餃等禮品慰問村裡的困難戶,村裡80歲以上老人過生日馬亞洲都為他們免費發放蛋糕卡。為了提高群眾的文化生活,馬亞洲又多方籌資數十萬元建起了村遊園和文化廣場,每到農閒時群眾們都會來到這裡休閒娛樂,唱歌跳舞,豐富業餘生活。投入了25萬餘元,新建一個“ 日間照料中心”及“兒童之家”,真正給全村老百姓帶來了便利和實惠。

他放下生意出任村支書,三年把汝州這個村變成小有名氣的“明星村”?!

一樁樁好事,一件件實事。三年間,安莊村在馬亞洲的帶領下,為安莊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得到了上級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讚揚。近年來,安莊村先後獲得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二星級示範村、三星級文明村、一星級黨支部、四星級工會等榮譽,他個人也先後榮獲全市十大造林村支部書記、標兵支部書記和鄉賢等多項榮譽稱號。

沉甸甸的回憶,滿當當的收穫。回想著曾經淌過的曲折泥濘,馬亞洲說,之前的成績僅是安莊村的一個小的開端,全村老百姓還有很多事兒等著來他做,目前,他正在謀劃明年的工作,發展村集體經濟是明年工作的重點,計劃流轉土地200畝,150畝發展蔬菜大棚,用50畝地來做有機花生試點。

“好事兒要一個接著一個幹,幹成一個算一個,不能貪大求全,那樣不僅會勞民傷財,而且往往還會一件事兒都幹不好。”馬亞洲說,他做好支部書記的經驗沒有很高大上,只要樹立好一個目標,一心一意為群眾著想,就一定能把工作幹好,就一定能取得老百姓的信任!2020年,他會更加努力。他也相信安莊村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汝州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於俊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