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璧之戰耗死了高歡,再一次成就關中形勝,歷史走向另一個分叉

玉璧之戰耗死了高歡,再一次成就關中形勝,歷史走向另一個分叉

圖/來源網絡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公元530年,24歲的北魏皇帝元子攸發動宮廷政變,砍死了岳父爾朱榮。

一代天驕爾朱榮,既是董卓又是曹操。

董卓可以死,因為董卓死後最壞的結果就是再來一個董卓。

曹操不能死,因為曹操死後最壞的結果就是再來一群董卓。

爾朱榮死後,北魏在一段中央跌宕和地方爭雄後,分裂為東西兩魏。

玉璧之戰耗死了高歡,再一次成就關中形勝,歷史走向另一個分叉

西魏以宇文泰為首,雄踞關中;東魏以高歡為首,雄踞中原。

歷史即將在南北朝再次上演東西對決。

1.宇文泰不是秦始皇,高歡可能成為第二個劉秀

關中之地,千里形勝,以關中制中原,自周以來便是中國戰爭史的鐵律。所以,才有秦王掃六合、始皇帝郡縣天下。

但是時異勢異,劉邦扣關、逼降秦王子嬰。劉秀扣關,再造大漢王朝。十六國亂世,劉裕入關滅後秦;北魏入關滅大夏。關中不敗的魔咒已被打破。

玉璧之戰耗死了高歡,再一次成就關中形勝,歷史走向另一個分叉

此時形勝,則是幷州高地與河北富饒。據山西高地,則北威關中、南脅中原;就河北之資,廣袤的華北大平原有天下精兵,更有天下糧倉。

而關中呢?周時制河南,因為河南就是中原;秦時制關東,因為關東就是天下。但是中原在生長、天下在膨脹,從河南到山西、從山西再到河北、從河北到山東。即便不算江東和荊楚,不斷開發的中原天下已經在人力和財富上碾壓關中。而久經戰火的關中富饒已經不再,關中早已羸弱、早已無力,它可能只是另外一個四川。

所以,雄踞關中的宇文泰不是秦始皇,而雄踞幷州高地、就食河北之資的高歡,則非常可能成為第二個光武帝。

2.殺死關中的三條毒蛇,地理決定戰爭

這三條毒蛇,就是天下碾壓關中的三條軍事要道。

第一條是中路:秦時函谷關、漢時潼關,佔據中原的東魏以洛陽為基地,然後對著潼關猛幹,幹過潼關就可以直下長安。這是劉裕滅後秦的設計,從千里之外的南京折騰到中原,就為佔據洛陽,然後再以洛陽為基地跳板猛幹關中。

玉璧之戰耗死了高歡,再一次成就關中形勝,歷史走向另一個分叉

第二條是北路:從今天的山西太原出兵,沿汾河谷底行進,而後由龍門渡口或蒲坂渡口過黃河,戰國的吳起和十六國的劉曜就是走的這條路。

第三條是南路:從關中南面的武關殺入關中,但這條路得翻越秦嶺,非常難走。但是南方勢力比較喜歡這條路。本自楚國集團的劉邦,就是走的武關這條路。劉裕滅後秦也在武關方向安排了一支偏師,沈田子所部。但是,沈田子這個人太厲害。主力在洛陽-潼關方向打得灰頭土臉,而沈田子硬是率一支偏師報銷了後秦主力。

玉璧之戰耗死了高歡,再一次成就關中形勝,歷史走向另一個分叉

沈田子

很少有人能玩趙武靈王的套路,胡服騎射北掃匈奴,而後可以從關中正北直殺下來,但是趙武靈王后來胡折騰,沒給後世打出榜樣來。這也算是入關的第四條路。另外,還有劉邦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走陳倉路。但這是四川軍閥乾的事兒。

那麼東魏的高歡會怎樣設計呢?高歡比較喜歡兩路並進,一路主攻、一路牽制。主攻是北路,太原起兵入汾河谷底然後渡過黃河;牽制是中路,走洛陽-潼關方向。因為高歡是山西軍閥,幷州高地不僅俯瞰黃河而且集中了東魏的重兵集群。所以,從山西出兵走北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

3.楔入東魏的玉璧城,王思政佈局、韋孝寬擔當

東魏在國力上碾壓西魏,殘破的關中扛不住幷州形勝與河北富饒。高歡雖為漢人,卻早已鮮卑化,以胡人胡騎為主的東魏,在軍事存在上也碾壓宇文泰的西魏。

玉璧之戰耗死了高歡,再一次成就關中形勝,歷史走向另一個分叉

地理形勝上,山西高地後者居上;經濟財富上,西魏關中已經殘破;軍事戰力上,高歡亮劍膽寒天下。所以,東魏滅西魏,只是時間問題。

但是,“凡事如是,難可逆見”。有兩個人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本來順暢的歷史走向。牛人,適應歷史而成就風流。而真牛人,則可以通過改變歷史來成就風流。而這兩個人就是要改變歷史的。

第一個是西魏大將王思政,就是他第一個發現了玉璧這個戰略要地。

玉璧城在今天的山西稷山縣西南方向五公里的地方,汾河南岸上的一個很不起眼的地方。

大的地理視野上,玉璧位於汾河入黃河的夾角處的黃河東側。以黃河為界天然劃分東西兩魏的話,它應該屬於東魏,因為西魏的領土主要在黃河西岸。可以說,這是西魏楔入東魏的一根釘子。

玉璧之戰耗死了高歡,再一次成就關中形勝,歷史走向另一個分叉

小的地理事業上,玉璧位於汾河南岸,擋在了沿汾河谷底進入黃河渡口的路上,東魏大軍要到達黃河渡口就必須經過玉璧。

這個位置太刁鑽,對於高歡而言,也太氣人。玉璧不是堵在高歡的家門口,而是楔進了高歡家裡。

公元542年,高歡領兵攻打西魏,而王思政就擋在了玉璧城。高歡大軍根本就不算正式踏入西魏國土,便被王思政給懟了回去。

公元543年,王思政鎮守弘農,再次逼退了東魏大軍。之後,在弘農修繕了城池,打造了弘農堡壘。

於是,玉璧、弘農以及潼關就在黃河與汾河的交匯處,形成了一個防禦鐵三角。

這是王思政。

而第二個便是韋孝寬。他繼承了王思政的玉璧佈局,成為玉璧之戰的真正擔當者。

4.今日依舊可見玉璧之戰的白骨森森

之前都是在試探,高歡亮亮肌肉、宇文泰耍耍大刀。

而公元546年10月,才是真刀真槍地大較量。

這一年,西魏改幷州刺史王思政為荊州刺史,王思政舉薦韋孝寬為幷州刺史,鎮守玉璧。

王思政一走,東魏大丞相高歡立即親率大軍來攻,勢要拿下玉璧、飲馬黃河。

玉璧之戰耗死了高歡,再一次成就關中形勝,歷史走向另一個分叉

而高歡沒有想到的是,韋孝寬是一個比王思政更厲害的狠角色。玉璧之戰殺出了千古慘烈。

高歡出兵挑戰,要約城下野戰;韋孝寬據守不出,要約會戰堅城。

高歡晝夜圍攻,戰士蟻附而上;韋孝寬滾木礌石,城防無懈可擊。

高歡斷絕汾河,勢要渴死玉璧;韋孝寬城中挖井,玉璧自謀水源。

高歡堆土為山,甲士乘高扒城;韋孝寬以木縛樓,臨高箭如雨下。

玉璧之戰耗死了高歡,再一次成就關中形勝,歷史走向另一個分叉

雖爾縛樓至天,我當穿地取爾。

東魏大丞相高歡已經怒不可遏,城下咆哮著說:你把城樓架到天上吧,我穿地道也要捉住你。

說挖地道就挖地道,高歡大軍從城北部挖了十條地道。而韋孝寬則沿城挖了一條壕溝,然後佈置伏兵,等著東魏戰士從地道里衝出來,出來一個殺一個、出來兩個宰一雙。接著,再往地道里扔進柴草膏油,用皮排做鼓風機向地道里猛吹。皮排鼓風的威力極大,據稱“一鼓皆焦爛”。

你韋孝寬玩穿越、造出了鼓風機,我高歡也開腦洞、造出了撞城“坦克”。

敵以攻車撞城,車之所及,莫不摧毀,無能御者。

東魏戰車撞城,而西魏“縫布為幔”,給玉璧城穿上了一層“防彈衣”。你有撞車無堅不摧,我有“幔衣”繞指柔。

你有“幔衣”,我便火攻。於是,東魏戰士手持長杆、杆頭綁上浸過油脂的松麻,試圖燒燬玉璧“幔衣”。而韋孝寬的士兵也是高舉長杆、杆頭綁上鋒利的長鉤,鉤之所至、松麻皆落。

玉璧之戰最激烈的時候,高歡圍著玉璧城挖了20條地道,挖到玉璧城牆下便縱火燒燬立城樑柱。而柱折城崩後,韋孝寬便趕緊指揮士兵豎起木柵、堵塞漏洞。

天上有土城比高,地上有“坦克”撞城,地下有地道掘城。戰爭不僅把把人性的殘酷放大到了極限,而且也把人的想象力釋放到無窮。

5.玉璧之戰氣死了高歡也改變了歷史走向

玉璧城之所以難以攻破就在於它的地形太氣人。汾河南岸、幾近入黃處,有一處高高的土臺,土臺四面絕壁而土臺上面卻平整的像面鏡子,而玉璧城就在這面鏡子上。這個小小的高地足以抵擋東魏的千軍萬馬。

玉璧之戰耗死了高歡,再一次成就關中形勝,歷史走向另一個分叉

高歡大軍苦攻玉璧五十多天,但堅城依舊,韋孝寬仍舊穩坐玉璧城,而城下卻留下了東魏戰甲的七萬屍骸。時至今日,山西稷山縣還能見到玉璧之戰留下的萬人坑,而且依舊能見白骨森森。

玉璧之戰耗死了高歡,再一次成就關中形勝,歷史走向另一個分叉

東魏苦攻凡五十日,士卒戰及病死者七萬人,共為一冢。歡智力皆困,因而發疾。有星墜歡營中,士卒驚懼。十一月,庚子,解圍去。

高歡苦戰無功,數十日督戰後已是舊病復發。而夜間流星墜入大營,戰士驚恐、高歡恐懼,所以只能拖著病軀、帶著殘兵,撤離玉璧。

但是,東魏更願意相信是:韋孝寬射死了高歡。於是,便以西魏皇帝元寶炬的名義頒下敕書:勁弩一發,凶身自殞。

看著東魏宇文泰這封不要臉敕書,高歡哭笑不得,但也無力迴天,深知自己已是油盡燈枯。於是,讓大司馬斛律金奏唱《敕勒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高歡病軀欲倒,微聲應和而落淚哀嘆。他雖為漢人卻心向草原,有一個草原夢。

玉璧之戰耗死了高歡,再一次成就關中形勝,歷史走向另一個分叉

在敕勒歌的雄壯聲中,高歡安排了後世,然後結束了自己的梟雄一生,當然還帶著對玉璧之戰的無限遺憾。

玉璧之戰,是東魏攻滅西魏的前奏。但是,高歡的這個前奏沒能奏響。而究其原因,就是王思政和韋孝寬這兩個足以改變歷史的英雄。他們延遲了高歡和東魏攻略關中的步伐,而且耗死了高歡。

高歡死後,侯景叛逃,把一直佛系的南朝梁廷攪得體無完膚。而後東西兩魏趁機漁利,而得利最大的則是西魏,佔據了南朝的四川和荊州。

歷史就在這個時候走向了另外一個分叉,得到四川、荊州這兩大糧倉的關中形勝,就要再次形勝、再次撻伐、再次興盛,直至讓這個分叉成為主幹,成就即將到來的隋唐大帝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