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與陝西省漢中市簽訂《漢巴區域應急聯動協議》

巴中市與陝西省漢中市山水相連,為有效利用和合理共享毗鄰市的應急資源,快速、高效、妥善處置跨區域突發事件,最大限度減少或降低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11月14日,巴中市與陝西省漢中市簽訂《漢巴區域應急聯動協議》。

《協議》規定,兩地將建立突發事件信息互通機制、突發事件協同處置機制、應急救援聯合演練機制、聯席會議協調機制等,通過有效利用和合理共享應急資源,暢通信息共享渠道,構建區域內協同作戰的應急合作聯動機制。

邊際聯動

打通應急處突“快車道”

我市南江縣、通江縣與漢中市鎮巴縣、南鄭區、西鄉縣接壤。“大部分接壤區域地形複雜,山勢陡峭,道路崎嶇,自然災害頻發,監測預警難度大,快速救援較難形成。”巴中市應急管理局總工程師彭建文直言,在此之前,在應對突發事件及自然災害時往往很被動,而跨區域間協同聯動機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處置的效果。

按照簽訂的《協議》,巴中市與漢中市將建立突發事件信息互通機制、應急救援資源共享機制、突發事件協同處置機制、應急救援聯合演練機制等。每年雙方要召開一次以上區域應急聯動座談會、組織一次應急救援隊伍聯合培訓、開展一次應急聯合演練。

“《協議》約定雙方互相提供24小時暢通的通訊號碼和其他兩種以上應急通訊通道(微信群、互聯網、衛星電話、電臺等),並且在每月召開一次‘兩地應急協調聯席視頻會議’,這也是為了保持兩地之間的常態化聯繫。”市應急管理局應急指揮科負責人米霆介紹。

數據共享

織密聯防聯救“全域網”

應急信息和數據的收集、傳遞、分析、反饋是應急處置的重要前提,而“數據共享”,直接影響應急處置的判斷和決策。

根據《協議》,巴中、漢中兩地將探索建立“應急信息共享平臺”,對接兩地的“地質災害隱患、雨量、氣象水庫水文、公安天網、危化品運輸GPRS系統”等數據信息,及時共享“災害前期危機監測預警、現場處置、善後恢復”等環節及“區域內自然狀況特徵、風險因素和脆弱性以及應急資源儲備狀況”等信息,便於雙方及時分析整理所獲取的危機信息、數據、資料,實現聯動區域、部門同步共享。“比如今後在汛期,發生暴雨天氣後,我們將及時共享兩地最大過境洪峰值、最大雨量等實時數據,以便雙方隨時做好應急預警及應急準備。”彭建文說。

《協議》同時規定,雙方將積極建立應急救援資源共享機制,在接到對方應急救援的請求後,需立即安排就近救援隊伍、應急裝備和物資,力所能及支援對方,支援方到達現場後要接受受援方統一指揮和安排。

“通過這一系列區域聯動的有力措施,破解大巴山片區應急管理‘邊緣壁障’將不再是難題。”彭建文表示。(實習生 王佳佳 記者 李建軍)

原標題:巴中市與陝西省漢中市簽訂《漢巴區域應急聯動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