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中:關外第一縣

(前言:我於2005年12月主持編制葫蘆島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的時候,第一次到達綏中縣,沿海到過碣石宮遺址,永安堡鄉長城、前所古城等多個點,當時是天寒地凍,後來因為項目的關係也曾多次到過綏中,綏中也隨著東戴河的開發成了著名的濱海旅遊目的地。)

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方對“關外”有不同的說法,比如最早把地方區分為“關內”、“關外”的是戰國時期的秦國,秦國把函谷關以東的地方叫“關外”,以西的地方則稱為“關內”,嘉峪關以西的西域地區也曾被中原人士稱為“關外”,深圳本地人還把設立二線關後的龍崗、寶安等地稱作“關外”。但現代被更多人用的更廣的“關外”還是指山海關以外的廣大東北地區,也可以叫“關東”,比如清朝時期的山東、河北人為了生計“闖關東”,共產黨人抗戰勝利後前往東北發展也被稱為“闖關東”,這裡的“關東”和“關外”都是指東北地區。

綏中:關外第一縣

綏中縣俗稱“關外第一縣”,就是出了山海關進入東北地區的第一個縣,雖然是“關外第一縣”,歷史卻不久遠,綏中縣作為一個獨立的政區,直到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才設立,析錦州六股河以西地區設立綏中縣。雖能年輕,名字卻取得傳統,過去封建王朝對一些邊遠和新收服的地區取名字很多都採用“綏”、“靖”、“安”、“撫”之類含有安定、安寧意義的吉利的名字,比如以前的綏遠、靖邊、安東(現在的丹東)、撫寧等等,綏中就是“綏靖中後所”的意思,意為永遠安寧的中後所,中後所是明朝衛所制度留下的名稱和城鎮,是綏中縣設縣後的縣治所在地。綏中的地界在明朝時候設過廣寧前屯衛(現在的前衛鎮)、廣寧中前所(現在前所鎮)、廣寧中後所(現在綏中縣城所在地),衛下面設所(千戶所、百戶所),衛的上級機關是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現在的綏中這三個衛所城,僅有中前所還保留得較好,不過也僅剩下了幾個城門和一段城牆,古老的建築幾乎都沒有了,東北地區保存的最好的古城是興城的寧遠古城,就在綏中的隔壁,但是除了城牆,老建築也是比較少好了,跟內地的一些衛所比如寧波鎮海古城就是沒法比,這可能跟東北的古城大部分都是軍事性質,而在內地很多兼具軍事和商貿、生活功能,故而保留得更為完整。

綏中:關外第一縣

關內外連接的交通要道分佈於遼西走廊,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分佈在山與海之間的窄窄一線中,截止到目前,連接關內外的客貨運絕大多數還是要通過遼西走廊的。作為出關的第一站,綏中是名副其實的“關外第一縣”,長期以來,在交通、軍事方面都具有極重要的作用。

綏中的地形是東面是渤海,西邊是山地,在山與海之間是一條相對平緩的走廊地帶。綏中的海岸線約有80公里,這條岸線分佈著很多不亞於北戴河、南戴河的沙灘,故而綏中也有東戴河之稱。現在東戴河的名聲早已在外,綏中也成為濱海的熱門旅遊目的地,每年夏季沙灘上遍佈了洗浴的人群,像下餃子一樣,密密麻麻,沿岸也開發了大量的房地產項目,除了夏天有過短暫的喧鬧,其他時間鮮見人煙,異常蕭條。由於人流的湧入,綏中的海濱不復往日的乾淨整潔,還是很懷念我第一次來時候的情景,那是2006年編制葫蘆島全市旅遊規劃,綏中的旅遊還沒有起步,濱海沙灘都還養在深閨無人識,大海幽靜,沙灘清潔,真是人生若只若初見。

綏中:關外第一縣

我來過多次綏中,每次來我都會到海邊的碣石來感悟一下,這個碣石就是曹孟德所言的“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碣石。碣石位於綏中縣城西56公里、山海關東15公里的止錨灣海濱,由三塊高出海面20米左右的巨大礁石組成,因此被稱為“碣石”,東邊一塊礁石從遠處望去如一人矗立在海中,因為這一帶有大量關於孟姜女的傳說,因此也稱姜女石。

綏中:關外第一縣

1982年,在正對碣石的岸邊發現了總面積超過15萬平米的巨大秦漢宮殿建築遺址,經專家考證,這就是秦始皇三十二年東巡的碣石宮。在碣石宮西側的黑山頭上,考古學家發現了漢武臺遺址。碣石宮遺址和漢武臺遺址的發現,證明綏中止錨灣海濱的碣石就是當年秦始皇、漢武帝東巡的碣石。公元207年,曹操在柳城(現遼寧省朝陽市)擊敗烏桓回師途中路過碣石,在這裡寫下了著名的詩篇《觀滄海》。當然,關於曹操寫詩的碣石有好幾個地方,比如河北昌黎碣石山、山東無棣縣碣石,比較這兩個地方,我更願意相信曹孟德的名篇是寫就於綏中碣石的。因為綏中碣石是真正位於海里的碣石,它不是濱海,更不是海邊的山,它就在海中央,它本身就是海,它也完全契合“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說法,“臨”是“來到”的意思,不是“攀登”“攀爬”,就是來到碣石看大海,在這裡能夠近距離地與大海對話、私語。磅礴的大海中突兀地聳立著三塊巨石,這是自然何等的偉力啊,還有比在這觀海更能激發詩人想象的地方嗎?

綏中:關外第一縣

曹孟德是個大政治家、大軍事家,也是個大詩人,我覺得那一刻的曹孟德志得意滿,同時也有沉思乃至生命最深的憂傷。曹孟德不輕易賦詩,可能是他怕寂寞,因為沒有知音,確實,這一寂寞就是將近兩個千年。

綏中:關外第一縣

直到1740年後又一位雄才大略的偉人、詩人在秦皇島寫下“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總算是解了曹孟德這千年的寂寞。相隔一千多年的兩個歷史人物有很多的共同點,我喜歡他們的詩詞,因為他們的生命有足夠的高度、寬度、深度,曹孟德是一種淺斟低唱的孤獨,後者則是捨我其誰的豪放。我覺得這是綏中的幸運,“關外第一縣”佔據了一個歷史的第一。

綏中還有山,山裡有長城,綏中的長城是比較有特色的,是關內長城與關外長城的連接點,萬里長城最東邊並不是在山海關,而是在丹東的虎山,在關外還有一千多公里的長城呢。綏中的長城位於永安堡,地名就能看出軍事性質,遼東鎮長城、薊鎮長城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呈丁字型排列彙集在這裡。因其地處群山峻嶺,山勢險要,人跡罕至,雖沒有進行任何人工修葺,至今仍保持完好。綏中的長城大體上分為三段,分別為錐子山長城、小河口長城、西溝長城,可以統稱為永安長城。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體系,而且是一個非常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這個防禦體系在綏中這個地方達到了一個高潮,達到了一個頂點,因為當初這個地方是兵家必爭之地。

綏中:關外第一縣

我們不要忘了現在的綏中的長城的整修者是戚繼光,至今綏中還有戚家軍的後代。明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戚繼光被調到今遼寧、河北、北京一帶整頓邊務,由於北方兵出多源紀律鬆弛難以統屬,戚繼光一直在南方抗倭,南方兵士用得比較順手,故而多次從浙江募兵六千人,大部分均為平倭有功的浙江義烏兵。大家可能奇怪,按理來說江南人柔弱,戰鬥力不行,加之又是富庶之地,不到萬不得已誰願意去當兵呢?然而金華、義烏一帶的浙江人戰鬥力堪稱一流,因為山區人多地少,當兵成為一種謀生手段,而且由於挖礦的緣故善於使用火器,再加上組織紀律性強,故而戚家軍在抗倭戰鬥中取得了赫赫功名。所以,戚繼光調到薊鎮當總兵後,還是繼續倚重南方兵士。由於工程浩大、守衛任務艱鉅,戚繼光為穩定軍心,允許一部分家眷隨軍。官兵們於是攜妻帶兒在敵樓上安下家來,後來逐步從長城上搬下來,在附近生息繁衍。正是因為官兵家屬的到來,才使這段長城在修建時具有了女性特徵。在這段長城的門窗拱框上刻滿了獅子繡球、木馬蘭花、祥雲綵帶等圖案。還有的圖案盤旋屈曲,線條複雜,好似纏繞在一起的兩枝蓮花,當地村民叫它"纏枝蓮",是夫妻恩愛的象徵。後來,這些兵士中的大部分人都長久的留在了河北、遼寧的長城沿線,繁衍生息,距今已經過去了400多年,400多年的風雨,洗刷了鄉音,模糊了面孔,但那份對於故土的深情、想念都還留存在子孫後代的血液中,現在長城沿線的很多義烏兵的後代都與故土的宗族聯繫上了。我的朋友葉總祖上就是戚家軍,是戚繼光帶過來的義烏兵的後代,葉總介紹說綏中這邊姓葉的絕大多數都是戚家軍的後代,他們已經跟義烏那邊的葉姓連上了族譜,互相走動往來。

綏中:關外第一縣

綏中由於所處的地理區位,在歷史上很長的一段時間,在軍事上發揮著重要的價值。但其實綏中的物產也很豐富,面向渤海,綏中的海產資源非常豐富,背靠大山,山裡盛產花果。綏中有個前所農場,建場於1953年,曾經號稱“亞洲第一大果園”,有果樹3萬多畝,職工4000多人,出產的王鳳台蘋果遠近聞名。場區就是個小社會,醫院、學校一應俱全,隨著社會發展的潮漲潮落,經歷了由省直管到市直管最後下放到縣裡,曾經風光無限,今日舉步維艱,這是很多的農場、林場、墾殖場的縮影,計劃經濟時代國有企業擁有著與市場直接對話的權力,那時候的國企職工比機關單位人員都吃香,隨著市場經濟的到來,大部分的市縣以下國企都私有化了,有些大的農林企業在市場化的大潮中卻是步履艱難。不管怎樣,由於農場的帶動,綏中山裡的農民全都種上了果樹,成為名副其實的花果山了。

綏中:關外第一縣

綏中是兵家必爭之地,出了很多武將,但是名氣不算太大。不過,有個現代武將值得大書特書一筆,那就是中國飛天第一人楊利偉,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很好地傳承了綏中的歷史基因。楊利偉這個飛天第一人,隨著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未來的歷史會留下更重的一筆,為綏中增光添彩。

湯俊,現任北京創行合一規劃設計院執行院長

旅遊項目要規劃,要方案,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