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教得會嗎?

審美,教得會嗎?


前一段時間,我家孩子期末考試,美術考題有個填空題,問《蒙娜麗莎》是哪個國家哪位畫家畫的?還有一題要求畫一個有明暗關係的球體。一個知識題,一個技能題。

我實在看不出這樣的題目,對於提高孩子的美育素質有什麼幫助。知道達·芬奇,孩子能怎麼樣,不知道又能怎麼樣?

如果把美術教育等同於知識教育,那上好歷史課不就結了嗎?為什麼還要單列出一門美術課?

如果一個人在對藝術作品做出審美判斷之前,需要先看看作者是否有名,或者對著自然風光發出感嘆之前,要先問問是不是4A景區,那還談什麼審美能力?

在我看來,美術知識與美育完全是兩碼事,掌握全部美術史掌故的“小博士”,很可能是個美盲。

提升孩子的審美

就從日常開始

我們可以先觀察一下,孩子最初的自由繪畫過程:他完全不參考什麼,手裡握著筆,紙上劃出痕跡,想到哪兒畫到哪兒,好像只要用力畫,小腦瓜裡的東西就全部出現了。有時候,他們還會把新學的數學公式或拼音字母畫在紙上。

在成人眼裡,孩子們畫的東西常常顯得非常幼稚,有時候僅僅是一些標識而已,但是在孩子的世界裡,這些線條、顏色全部都是真實的,都有經驗依據。

審美,教得會嗎?

▲ 在同齡孩子眼裡,這幅線條畫畫得特別好

比如,為了避免遮擋,他會把不同的形象畫得很遠,會琢磨著把好朋友畫在一排;為了符合因果關係,他會讓樹、鳥、人按照自己設定的秩序出場。

這個時期,孩子們根本不需要被告訴如何畫才“美”,如何畫才“對”。

因為,孩子完全是在畫自己經驗裡的東西,是在通過繪畫回味自己擁有這些經驗時的感覺。無論他們畫的東西是現實的還是幻想的,是合理的還是荒誕的,孩子們對自己經驗的思考是實實在在的,得到的收穫也是非常具體的。

他可能發現了自己最愉悅的狀態,流連忘返;可能學會某種圖形組合的辦法,反覆嘗試;也可能掌握某種具體的線條畫法,到處炫耀。

審美,教得會嗎?

▲ 5-7歲孩子們在曹老師的第一堂課上自由揮灑的集體作品

在這種自由美術活動中,孩子很早就可以獲得發展審美能力的全部滋養。美感體驗就在孩子親身參與的活動中,根本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隆重、嚴肅。

美育啟蒙不要盲從“大家”

每個時代、每個民族,甚至每個人的審美標準都不一樣。西方古代把黃金比例定義為美,而中國古代造型大多是等比例的,不一樣很美嗎?

美其實沒有標準,根本沒辦法告訴孩子什麼是美,如何才美。

記得好多年前,我在印度考察佛教造像源流,有一次在機場看到海報上有三個模特,膚色各不相同,白種人、黃種人,還有印度本地的棕色人種。我問同行的印度嚮導,哪個漂亮?他說深色皮膚的模特漂亮,這與我們通常的想象顯然不一樣。

有的家長會說,我不懂審美,把孩子交給懂審美的人去培養好了,找畫家、藝術家來教。可是,畫家、藝術家就懂審美嗎?他們的審美標準就更高明嗎?其實也未必。

這個時代被認為是大藝術家的,在另外一個時代可能什麼都不是。比如我們今天奉為畫聖的吳道子,在宋代人眼裡就是庸俗的工匠。

審美,教得會嗎?

對孩子而言,他們審美的依據是感性的、自發的,那些被規定的條條框框,根本不能成為美感的依據。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在學校表現得懂規矩、守紀律,能和同學和睦相處,但是一回到家就是另一副模樣。因為那些規矩是強加給他的,而不是一種自發的,或者是出於內在的需求,離開了特定的情境,就不再有相應的表現。

孩子對美的感知也不能依賴規矩,否則,孩子很可能也會美術課堂上一個樣兒,現實生活中另一個樣兒。

大人孩子都要相信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美雖然沒有標準,但是追求美的過程,卻會塑造一個人的精神品質。孩子的美育啟蒙,真正有價值的不是審美的標準,而是“愛美之心”。

愛美之心是催生一個人求真向善的重要動力。因此,一個數學家一生的理想是發現完美的公式;一個物理學家一生的理想是發現一種完美的粒子;一個詩人會不斷推敲完美的詞句……

審美,教得會嗎?

為了激發愛美之心,我們甚至願意預設:“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就像我們即使說不清人性本善還是本惡,但是我們還是要先假設人性本善,這樣人們的心裡會先有趨向於善的動力。

我們平時帶孩子也會發現,誇獎往往比批評更有效,如果你經常對孩子說“你能行”,他多半不會辜負你的希望。美育也一樣,如果你經常對孩子說,畫得真好,如果某個地方能再改一下就更好了,那孩子一定會努力做得更好。

別小看這種心靈的暗示,它在孩子的美育成長中作用極大。有了愛美之心,孩子自然會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把自己的工作進行到底。

滋養一顆“愛美之心”,是美術教育能夠給予孩子的最好的禮物,也是我們每一位為人父母者的心願。

像個孩子和孩子玩

誇獎誇到點子上

相信孩子懷揣“愛美之心”,家長又能做點什麼呢?

對於幼小的孩子,支持家長像孩子一樣和他們玩,幼稚地扮萌、遊戲都是非常棒的交流,這也是美育的根基。

很多家長深知和孩子身心交流的意義,可以放下身段“扮萌”,與孩子一起進入擬人化的情境體驗中,和孩子一起想象,黃色與藍色交了朋友、小墨點長大了、線條在舞蹈……這種交流非常棒。雖然看似幼稚,但對於幼兒的美育發展非常有益。

審美,教得會嗎?

想想那些偉大的詩人、畫家,哪個不是沉浸於擬人世界中的大兒童?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誇讚的作用是明顯的,大多數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不過誇獎也有方法,籠統地誇孩子“好”起不到什麼作用,而由於對兒童美術教育瞭解不充分,全憑自己的喜好誇孩子,也可能誤導孩子。

比如,有的家長會誇孩子畫得精細,卻不知道他的孩子正處於建立整體關係的階段,沉溺於局部刻畫,其實反而會是問題。

再比如,九歲十歲的孩子,到了發展精細加工能力的年齡,可家長偏偏欣賞表現性繪畫的大筆觸,對孩子繪畫展現的粗獷急躁情緒大加讚賞。

審美,教得會嗎?

又比如,孩子懶得思考,一味地照貓畫虎,家長卻對“畫得像”津津樂道,卻不知孩子的審美惰性正在滋長。

諸如此類,這樣的誇獎不但不能起到促進啟蒙的作用,還和我們的本來願望相反。建議家長要和孩子的美術老師保持聯繫,瞭解孩子美育培養的步驟、任務,誇到點子上,推動孩子更好地進行審美反思。

有心的家長會主動去補課,提升自我審美修養,這當然再好不過。可是,我們的大眾美育現狀並不樂觀,成人和孩子面對相似的美育環境,接觸到的也是一些知識化的、繪畫技能化的審美教育,甚至可能造成更多的審美困境。

另外,情境化體驗,比如帶孩子一起參加繪畫創作活動,這當然是極有益的,但是隨著孩子成長,家長有能力參與的美術活動會越來越少。

END
作者:曹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學士、碩士;中央美術學院造型藝術研究所博士;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山西大學美術學院基礎部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