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叔做這碗琥珀饃,名字好聽又好吃,很多食客跑幾十裡來品嚐


初冬時節,在河南平頂山寶豐縣大營鎮一家老飯店裡,今年51歲的趙全和正在做琥珀饃。琥珀饃是當地的特色小吃,趙師傅做了三十多年,這種小吃只有在他們鎮上或者寶豐、汝州一些地方吃到,除了這這些地方,就很難再見到琥珀饃的身影了。

琥珀饃的名字很好聽,大概跟做熟後的饃色透明,且呈琥珀色有關係。據說這種饃的產生和當地的煤礦有關係,過去很多在礦上做工的人都帶有乾糧,然後他們會把烙餅交給飯店加工,久而久之,用烙餅做琥珀饃的做法漸漸固定下來,成了當地的一種特色小吃。

這是在鎮上另外一家做琥珀饃的店裡,店主王太為正在切饃絲,這種用來做琥珀饃的大餅,有二斤多重,他們一大早就起來和麵烙餅,然後邊用邊切。

烙餅又厚又大,可在廚師的刀下,一會兒就變成了約兩毫米寬的餅絲,這種餅絲很像大家平常吃的炒餅,但仔細一看還是不太一樣,做炒餅的那種餅絲一般比較軟,另外也會寬一些。

做琥珀饃用的食材,看起來跟河南一些地方做燜面或者炒麵用的食材很像,比如都是用豬肉片、豆芽、菠菜、高湯等等。

做琥珀饃的時候,先炒肉片,然後放入蔥花、豆芽等翻炒,之後再加入高湯,稍微咕嘟一下,就開始往鍋裡放餅絲。從製作過程來看,這和燜麵店裡的燜面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放入鍋裡的餅絲,和菜一起來回翻炒,然後廚師會放入醬油、雞精等調味料,這時候饃絲已經上了色,並且也吸收了湯汁兒,變的筋軟起來。

琥珀饃可以單鍋做,也可以一鍋做三四碗,由於這種美食在當地很有廣泛的愛好群體,所以不但有人在店裡吃,走的時候還要打包帶走。店主在盛的時候還會把紫菜湯準備好,這是吃琥珀饃的標配。

一碗琥珀饃,再來一碗紫菜湯,琥珀饃吃起來筋軟香濃,和吃燜面、炒餅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在當地這碗小吃的價格也不貴,大碗11塊錢,小碗10塊錢,區別也就是饃的多少。

作為一種在本地才能吃到的特色小吃,大家自然對家鄉這種味道情有獨鍾,很多在外打拼的人回到家鄉,第一件事就是先來店裡吃碗琥珀饃。近些年隨著網絡的傳播,琥珀饃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很多乘客開車跑個幾十裡地來鎮上吃碗琥珀饃,也是常有的事兒。攝影記錄|張根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