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張瑜,後有洪學敏,李羚竟然只是苗苗老師的第三人選

先有張瑜,後有洪學敏,李羚竟然只是苗苗老師的第三人選

1980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攝製的《苗苗》講述了本想成為運動員的女青年韓苗苗被分配到小學當教師後,克服重重困難,成為一名受孩子們歡迎的老師的故事。

先有張瑜,後有洪學敏,李羚竟然只是苗苗老師的第三人選

(左起)嚴亭亭、王君正和李羚

《苗苗》在劇本階段名為《獻出全部的愛》,是北京電影學院78屆編劇進修班的兩位女學員嚴亭亭和康麗雯的畢業作品。當時北影廠女導演王君正剛剛得到了第一次獨立執導的機會,按照不成文的慣例,女導演都是從兒童片起步的,於是她選中了這個劇本。

先有張瑜,後有洪學敏,李羚竟然只是苗苗老師的第三人選

韓苗苗這個人物並沒有生活原型,編劇最初是照著張瑜的感覺來寫的,寫的是一個非常有體育細胞的小老師,敢從那麼高的地方往下跳,會游泳,還能和男孩子賽跑甚至打架。

先有張瑜,後有洪學敏,李羚竟然只是苗苗老師的第三人選

張瑜《巴山夜雨》

張瑜當時正在上海拍攝《巴山夜雨》,由著名導演吳永剛執導。王君正回憶說,“我趕到上海,興沖沖地找到吳永剛家裡去借張瑜,結果一進他家,就看見牆上掛了兩張遺照,一張是他老伴,一張是他兒子,都剛剛去世。我一看這個情況,就只好打消了讓張瑜出演的念頭。”

先有張瑜,後有洪學敏,李羚竟然只是苗苗老師的第三人選

嚴寄洲病榻前的康麗雯(右)

回到北京,王君正著手修改劇本,這時,嚴亭亭已經分配到昆明電影製片廠當出納員,而且懷上了孩子,而康麗雯是《野火春風斗古城》導演嚴寄洲的兒媳,她被分配到八一廠當編劇,已經有了新的任務。王君正只好自己動手改劇本。

先有張瑜,後有洪學敏,李羚竟然只是苗苗老師的第三人選

這一回,韓苗苗這個角色是照著洪學敏的感覺寫的。王君正曾給《海霞》當過場記,對在片中飾演玉秀的洪學敏很熟悉,認為她完全可以取代張瑜,演出一個有活力有個性的小老師形象。

先有張瑜,後有洪學敏,李羚竟然只是苗苗老師的第三人選

洪學敏《天雲山傳奇》

不巧的是,當王君正帶著修改完的劇本第二次來到上海時,洪學敏已經被謝晉選中,出演《天雲山傳奇》中的周瑜貞。王君正和《天雲山傳奇》副導演黃蜀芹是電影學院的同學,便託她捎話請謝導通融一下,不想謝導一向反感演員腳踩兩隻船,堅決不同意洪學敏同時演兩部戲。

先有張瑜,後有洪學敏,李羚竟然只是苗苗老師的第三人選

距離預定的開機時間只剩下10多天了,王君正急得團團轉,這時有人推薦她去看看中央實驗話劇院演出的話劇《未來在召喚》,裡面有個叫李羚的年輕演員或許是她要找的人。

先有張瑜,後有洪學敏,李羚竟然只是苗苗老師的第三人選

《未來在召喚》是李羚的舞臺處女作,她在裡面演小姑娘敏敏。她比張瑜小一歲,和洪學敏同齡,看上去比她倆都要小,機靈活潑,笑起來兩個大酒窩,很討人喜歡。王君正當即拍板:苗苗就是她了!

先有張瑜,後有洪學敏,李羚竟然只是苗苗老師的第三人選

可是,李羚是實驗話劇院剛剛從大連招來的,身份還是學員。劇院管理很嚴格,凡學員一律不出借。王君正只好向北影的老前輩於藍和水華求援,他們都是話劇院院長舒強的老戰友。她回憶說:“記得當時我和李羚打電話都用暗號,裝作是她的表姐、舅媽、姨什麼的,因為不想讓話劇院領導知道,說你在下面搞秘密活動。最後,愣把她借出來了。”

先有張瑜,後有洪學敏,李羚竟然只是苗苗老師的第三人選

王君正當時也只有34歲,是全中國最年輕的導演,而李羚則是第一次拍電影,什麼經驗就沒有。她們在塑造韓苗苗這個人物時追求的是真誠二字,用真誠去對待自己的工作,用真誠去面對天真爛漫的孩子,從而刻畫出了一個心靈純潔、對生活充滿熱愛的老師形象。

先有張瑜,後有洪學敏,李羚竟然只是苗苗老師的第三人選

在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評選中,《苗苗》獲得了評委會特別獎,繼而又獲得了第二屆印度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而李羚塑造的韓苗苗則被當時的觀眾評選為“銀幕上最可愛的老師”,在1980年《中國青年報》組織的“十大理想青年”的評選活動中當選第三名。

先有張瑜,後有洪學敏,李羚竟然只是苗苗老師的第三人選

在《苗苗》的拍攝過程中,李羚得到了一份意外收穫,她與在片中飾演哥哥韓大明的電影學院老師李克己相識相愛,最終成為了一對恩愛伴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