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上你們的飯圈文化,滾

帶上你們的飯圈文化,滾

很多人都說《上海堡壘》證明流量時代結束了,可是真的結束了麼?它的“遺孀”飯圈文化活得好好的,而且還伸到了演員圈。

熱搜“演員該不該為角色犧牲”的出現就證明了這一點,跟某些偶像發燒、沒吃飯還努力上臺的所謂敬業一樣被標榜。本職工作當中的事情何時成了犧牲?拿著這份錢幹著這份工又何談“犧牲”?慣壞了偶像又要慣演員?請你們這群粉絲,帶上你們的飯圈文化,滾!

帶上你們的飯圈文化,滾

粉絲們,你們不害臊麼?

李誕曾經在一期《吐槽大會》上說過一段話:娛樂圈裡血淋淋的、殘酷的現實是,真的很少有明星拿自己的粉絲當朋友,因為明星僱的保鏢不是防仇人的,而是防粉絲的,仇人會查他酒店信息麼?仇人會追他車麼?

帶上你們的飯圈文化,滾


仇人沒那麼傻,但是瘋狂的粉絲會,因為他們足夠瘋狂。

帶上你們的飯圈文化,滾

飯圈裡的都是些什麼樣的人?其實很簡單,她們對自己的偶像進行無理性的吹捧、崇拜,甚至變成自己的信仰,當成自己的神,並且她們瘋狂的沉浸在這種自己付出的情感當中。有人對她們的“神”無禮要怎樣?輕則謾罵,無休止的謾罵;中則人肉,查家庭住址,掛父母電話,去政府官微要求把他抓起來;重則寄花圈,上門打人。

帶上你們的飯圈文化,滾

可笑吧,是,因為她們無腦;可悲吧,是,因為確實存在。

帶上你們的飯圈文化,滾

帶上你們的飯圈文化,滾

在她們眼裡,她們的偶像是第一位,不容許任何人“玷汙”,哪怕這個所謂的玷汙只是說了一句不喜歡。有網友在蔡徐坤的一條微博下說了一句不喜歡,便被粉絲全網“通緝”,追到學校官方微博下說他沒禮貌沒家教,@紫光閣希望把這個人抓起來。在事件裡她們雙眼通紅,尖牙利爪,手握“尖刀”,詛咒別人祖宗十八代,這一切的起源僅僅是因為這個人說了一句不喜歡。是的,只是說了不喜歡。

罵,無休止的罵,祖宗十八代的罵,樂此不疲的罵,前赴後繼的罵。被搶資源罵,不被重視罵,被“搶戲份”罵,網絡上她們重拳出擊,富有正義,眼裡容不得沙子,敏感又激進,這一切都被成為:流量。

帶上你們的飯圈文化,滾

帶上你們的飯圈文化,滾

帶上你們的飯圈文化,滾

粉絲們總說大家對她們有誤解,追星就是不對,追星就是應該。粉絲們,這局面不是我們造成的,是你們造成的啊!到處引戰,謾罵,然後到頭來說別人說你們不好。不對啊,你們那張牙舞爪的勁頭呢?你們那“嫉”惡如仇的勁頭呢?哪去了?

不要說大家你們的偶像有誤解,我們不討厭你們的偶像,我們討厭的是你們這群粉絲啊。被這麼多人不喜歡,唯恐避之不及,難道就一點都不害臊麼?

演員們,你們不羞恥麼?

以前的行業內有著明確的分工,演員就是演員,歌手就是歌手,橫跨幾界的都會被冠上一個響亮的名頭:影視歌三棲明星。可現在這種叫法早就沒有了,因為演員唱歌,歌手演戲,偶像啥都幹,因為流量無往不利,所向披靡。

邁克泰森被記者問為什麼不讓兒子子承父業,泰森回答“我們那個時候什麼都沒有,拳擊是唯一的出路,因為心裡知道只有打好拳才能掙到錢。可現在我兒子14歲就已經擁有了我一輩子奮鬥所得到的東西,他已經不需要奮鬥了”。這些演員,或許更應該稱作明星,他們胖瘦、換髮型、換身衣服都能引起巨大關注,演戲不就是為了關注率麼,現在我都有了,還要什麼努力?

帶上你們的飯圈文化,滾

老版《紅樓夢》全體演員,為了這部劇,開拍前他們從早到晚閉門鑽研4個月,邊訓練邊拍攝歷時整整3年。從聽課研讀苦練才藝,到臉上動刀雪地凍暈,為了角色,他們嚐盡酸甜苦辣,品盡人生五味。

老版《三國演義》主演們哪個不是騎馬如履平地,提筆詩詞歌賦,人物史書讀個遍?遠的不說,梁家輝為了《黑金》當中的周朝先,自己寫了十幾萬字人物小傳,研究人物,《臥薪嚐膽》中陳道明冬天帶著真枷鎖趟過河,為了要最好的一條,一遍又一遍的走。成龍等老一輩動作演員更不用說,他們提起受傷時都是笑著說,他們可以很自豪的說,自己在努力工作。

帶上你們的飯圈文化,滾

現在呢?

我們知道誰拍戲時劃傷了手指還繼續拍,發燒了還繼續拍,身體不舒服還繼續拍,本職工作被大書特書,粉絲們因為心疼所以關注度倍增,片方因為關注度倍增而獲得收視率,演員因為輕而易舉得到流量而逐漸膨脹,這就是個死循環,到最後,該做的事情成了不簡單的事情,成了可以標榜的事情,成了可以稱之為“犧牲”的事情。

按照這個邏輯,上班族為了工作而沒有了業務生活算不算犧牲?為了工作而導致手機沒有電算不算犧牲?為了工作出差車馬顛簸算不算犧牲?粉絲們可能會說,我偶像付出了多少你們知道麼?你們知道他有多努力麼?多上進麼?

帶上你們的飯圈文化,滾

對不起,我真不知道。

原來精益求精只為一部好作品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的影視作品在開播、上映前都會放一段如何敬業的視頻,視頻裡他們廢寢忘食、輕傷不下火線,拼命工作,然後粉絲們留言“好心疼啊我的崽”“我家XXX好努力啊”,播出時粉絲滿足,演員滿足,片方滿足,只有觀眾為這些垃圾買單,難看到想吐。

粉絲們付出了流量,給了演員一種錯覺,他們不努力也可以擁有一切,長此以往下去誰還會認真?如果分內的工作都需要去大書特書、去標榜那誰還會去努力工作?演員們,你們不羞恥麼?

觀眾麼,你們不痛心麼?

《大染坊》的主演侯勇曾說拍戲時大家都為了最好的呈現出這一個好劇本而全力以赴,天天琢磨怎樣才能最好,導演甚至本可以將時長抻到50集,可為了故事的緊湊性還是壓縮到24集。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的確達到了預期,觀眾十分喜歡,沒有半句廢話,卻可以咀嚼多年而不過時。可如今,每每想到我們曾經擁有過這樣優秀的作品我就很心痛,因為現在的作品,狗屁不通,什麼也不是。

帶上你們的飯圈文化,滾

看看熒幕上都充斥著什麼,打著青春旗號其實打架、墮胎、出軌談戀愛的青春片,情侶要結婚了才發現另一半是自己失散多年妹妹的商戰片,自己沒錢不好看卻偏偏幾個豪門帥哥只喜歡她不喜歡別人的都市愛情片,情節硬傷、演技尷尬、特效垃圾的武打片和把觀眾當弱智的仙俠片,把敵人當傻子、手榴彈打飛機手撕鬼子的抗戰片。我們能活這麼久,真不容易,請你給自己一點掌聲。

帶上你們的飯圈文化,滾

如今技術發達了,表演技法完善了,設備先進了,可結果呢?片子越來越爛,演員越演越尷,特效越來越渣。曾經的我們隨便都能說出一大把優秀影視作品,如今呢?想想,仔細想想,有幾個?

有流量真的可以為所欲為麼?是的,一些老演員鑽研演技一輩子,到頭來要給這些流量演員們做配,他們一輩子賺的錢都沒有他們一部戲賺的多。然後這樣趕時間出來的、粗製濫造的粉絲向特供作品出爐,粉絲尖叫,流量帶笑,片方數鈔票,皆大歡喜,這幾年我們就是這樣過來的。

帶上你們的飯圈文化,滾

網上總是有美劇吹、日劇吹、韓劇吹,理智點的會總結他人之優點取其精華,還有一批人以鼓吹國外劇以顯示自己學識淵博,貶低國產劇顯示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汙,高人一等。他們真的高麼?不,他們只是一群拿無知當優點的白痴罷了。

內憂外患啊。內,不作為,不努力,不上進,流量當道,爛片橫行;外,精良製作,文化入侵。人家還在研究如何做到最好,我們卻在為流量拍戲時手指破皮心疼,這差距,太大了。

作為觀眾,別的不敢想,只想看一部像以前那樣高水準高質量的作品,就那麼難麼?

演員該不該為角色犧牲?這個命題提出來就已經是對國民的侮辱,分內之事作何標榜?偶像圈子裡飯圈文化怎麼膨脹沒人管,但演員圈請你們離開。之前有報道稱現在大部分學生以後的志向都是當明星,因為賺錢多,不累。呵呵,聽聽吧,等到他們上位了,我們還有什麼優秀作品可以看?夠了,你們自娛自樂吧,我告辭了。

帶上你們的飯圈文化,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