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人獲2019未來科學大獎

2019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11月17日下午在北京舉行,邵峰、王貽芳和陸錦標、王小云等4位科學家分別獲得“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及計算機科學獎”。每個獎項的獎金為100萬美元。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學術副所長、資深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邵峰,因其發現人體細胞內對病原菌內毒素LPS炎症反應的受體和執行蛋白的貢獻摘得“生命科學獎”;

4人獲2019未來科學大獎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學術副所長、資深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邵峰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貽芳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教授陸錦標,因其在實驗發現第三種中微子振盪模式, 為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研究特別是解釋宇宙中物質與反物質不對稱性提供了可能的貢獻,獲得“物質科學獎”;

4人獲2019未來科學大獎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貽芳

4人獲2019未來科學大獎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教授陸錦標

清華大學、山東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小云在密碼學中做出了開創性貢獻,她的創新性密碼分析方法揭示了被廣泛使用的密碼哈希函數的弱點,促成了新一代密碼哈希函數標準取得的成就,從而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4人獲2019未來科學大獎

清華大學、山東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小云。

 

未來科學大獎由科學家和民營企業家在2016年聯合設立,旨在獎勵在基礎研究領域做出原創貢獻的華人科學家,至今已舉辦四屆。該獎分設“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及計算機科學獎”等3個獎項,每個獎項的獎金為100萬美元。

在當天的頒獎典禮上,未來科學大獎捐贈人大會輪值主席沈南鵬代表12位捐贈人承諾:在延續原有的年度捐贈外,發起成立總額為1億美元的永久捐贈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