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非瘟,其他都是浮雲,最終還得迴歸生物安全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要想戰勝一種東西,我們就必須對他要有充分的認識,俗話說,正本清源,要戰勝非瘟,我們就必須迴歸疫情本身,從源頭尋求解決方法。嚴峻的疫情背景下,更需要我們養豬人迴歸到常識上來,迴歸到疫情本身,迴歸到生物安全防控。

防控非瘟,其他都是浮雲,最終還得迴歸生物安全

正確看待非洲豬瘟

非瘟自1921年在肯尼亞首次報道,一直存在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1957年先後流傳至西歐和拉美國家,給全球養豬業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從此,養豬人們也開始了漫長的防瘟之路。

2018年,非瘟在我國遼寧首次發生後,迅速蔓延至全國,目前國內所有省份均已爆發,讓中國養豬業遭受重創,也讓中國養豬人的信心遭受重創。一時之間,非洲豬瘟似乎成為了中國養豬人揮之不去的“噩夢”。

非洲豬瘟在世界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全球也有眾多國家爆發過非瘟,但卻從沒聽說哪個國家因為非瘟而導致養豬業消失。雖然現在我國非瘟疫情較嚴峻,但從長遠來看,非洲豬瘟更不可能催毀中國養豬業。

中國作為養豬大國,在幾千年的養豬史上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困難,但中國養豬業依舊活得好好的,而且豬肉一直作為大家最重要的肉食來源。因此面對非洲豬瘟,我們養豬人更應該堅定信心,正視非瘟,堅定抗瘟信心,同時主動出擊,防患於未然,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將非洲豬瘟抵禦在豬場之外。

防控非瘟,其他都是浮雲,最終還得迴歸生物安全

迴歸生物安全防控

非瘟切實提高了養豬人的生物安全意識。我國生豬飼養在生物安全防控方面存在較多短板,傳統飼養形式使得大部分養豬人生物安全意識比較缺失,未發非瘟疫情的豬場僥倖心理比較遍及。在非洲豬瘟蔓延初期,幾乎都是一些小豬場、散養戶的豬場在發生,相比之下,有著嚴格防疫制度的豬場則更不容易染病。

那些生物安全意識不強,消毒設備不完善的豬場最終難逃被淘汰的命運,只有重視生物安全的豬場,才能在非瘟環境下存活下來,“經此一役”,活下來的豬場將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生物安全意識將空前加強,整個養殖環境也將進一步淨化。對非洲豬瘟防控意識的養成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們要不斷的學習培訓,讓豬場的每一個人都自主自覺地參與到非瘟防控中來。

進豬場前對車輛進行嚴格消毒

非瘟肆虐之際,廣大養豬人更應該冷靜以對,迴歸基本、迴歸常識、迴歸生物安全防控,等待春天的來臨。

防控非瘟,其他都是浮雲,最終還得迴歸生物安全

何防控非瘟

非瘟防控不只是豬場的事,作為產業鏈的上游,飼料企業首先要做好飼料環節的非瘟防控。應該堅決做到杜絕帶毒物料、車輛、人員進場,確保出廠飼料、車輛、人員不帶毒,助力豬場防控非瘟。

以下經驗是我一個朋友的防瘟心得,他的兩個上千頭的豬場都在江蘇鹽城,在疫情氾濫的情形下,他的兩個豬場都安然無恙——消毒這一關 一星期全面消毒白化,兩天舍內消毒,禁止吃肉去菜市場,防鼠圍欄和驅蚊,豬舍全封閉變頻風機排風,飼料倒車,賣豬倒車,麻煩一點但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感染幾率

不管是豬場還是飼料廠,要想做好非瘟防控工作就必須把生物安全放在首位,只有把一切感染源隔絕在豬場(飼料廠)外,才有活下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