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娘子關——民俗【跑馬排】

娘子關地勢依山傍水 居高臨下

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自2000年前的中山國始建設長城

作為軍事重要地位的娘子關

在戰火中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傳統

今天就帶你領略傳統民俗

【跑馬排】

“漫”遊娘子關——民俗【跑馬排】

跑馬排 是古代鎮守娘子關的唐軍傳遞公文、呈報軍情演變而來的騎術表演活動。其獨特之處在於馬背上無鞍韂,馬腹部無馬蹬,僅憑騎手坐穩馬背,夾緊雙腿,抖韁驅馬馳騁。

起源

起源於東漢,興盛於唐代,由唐軍信史傳遞信息演變成一種春節民俗傳統跑馬排是平定娘子關下董寨村的春節習俗。

“漫”遊娘子關——民俗【跑馬排】

典故一

相傳東漢末年,幷州牧董卓,在平定娘子關下董寨用石塊築城屯兵,人稱“董卓壘”。董卓壘與不遠處聞名遐邇的“萬里長城第九關——娘子關”相互依託,為歷朝歷代的軍事家們所重視,也是自古兵家必爭之地。幾千年來,這裡的人們依舊沿襲著北方民族的慓悍剛烈之風,男性多尚武。

典故二

相傳古時曾有一隊騎兵在這裡駐防。一次打了勝仗回營慶祝時,一個個喝得酩酊大醉,不料半夜被敵人包圍,等他們從夢中驚醒,敵人已把整個村莊包圍得水洩不通。所以人不及衣,馬不及鞍,赤身上馬,硬是從敵軍的一個薄弱環節上殺出一條血路,衝了出去。好在這支隊伍久經沙場,訓練有素,一個個騎術精湛,又憑著月黑風高和地形熟悉,損失還不算大。從此,這支隊伍便把騎赤馬奔跑作為一項不可或缺的軍事訓練項目,常抓不懈。兵換了幾支,將變了幾茬,也照練不輟。逢年過節表演一番,以增添節日的氣氛。逐漸演化成了一項文化娛樂活動至今。

“漫”遊娘子關——民俗【跑馬排】

風俗

在口耳相傳的過程中,保留了關隘地區以民間信仰為特點的習俗文化,多以祭祀、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喜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每年自臘月廿三開始準備,到二月初二結束全部活動。主要表演有報燈官、過大年、接官印、跑馬排、耍社火、元宵夜、唱尾聲、演戲酬神等節目。

“漫”遊娘子關——民俗【跑馬排】

傳承

每年的正月十六當天,在鳴鑼喊話聲中,下董寨村及鄰村參加跑馬排的村民,都會牽著自家飼養用以農耕的馬、驢、騾子相聚在下董寨村。跑馬前,先要持供獻,在“騎士”和大批鄉民們的簇擁下,浩浩蕩蕩,鳴鑼開道,到村西神廟進行祭祀後,正式開始跑馬排。

“漫”遊娘子關——民俗【跑馬排】

最先出現在街頭的是載歌載舞的婦女秧歌隊和青年男女表演的現代鑼鼓隊。這兩項活動是近些年加入的新項目,它不僅可以活躍氣氛,也在為跑馬和社火做鋪墊。舊時,這前期鋪墊是由滑稽秧歌來完成的。塗猴臉,著戲裝,扮演猴王的成人在一群裝扮成小猴的男童簇擁下,由小鑼小鼓開道,舉著木製刀槍,猴王盡情地用鬼臉和動作撩逗眾人,扮鬼臉,翻跟頭,隨鑼鼓聲的快慢節奏,猴王還要騎到一根由二人肩扛的抬杆或扁擔上,俗稱騎獨龍杆,表演滑稽,十分可笑。這些表演,只能在馬排或社火到來的空隙表演,馬排或社火一來馬上撤離。

“漫”遊娘子關——民俗【跑馬排】

要想騎馬首先得搶馬,早有許多人在官道口等著搶馬奪韁。跑馬的村民年長的接近七十歲,年少的只有十多歲,他們你爭我奪,塵土飛揚地循環奔跑在這條古巷,喚醒了人們對古時征戰場面氛圍的歷史記憶。有時也會有騎手從馬上摔下來,輕者在眾人的呼號聲中仍會躍身上馬,重者會昏迷。有人會速去三官會燒香討藥,說來也怪,服藥後立刻見效,傷者甚至能繼續騎馬。

跑完一圈後,現代秧歌或猴群秧歌出來輪番表演。一旦馬排回來,秧歌表演必須馬上停止,讓位,跑馬便又是一個奔騰的高潮。

“漫”遊娘子關——民俗【跑馬排】

當馬上騎手身披綵帶,特別是馬排頭人反穿皮襖,背串鈴出現在馬上時,就預示著跑馬即將結束。七匹馬上端坐著七位騎手,各個頭裹包巾,身扎短衣,為首的反穿皮襖,揹著公文和木架。公文上寫著“十萬火急、速報警師”、“軍情緊急、不得延誤”等字樣。木架上套著青銅串鈴,跑起來一片叮噹聲響。據老人們講,這種裝束是為適應當時傳遞要件的公差形象。由於事急,公差常常日夜兼程,沿途驛站換馬不換人。所以人不待餐、馬不及鞍是常有的事。而頭裹包巾,反穿皮襖是為了沿途防風防雨,禦寒取暖。公文條昭示刻不容緩,串鈴響動則為驅趕行人讓路,以求暢通無阻。直到現在,跑馬仍沿襲這種形式和裝束,由此也對跑馬的由來提供了很好的佐證。如果說開頭的賽馬錶示演練,那麼現在化了裝的騎手亮相,才是正規行動的開場。此時,除這七人乘騎跑馬三圈(跑三圈是要與秧歌、社火穿插進行表演)外,其他人不得插手。待三圈跑完,也就預示著馬排活動將近尾聲。

“漫”遊娘子關——民俗【跑馬排】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一些傳統的祭祀和民俗逐漸消亡,亟需搶救、保護。可喜的是,通過平定縣文化館工作人員的挖掘、整理、申報,“春節(娘子關跑馬排春節習俗)”已於2014年5月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