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實現的人擁有的14個特質,你家孩子身上有嗎?

自我實現的人擁有的14個特質,你家孩子身上有嗎?

最新一期的《奇葩說》讓李誕又火了一把,針對"美術館著火了,一幅名畫和一隻貓,只能救一個你救誰?"這個辯題,李誕給大家展示了他非凡的才華。

自我實現的人擁有的14個特質,你家孩子身上有嗎?

但是,我一直以來都非常喜歡李誕,不過這與才華無關,更重要的是,我覺得他是一個追求自我實現的人。與更多追著別人跑的人,李誕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他也知道如何去獲得。

其實,自我實現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家長並不懂這一點,尤其是面對自己家孩子頂嘴的時候,父母就只是會覺得頭疼。他們很少去思考,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如此激烈的叛逆?到底是什麼讓父母無法順利地實施教育。

而也因為沒有更好的教育方法,所以我們習慣於用以暴制暴的方法教育叛逆期的小孩。其實,青春期並不是小孩第一個叛逆期,早在一歲半的時候他已經開始渴望獨立。

自我實現的人擁有的14個特質,你家孩子身上有嗎?

鄰居家的小孩今年快三歲了,活潑開朗見誰都很熱情。可最近鄰居發現小孩性格上出現了一些變化,原本給他餵飯都會老老實實的坐在椅子上,現在卻拒絕家長喂,一定要自己拿著勺子吃。穿衣服也需要親自動手,否則就會開始哭鬧。只有把衣服脫掉,重新自己穿一遍才會停止哭泣。鄰居連連說到小孩越大越不懂事,太不好管了。我勸他應該改變教育方法,小事讓小孩自己動手去做。

小孩出現叛逆行為的時候,就說明他自我意識已開始形成,已經擁有了獨立的思維能力,所以想要擺脫家長的控制。換一種說法就是,小孩不聽話就說明他已經開始成長了。家長應該轉變自己的教育方法,幫助小孩實現自我。

一、孩子為什麼要實現自我呢?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曾經提出一個著名的理論,叫做需要層次理論包括五個方面,分別是以下幾點:

生理需要:是一個人生存必須要具備的條件,比如,食物、水、睡眠等;

安全需要:我們對周圍環境的熟悉,內心時常有安全感。不會緊張焦慮的恐懼所左右,需要處於一個自認為安全的環境中;

歸屬感和愛的需要:是指我們希望自己被他人、集體認可,在交往中想要被人接納、關愛、支持等心理狀態;

尊重需要:指在人際交往中需要被他人尊重,有能力得到他人的尊重;

自我實現需要:我們希望獲得成功的需要,以此來體現自己的價值,發揮出自身的能力。

小孩在滿足最基本生理的需要時,才能尋求更高層次心理的需要,從而實現自我實現。那能夠實現自我實現的人,身上都擁有哪些特質呢?馬斯洛認為,能夠自我實現的人,普遍擁有以下14種人格特質。

1、他們對現實和環境的認知能力較強,並且較能與它們安然相處。

2、他們較能接受自己、他人及自然。

3、他們的內心生活、思想、行為都比較自然、率真。

4、他們遇事比較以問題為中心,而不以自我為中心。

5、他們較能夠且喜歡獨處。

6、他們比較獨立自主。

7、他們比較能夠接受與欣賞新奇的事物或經驗。

8、他們較常經歷神秘或高峰經驗。

9、他們較能建立久遠的人際關係,而對其中的少數人培養深厚的感情。

10、他們具有較強的民主性格特質。

11、他們能夠清楚地分辨出手段與目的的不同。

12、他們有著不帶敵意而又富於哲理的幽默。

13、他們比較具有創造性。

14、他們較能超越各種對立性而達到統整狀態。

而幫助小孩實現自我對他以後的發展有積極的影響,父母需要引起重視。

自我實現的人擁有的14個特質,你家孩子身上有嗎?

二、自我實現對小孩有什麼積極影響呢?

1. 可以幫小孩樹立自信心。

讓小孩12歲到20歲持有強烈的自尊感,他們需要通過感謝自身能力獲得自信。小孩已經擁有自我意識,可以對事情有初步的判斷和理解,如果家長不給他們鍛鍊的機會,必然會影響他們未來的發展。相反,如果幫助他實現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可以讓他獲得成就感,從而擁有自信。

2. 讓小孩擁有勇氣克服以後的難題。

如果小孩生活中沒有經歷過挫折,必然學不會解決問題的方法。當他們從生活中克服難題之後,就能被自己更有自信。當以後面對困難的時候也不會有退縮的表現,反而會迎難而上更加勇敢地面對。

自我實現的人擁有的14個特質,你家孩子身上有嗎?

既然實現自我價值如此重要家長應該如何在成長中幫助小孩呢?其實很簡單,主要從從改變教育方法開始,給小孩更多成長的空間。想要真正幫助孩子做到自我實現,就需要父母做到四要四不要。

三、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小孩自我實現呢?

首先,父母要尊重小孩的選擇。

小孩從三歲起已經擁有了自我意識,他們開始根據自己的思維去做事情。這時候家長應該學會尊重小孩的想法,認真考慮他們的意見。在生活中,不要命令小孩去做他長認為對的事情,給他們選擇的權利。

其次,父母要傾聽小孩的心聲。

人與人交往之間溝通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裡與小孩建立平等的溝通關係,能拉近小孩和家長的關係,對以後實施教育很有幫助。平常應該抽時間和小孩聊一聊,問問他在學校裡發生過哪些有趣的事情,或者今天都學了什麼東西等等。這種開放性的問題可以讓小孩自由回答,讓你們有更多話題,以此來加強對小孩的瞭解。

自我實現的人擁有的14個特質,你家孩子身上有嗎?

第三,父母要捨得讓小孩吃苦。

小孩是父母手裡的寶,但成長中必須讓他得到鍛鍊,適當的吃苦對他未來發展有好處。讓小孩學習很辛苦的時候,家長應該正面的給予鼓勵,不要因為心疼阻止小孩努力。在努力的過程中,能讓他做事更有毅力,會成功更進一步。

第四,給小孩足夠的耐心。

每個小孩的能力不同,在發展過程中可能會有快有慢。家長應該給予他信心,相信小孩可以自己做到。不要太過急躁,嚴厲的批評,反而會打擊到他們得積極性。給予更多包容和理解,讓他按照自己的節奏去成長。

自我實現的人擁有的14個特質,你家孩子身上有嗎?

學會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家長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嘗試使用。不過在使用過程中,我們一定要避免做以下幾點,否則將會給小孩帶來消極的影響。

四、幫助小孩實現自我價值,不應該做哪些事情呢?

首先,父母不要急於求成。

望子成龍的夢想大家都有,但在此過程中家長不應該太過於急躁,拔苗助長的行為會對他的成長造成負面的干預。例如,為了讓小孩學習更好,所以給他報很多補習班。每天學習的時間都很滿,讓小孩沒有空閒。這樣的教育方法可能會導致小孩厭學的現象,反而不利於以後的學習。

其次,父母不要互相攀比。

小孩是獨一無二的,在成長過程中家長不要隨便拿他的缺點與別人的優點對比。這樣會打擊小孩的自信心,讓他覺得自己是一個糟糕的人。慢慢的內心就會產生消極的想法,自暴自棄反而不想努力了。

自我實現的人擁有的14個特質,你家孩子身上有嗎?

第三,父母不要打擊小孩的自信心。

小孩的成長確實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但是我們應該把握批評小孩的度。不要用粗暴的方法教育他,不要用語言進行人身攻擊。應該就事論事講清事情的道理,告訴他應該如何做、錯在哪兒,和小孩一起討論一個更可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最後,父母不要將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父母關注孩子是無可厚非的,但是,父母更應該關注的人其實是自己。自己有沒有進步,自己有沒有堅持學習,自己有沒有做到自我實現。當我們可以將自己做好的時候,其實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而這個時候,我們其實也就在潛移默化中告訴孩子,究竟如何做到自我實現。

自我實現的人擁有的14個特質,你家孩子身上有嗎?

小孩需要在父母雙方的愛中成長,不要讓你錯誤的教育影響了小孩實現自我價值。教育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幫小孩找到適合他的教育方法。

今日互動話題:你有更好的方法幫助小孩實現自我價值嗎?歡迎分享。

陸北老師專業解密青春期,做你最溫暖的陪伴。歡迎在下面留下你的育兒煩惱,陸北老師將陪你一起面對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