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坪乡八个“党建引领+”提升社会治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这为各级党组织加强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米坪乡各级党组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加强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深化“党建引领+”体系建设模式,注重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并通过八个“党建引领+”努力打造米坪乡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一定贡献。

一、党建引领+服务群众。全乡各级党组织通过“党建引领+服务群众”模式,进一步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如邓正全同志自从任新南村党支部书记后,始终把群众当亲人,苦干实干,积极发挥“领头雁”作用,团结带领村支两委成员及党员同志,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深得群众好评。如今的新南村,经果林种植目前已达18000余亩,且品种多、品质好。通过修建新南村码头、环湖公路、组组通、卫生院等基础设施,为加快村集体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服务群众的条件得到大力改善。如今的新南村,社会和谐稳定,邻里团结和睦,群众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二、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米坪乡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干事创业热情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开展党员“一帮一、一带一”结对帮扶措施,乡、村党员干部纷纷主动与贫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目前,全乡党员干部与贫困户共结成95对帮扶对子,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20多件,资助大学生5名。同时,米坪乡还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3名贫困人口安排了公益岗位,不但稳定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也逐渐形成了“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思想转变。

三、党建引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各村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导群众因地制宜,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产业现状、资源状况、群众需求结合起来,采取“党组织+公司+基地+农户”“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创办多种经营项目,安置本村群众就业,实现群众增收与村集体增收“双赢”结合。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激发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活力。

四、党建引领+群众教育。为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素质。各村以抓村级党建为平台和抓手,积极探索创新群众教育管理方法,寓党建工作于人民群众教育中,采取群众大会、坝坝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多种形式,使群众教育工作多样化、常态化、长效化,以此不断提升群众素质,使党建工作自始至终贯穿农村社会治理全领域。通过开放村级图书室、建设村级娱乐活动中心,以“两学一做”“三会一课”“主题教育”为契机,积极开展“党建引领+”活动等形式,增强党员党性意识、党员与群众互动意识。通过模范带头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群众的学习教育能力,为农村社会治理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

五、党建引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治引领是方向,基层党组织是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米坪乡各级党组织把基层治理的工作关口前移,主动将人力、物力、财力沉下去、融进去,并到组到户解决各村矛盾问题。并通过建构网格化治理模式,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浓厚氛围。将全乡划分为7个网格,对全乡54个村民组全部实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在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中处理问题,更加精准和快捷,明确网格内单位及村党组织作为责任单位,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各村组建“村----组”二级党建服务网格,在每个组都有组长、村名代表、及党员具体联系群众反映的相关问题,真正让群众的民生诉求在第一时间得到过问和帮助解决。

六、党建引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各级党组织坚持党建引领,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凝聚民心民力,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上探索出一条“党建+农村环境整治”的特色之路,实现了乡村面貌新、干部精神足、产业发展有后劲的良好局面,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督导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各村党支部书记分头推进,下足绣花功夫,以实际行动向农村环境“脏、乱、差”宣战,全面打响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攻坚战。同时坚持党员带头、全民参与的工作举措,各村加大环境整治工作力度,明确了群众房前屋后、村级公共场所、街道、公路沿线等专项整治的工作职责,对年老体弱多病的人员采取互助共济方式。突出群众及村级组织的主体作用,同时各村还把环境整治写进了村规民约,用制度规范、约束村民日常生活行为,确保实现环境整治常态化、规范化。近年来,米坪乡出动党员1480余人次,清理垃圾300余吨,投入资金20余万元。米坪乡2018年被评为全国文明乡镇,“党建+农村环境整治”在米坪乡取得了一定成效。

(七)党建引领+乡村服务基础设施的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而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社会治理中至关重要。在乡党委正确领导下,各级党组织通过“组组通”建设、房屋立面整治、环湖公路建设、绿色健身步道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包括改房、改厕、改厨)、跑风漏雨等项目,总投资6000余万元,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为农村社会治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八)党建引领+便利群众。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完善全民代办、结对认亲、先锋创绩等多种方式,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全方位多角度为人民服务。民事代办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暖心工程,米坪乡辖7个行政村,大多地理位置偏远,乡党委把与群众息息相关的32项业务列入代办范围,挤出党建经费完善交通补贴等方式,每年为群众代办业务7000余件,畅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如新南村、伍寨村等部分村民组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村“两委”干部经常进村入户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帮助一些年老、行动不便等群众办理业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