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翹嘴其實比鯽魚更好釣,把這幾招學會,真的可以釣到手軟

從秋末開始,很多釣友都會將目標魚改成大板鯽,因為沒有了小雜魚的干擾,釣上來的基本上都是有效魚,偶爾還來個大板鯽,一天到晚釣得美滋滋的,很少出現空軍。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一種魚釣久了就想換個別的魚釣釣,比如說翹嘴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可能有些釣友對翹嘴有些誤會,總覺得這種魚在夏季比較活躍,入冬了就釣不到了。其實並不是這樣,翹嘴覓食的溫度區間很大,3-5度的溫度也照樣會出來覓食。而且現在大部分地區的溫度都在10度以上,很多地區在白天的溫度甚至接近20度或者超過20度。這種情況下對翹嘴的覓食影響是不太大的,所以用手竿來釣釣小翹嘴還是沒問題的。

初冬的翹嘴其實比鯽魚更好釣,把這幾招學會,真的可以釣到手軟

一,釣位的選擇

不管釣什麼魚都要找到它們棲息和覓食的地方。翹嘴是掠食性魚種,喜歡吃小魚小蝦,在資源比較好的地方甚至能經常看見翹嘴群捕食激起的浪花。而小魚小蝦有喜歡躲在有障礙物的水草區,有浮萍,水葫蘆或者其他漂浮物遮擋的(不能太密集)亮水區。還有一些比如樺尖,河道的緩流區都是釣翹嘴的好地方。這些地方的小魚小蝦比較多,翹嘴都會成群的過來覓食。在溫度較高的地區,甚至一些進出水口,下風口也是不錯的釣位,雖然這些位置的水溫相對低一些,但是整體溫度比較高的時候,影響也就不大了,反而這裡會因為有大量的小魚小蝦活動而吸引成群的翹嘴。

初冬的翹嘴其實比鯽魚更好釣,把這幾招學會,真的可以釣到手軟

二,出釣時機

翹嘴也是冷血動物,水溫對活躍度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儘量選擇溫度比較高的時間段出釣,比如說上午9點以後到下午5點以前。這時候水溫相對高一些,小魚小蝦相對活躍一些,翹嘴也會跟著活躍一些。如果是晚上,陰雨天,翹嘴就比較難釣了,畢竟溫差比較大,翹嘴也會躲到深水區去取暖的。而且天氣越冷,適合釣翹嘴的時間段越短,到了隆冬季節,甚至只有短短3-4個小時可以釣。不過就現在而言,很多地區白天的溫度在20度左右,能作釣的時間還是比較長的,兩廣地帶甚至還能全天作釣。

初冬的翹嘴其實比鯽魚更好釣,把這幾招學會,真的可以釣到手軟

三,作釣技巧

翹嘴有成群覓食的習性,尤其是小翹嘴,它們不像鯽魚那樣吃口那麼溫柔,即使在冬天浮漂也能出現很明顯的下頓甚至黑漂。所以在調漂上就沒什麼講究,掛上餌料釣個2-4目都可以。但是這個季節最關鍵的就是要找魚層,因為上層水溫比較高,所以建議魚層從上到下慢慢找,比如說從50釐米慢慢往下搜索魚層,每次上推浮漂10釐米左右。餌料上以腥味餌料為主,可以適當他添加一些霧化比較好的狀態餌,前期抽竿頻率可以高一些。等魚群進窩後適當的加大餌料的附鉤性,用拉餌作釣即可。不過翹嘴開口都是一窩蜂的,但高峰期不長,應該抓住這個窗口期儘量多上魚。如果魚口慢下來,或者感覺魚兒的活躍度不夠,可以適當的逗魚,翹嘴最喜歡的就是活餌了,這樣可以明顯提高上魚率。

初冬的翹嘴其實比鯽魚更好釣,把這幾招學會,真的可以釣到手軟

四,魚竿線組以及餌料的搭配

用手竿作釣一般目標魚都是小翹嘴,如果是水面比較開闊的地方,或者緩坡型的釣位可以適當用長點的魚竿,比如說4.5或5.4(再長的話打頻率就很累了)。如果釣障礙物附近的位置,3.6或4.5的短竿也沒問題,找個1-2米水深的釣位,線組用1號主線搭配0.6子線就可以了,魚鉤可以隨意一點,4-5號袖鉤都可以。浮漂最好選短身的棗核漂,這樣翻身比較快,有利於抓截口。甚至子線可以刻意加長一點,增加餌料入水的擺幅來誘魚。

餌料上還是以腥為主,可能很多釣友覺得用嫩玉米也可以釣翹嘴,但是要知道我們的目標魚是小翹嘴,它們需要大量的蛋白質來讓自己快速長大,比大翹嘴更喜歡腥味。而且翹嘴一來就是一群,單純的掛玉米對補窩的節奏要求比較高,一旦誘魚和留魚的工作沒做好,是很容易散窩的。所以還是以霧化比較好的腥味餌料為主,適當的添加一些小顆粒進去,即使翹嘴散窩了也可以釣幾條鯽魚。

初冬的翹嘴其實比鯽魚更好釣,把這幾招學會,真的可以釣到手軟

結束語:很多在夏天才學釣魚的新手釣友最近都釣得比較痛苦,因為入冬後鯽魚的吃口實在是太輕了,自己的基本功又不到位,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別人上魚而自己空軍。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路人甲建議你不妨趁著現在溫度還比較給力,釣釣翹嘴,說不定還能找到夏天那種連竿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