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縣“五項舉措”推進脫貧攻堅任務落細落實

白城日報訊(記者汪倫)年初以來,通榆縣積極履行主體責任,深入落實“五項舉措”,做到“五個全面”,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抓作風,幹部士氣全面提升。狠抓作風轉變,突出履職盡責,將脫貧攻堅作為“天字號”工程,匯聚四個班子共識,全力謀劃推進。建立周例會制度,召開領導小組會議22次,研究部署工作議題93個。開展遍訪貧困對象工作,發現並解決問題4211個。組織“縣委書記、縣長吃百家飯、全縣幹部吃萬家飯”活動,解決突出問題1756個。出臺《關於激勵脫貧攻堅一線幹部的實施辦法》,健全完善推薦、提拔幹部機制,建立幹部儲備庫,提拔使用了8名成績突出、群眾認可的幹部,樹立了鮮明的選人用人導向。

出實招,重點舉措全面落實。突出“兩不愁、三保障”,狠抓五個方面扶貧工作。一是狠抓危房改造。對全部27104戶貧困戶進行“以戶查房”,聘請第三方評估機構,排查所有土房、一面青房和實施除險加固的2595戶房屋,實施“一房一策”再維修,共改造農村危房7105戶。二是狠抓飲水安全。投入資金6000餘萬元,新建設水源井42眼、管理房35處,鋪設供水管網28.8萬餘延長米;改造整體管網19處、部分管網8118戶,改造完善水源井管理房內部設施655處;防凍堵處理供水管網15萬延長米;安裝水源井淨化設備583眼;實現了自來水普及率100%、水質合格率100%的“雙百”目標。三是狠抓健康扶貧。全面落實貧困人口新農合參合補貼,實現了貧困人口參合率達到100%。統籌實施新農合、大病保險、民政救助、政府大病兜底、一事一議,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慢病門診報銷比例達80%,縣內指定醫院住院或規範轉診報銷比例達90%。全面開展“三下沉、兩提高”、巡迴醫療診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各項健康扶貧工作,全方位宣傳健康扶貧政策,基本保障了貧困群眾的就醫需求。四是狠抓教育扶貧。全面落實教育扶貧政策,發放補助資金977.9萬元,惠及學生17231人。開展教育扶貧專項行動,加強措施保障,確保了全縣無因貧輟學學生。實施“雨露計劃”,開展8次核查,補發補助資金466.65萬元,惠及中、高職貧困學生3111人次。五是狠抓產業扶貧。實現光伏扶貧全覆蓋,獲得資金4861.2萬元。突出抓好合作經營,累計疊加帶動貧困戶21193戶。大力發展庭院經濟,覆蓋農戶14828戶,總面積達27808畝。加快電子商務“四化”建設,帶動4994名貧困人口參與電商,增加收入。

嚴要求,問題整改全面推進。從嚴從實推進中央巡視、國家和省級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整改工作。一是壓實整改責任。成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和縣委副書記任副組長,落實整改責任,召開專題會議2次,開展集體約談1次。二是強化調度指導。召開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整改工作會議9次,組織開展調研檢查4次,堅持常態化調度指導,推動整改工作真正落實到位。三是嚴肅處理問責。壓緊壓實整改工作責任,對工作不力的予以嚴肅問責,截至目前,給予黨政紀處分9人,組織處理12人,誡勉談話和批評教育46人,集體約談23人。

明責任,駐村工作全面開展。舉全縣之力,深入開展包保幫扶工作。一是加強駐村工作幫扶。選派517人,組成駐村工作隊,深入9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和82個非建檔立卡貧困村開展工作。二是突出機關單位包保。制定《通榆縣2019年調整加強脫貧攻堅包保幫扶工作力量實施方案》《關於全面加強脫貧攻堅包保幫扶聯繫工作的實施方案》,動員全縣12777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深入貧困村開展包保幫扶。三是強化扶貧成效考核。將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與包保部門、鄉鎮和駐村幹部工作實績結合,納入部門和個人綜合考評結果,直接掛鉤績效考核結果,進一步強化了脫貧攻堅實績導向。

抓機遇,易地搬遷全面竣工。搶抓國家和省支持易地扶貧搬遷以及增減掛鉤的政策機遇,投資32.68億元,在全縣15個鄉鎮31個村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建設村級服務中心21棟,住宅166棟7313套,配套建設文化廣場、衛生室、燃氣採暖、汙水處理等附屬設施,使4939戶貧困戶獲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