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靠打網球拿下3所藤校,體育真能成為美本申請的捷徑麼?

做父母的都特別想幫助孩子讓他們不失敗,可是,也許真正能幫到他們的,正是放手讓他們走自己的路。

本文授權轉載自“爸爸真棒”(id:babazhenbang)

K12原創國際化教育平臺,致力於理性、深度、有啟發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

學體育的中國孩子那麼多,真正能成為職業選手,並且還能靠體育被布朗、康奈爾、達特茅斯三所藤校錄取的,真是少之又少。

彭景怡(Lisa)的經歷非常神奇:

  • 以“高齡”10歲接觸網球,12歲才開始正規訓練,學了沒多久,她就告訴家長“我想走職業網球道路”;
  • 認定了目標,即使在還沒怎麼出成績的情況下,她就毅然奔赴美國,採用邊訓練邊參加網校學習的方式向職業選手靠攏;
  • 2018年,她以SAT1400、美國網球前40的成績,同時被三所藤校錄取
她靠打网球拿下3所藤校,体育真能成为美本申请的捷径么?

彭景怡(Lisa)

達特茅斯學院大一學生

這其中也許有天賦,畢竟不是每個小姑娘都能長到一米八幾的個頭;但更多的是她的執著,遇到比賽長時間不出成績,有糾結但並沒有放棄;以及家長的信任和支持——一路上所有的決定竟然都是Lisa自己做出的,家長只是默默陪伴,這份勇氣真的少有。

那麼Lisa的職業選手之路究竟是怎樣的?她如何在忙碌的訓練和比賽中,還能保持學術優秀?網球特長生、或者說體育特長生應該如何申請藤校?

為閱讀方便,本文以第一人稱敘述。

她靠打网球拿下3所藤校,体育真能成为美本申请的捷径么?
她靠打网球拿下3所藤校,体育真能成为美本申请的捷径么?

十多歲才開始學網球,到底有沒有前途?

很多人問我,十多歲才開始打網球還有沒有戲。我會告訴Ta,我就是一個例子。

小時候父親喜歡網球,可我對網球從不感冒,學的是游泳,也是學校校隊成員,一直從5歲游到了10歲。大家知道,游泳其實是一種比較枯燥的運動,所以當9歲那年,父母帶我看了一場中網現場比賽後,我突然發現網球還是一項挺有趣的運動,何不嘗試一下?

一試之下逐漸愛上。從一開始仍以游泳為主,網球只有一週1-2次訓練;到後來因為學業越來越緊張,我對網球的熱愛也越來越高,決定放棄游泳,專攻網球。

和我同齡的朋友們一般從7、8歲就開始打網球相比,我可以算是“高齡”起步了,10歲才開始接觸網球,12歲正式訓練,要是想追趕他們的腳步,必須要經歷大量的訓練、比賽。

她靠打网球拿下3所藤校,体育真能成为美本申请的捷径么?

打網球的Lisa

當時是2012年、2013年,國內的學校並沒有像現在有“雙軌制”或是個性化的教育。我要麼一門心思好好上學,朝七晚五,晚上回家後還有輔導班和作業,才可能做到學術拔尖;要麼就一心打網球,全天訓練,對學業肯定有影響。

我無法在保證充足的訓練時間和參加比賽的情況下,同時保證優異的學習成績。

還有一個問題是,當時國內對運動的理解還不夠。大家有一個比較保守、偏見的思想——認為如果你是一個運動員,可能文化學習上就不行。所以,當時我就想著要去一個比較支持運動同時又能兼顧學習的環境。

於是14歲,我去了美國打網球。

她靠打网球拿下3所藤校,体育真能成为美本申请的捷径么?

Lisa與隊員們的合照

她靠打网球拿下3所藤校,体育真能成为美本申请的捷径么?

從連輸7場到美國前40,我如何用網球申請藤校?

初來美國我就遭遇當頭棒喝。一連輸了7場比賽,比分都是0:7。

從小我就一直在運動,跆拳道、游泳,成績都名列前茅,從沒有連續輸過7場比賽,還這麼大比分。這讓我很挫敗。按照這樣的成績,藤校遙不可及。

幸好我的教練非常有經驗,他曾帶出20多位藤校的學生,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訓練我一步步獲得比賽勝利,也走向藤校。

1. 怎樣選擇教練?

那麼我是怎樣選擇的教練?在美國打網球,找個好教練非常重要。加上我學得晚,教練的訓練必須非常高效,還要有永不服輸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對自身有很高的要求。這幾點非常重要。如果教練本身沒有這些精神,帶出來的學生也不會有。

在美國,網球指導教練通常分為兩種:

一種教練注重基本功。

讓學生通過大量嚴格的訓練,打好紮實的基本功,他們帶出來的學生通常技術紮實,身體素質好,但臨場比賽經驗可能就有些缺乏。

她靠打网球拿下3所藤校,体育真能成为美本申请的捷径么?

Lisa與隊員們的合照

另一種教練注重戰術和實戰經驗。

他們尊重學生並給予獨立思考空間,知道怎麼應對每一種球員的每一種打法,並做出快速而準確的判斷。這樣的教練帶出來的學生在美國很常見,他們的弱點是基本功其實很不紮實,如果你和他們拼技術,進行很長時間的來回球時,對方很容易暴露擊球質量和持續度等方面的弱點。

很多人都在爭論哪種教練更好,其實我認為同等重要。在選擇教練的時候,一定要看教練對這兩項的重視度。此外,教練在幫助學生申請名校方面的經驗也非常重要。我的教練就是如此。

就是這位教練,帶著我從剛來美國時一連7場0:7,後來慢慢地從東部地區當地的比賽開始,一點點打到東部最高級別的比賽,乃至全國比賽。最後,我的東部排名到前5左右,在全國我這個年齡段的選手中,大約是前40的排名。

一般來說,在美國排名前200以內的學生都有可能憑藉網球特長進入名校。

美國有個排名的機構叫TR(Tennis Recruiting),有美國學生所有的個人信息、戰績、照片等,大學教練在選拔學生時都會上這個網站看。

她靠打网球拿下3所藤校,体育真能成为美本申请的捷径么?

Tennis Recruiting官網

排名前25的叫“藍旗”,是最高水平的選手,一般前5都會轉職業。排名26-75屬於五星選手,有機會能拿到大學的全額獎學金。

即使是200-400名選手,如果成績很好,也有可能進入美國大學的網球隊當替補,因為很多網球隊有平均分的要求,如果教練招了一個打球很好但成績一般的學生,通常需要再招一個成績很好但可能打球一般的人來平均一下分數,這就是這部分選手的機會。

2. 怎麼選擇高中?

與此同時,我還面臨如何選擇高中的問題。當時我的面前有兩條路:

她靠打网球拿下3所藤校,体育真能成为美本申请的捷径么?

一條路是上普通的高中

學校對出勤會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早上8點上學,下午3點半放學,我只有利用放學後的休息時間和週末時間訓練和打比賽;

另一條路就是網絡學校

我後來選擇的學校叫Laurel Springs,是一所美國大學認可的K12網絡教育機構,提供從學前班到高中的課程。

而我最後選擇了網校,首先是因為網校的時間非常靈活,我起步晚,網球水平落後,需要大量的訓練時間,網校對出勤率沒有要求,能讓我利用白天整天的時間訓練,晚上在網上學習、做功課。

她靠打网球拿下3所藤校,体育真能成为美本申请的捷径么?

其次,網絡學校的優點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可以以最高的效率完成我的功課,不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坐在教室裡上課。

如果是平常的課堂,老師需要照顧每個學生的進度;但如果我只是一個人在網上學習,只要自己學明白就行了,節省了大量的時間。

網校不是沒有劣勢,至今我仍然非常遺憾網校沒有同班同學,缺乏同學之間互相激勵的環境,也讓我少了很多和同齡人交流的機會,像一般學校的舞會、籃球賽、橄欖球賽等,我都沒機會參與。

此外,網校沒有硬性的時間規定,就要求學生具備很高的自律性,這種情況下,很多學生會把一個學期的功課一直拖延到學期最後;如果有考試,也是臨時抱佛腳。

所以,選擇網校,我必須自律,每天都要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完成作業,才能去運動。這也使得我最終學習成績不差,SAT考了1400分,為進入藤校打下基礎。

她靠打网球拿下3所藤校,体育真能成为美本申请的捷径么?
她靠打网球拿下3所藤校,体育真能成为美本申请的捷径么?

體育特長生該如何申請名校?

通過運動進入藤校,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申請藤校。雖然這裡說的是網球,其他運動也能參考。

根據美國大學體育學會NCAA規定,所有的運動生在高三(十一年級)以後才可以聯繫和申請學校。在此之前,需要做很多準備工作。

調查各個學校的背景以及球隊、球員、教練等信息。

其中第一步就是給自己一個較大的學校選擇範圍,美國的學校通常分為五類:

1️⃣體育強的州立大學,如Arizona State,Ohio State,Floria State。這類學校一般人數在3-5萬人左右,是非常大的學校,條件和設施都非常好,對運動員的待遇也非常好,出過無數專業的運動員,各個項目如網球、籃球、橄欖球等,都非常出色。

2️⃣全面的州立大學,如Virginia,Michigan,California。這類學校和第一類大學有著一樣的條件設施和對體育的重視度,與此同時它們對學習也抓的非常緊,對學生的成績有一定要求。

3️⃣中型綜合大學,如William&Mary,Georgetown,Duke,Stanford。這類學校大約人數在1-2萬人左右,比第一第二類要小很多,它們對運動有非常好的支持,同時對成績要求也高。

4️⃣較小型綜合大學,如常春藤系大學,學生人數一般在5千-7千人左右。它們雖然對體育有足夠的重視,但還是以學業為重。球隊經費足,但八所聯盟,不會offer任何運動員的獎學金或者學業獎學金。

5️⃣學術性大學,如Chicago,Amherst,Emory,等等。它們對體育生的成績要求也非常高。

其中,前四類被稱為Division1的學校,這類學校重視體育,運動資金很多,比如像密歇根州立大學,每年通常會給到8個網球特長生全額獎學金。

而常春藤校,雖然重視體育,但卻不設體育獎學金,這也是申請中需要注意的。

一般美國人對學校的名氣沒那麼看重,通常會選擇給獎學金的學校;而亞洲人則更喜歡常春藤,有沒有獎學金很多人並不看重。

她靠打网球拿下3所藤校,体育真能成为美本申请的捷径么?

密歇根州立大學官網

確定好學校範圍之後,要查查學校的地理位置、天氣;學校人數和校區的面積,看你是喜歡人多、大一點的學校,還是喜歡小一點的學校;然後是專業,看看學校更擅長哪些專業,和你自己想學的專業是否對口;

最後不能忘的還有球隊的情況,基本學校官網會對所有的教練和球員有比較系統的介紹,可以看看教練的教球方式,以及他帶過的球員的打球方式,是否和你的風格相符,會不會碰撞出火花。

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到了大學進入運動隊後,每週7天裡會有6天的時間都和球隊、教練在一起。你們之間合不合得來,對最終能否拿到好成績非常重要。

她靠打网球拿下3所藤校,体育真能成为美本申请的捷径么?

Lisa與隊員們的合照

第二步,收集所有心儀學校教練的聯繫方式,並準備一篇Tennies Prospect的文章,通過email在高三開學時發給所有心儀學校的教練。

文章的內容包括介紹自己的學習和網球成績,以及你對這個學校的瞭解:

為什麼喜歡這個學校?對這個學校為什麼會有興趣?最重要的是,你對自己未來大學四年運動生涯的規劃和前景展望;以及如果你進了這所學校,作為一個球隊的候選人,能為學校帶來怎樣的利益。

如果教練對你也有興趣,想招你成為球員候選人,他就會回覆郵件,安排參觀。訪校期間,你要多跟學生和教授交流,瞭解一些網上查不到的信息,比如說課程安排、學校文化、學生個性等等。

參觀後,就可以慢慢縮小喜歡學校的範圍。我的建議是,要參觀足夠的學校,不要怕耽誤時間或者累,可以在上面五個類別中,每一類至少參觀一所,才能知道哪所學校真正適合自己。

在縮小學校種類範圍之後,再和教練進行多次溝通,更多瞭解學校對運動員個人成績、學業方面的要求,這樣你在申請學校,考那些硬性考試時,就會有一個更具體的目標。

她靠打网球拿下3所藤校,体育真能成为美本申请的捷径么?

Lisa和朋友們

第三步,如果教練認可你,他會給你一個口頭協議,你接受了這個offer之後,其實80%你就已經進到這個學校了。

教練選人的標準除了參考比賽排名,也會看你訪校期間,他的整個團隊的隊員是否認可你,你能否融入團隊。

每次有選手來訪校,全隊都會開個會,說說對這個人的看法。教練會一直問,你覺得這個人人品怎樣?有誰瞭解他或者他的家庭?

雖說規定高三之後網球選手才能和教練進行溝通和交流,但其實高一高二時,這些教練都會出現在各種全國比賽,看一些球員的現場發揮、潛力、個性、打球的氣勢、對網球的態度等,這些在招生上也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另外的20%就是你的成績不能太差,要參加SAT ACT SAT2這些硬性考試。

每所學校對於SAT的要求不一樣。很多體育排名靠前的選手,可能SAT 1000分就能進名校了;而藤校的最低分都得到1300、1400分左右,要求還是很高的。

即使進到藤校後,學習也同樣重要。一些學校對運動員有最低的GPA要求,達不到這個分數,有可能會被踢出隊。

我始終認為運動員生涯是有限的,最長的到30多歲也就到頭了。退役之後做什麼呢?我的願望是做體育經紀人或體育賽事規劃,為此,我的學習就不能落下,未來的發展一定需要學業做保障。

她靠打网球拿下3所藤校,体育真能成为美本申请的捷径么?

那些年我的糾結和堅持

一路上走來,我有過很多次想放棄的念頭和節點。

  • 第一次是我還在國內的時候。我12歲開始打球,14歲去美國,當時國內的比賽非常少,這兩年,我大概只打過10場比賽,基本都是一輪遊,沒有贏過任何一場比賽。
  • 第二次就是我到美國之後,面臨7場比賽全輸,比分都是0:7的時候。
  • 第三次是訓練、比賽中,我受過無數次的傷,甚至有時候會影響到正常生活,比如網球肘、扭傷腳腕等,都是運動常見的傷病。
  • 第四次是我發現自己時常會遭遇成績的瓶頸期,每兩三個月,成績就會原地踏步,當時就覺得我付出了這麼多努力,花了這麼多時間,為什麼我的成績就不能一直上升呢?這一切是不是值得?我的努力是不是白費了?
  • 最後是因為網球,我放棄了所有的假期和社交活動。所有的大型比賽,都會放到學生的假期,別人都放假了,我還要全身心地投入訓練和比賽。我讀網校,其實也是放棄了正常的學校生活,放棄了和同齡人的所有社交活動。

如果現在讓我重新來過,我可能會選擇半天上學、半天訓練的學校,這樣既能保證我的網球技術和比賽經驗,又能給我很多同齡人的環境,不會說完全放棄所有的社交生活。

而遇到了挫折、瓶頸,想放棄,怎麼辦?

我覺得我能堅持下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父母對我的影響和教育,就是決定做一件事之後,如果不是萬不得已,絕不能半途而廢。

她靠打网球拿下3所藤校,体育真能成为美本申请的捷径么?

童年時期的Lisa

我的父母非常開明,我和他們相處的方式,與其說是長輩和晚輩,更多的是朋友之間的相處。他們把我看成一個個體,而不是一個孩子、學生,對我有足夠的尊重,並理解我的所有看法和決定。就算有爭議的時候,我們也會以朋友的口吻去討論,最後達成一個對雙方都好的決定。

其實一路看來,我做了很多非常冒險的決定。在學習成績還不錯的時候,我決定要放棄學業,專心打網球,父母的內心肯定少不了掙扎,但他們從沒有在我面前表現,也沒有給我製造過任何心理壓力,認為我必須要做到怎樣的成績。

在我每每想放棄的時候,他們對我從沒有責備,或者說我讓他們失望了。他們永遠都會站在我的角度幫我分析問題,鼓勵我。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信念,對體育的熱愛和不服輸的心。這些才是我想放棄的時候,真正能讓我堅持下來的理由。

如果我對網球不是真心熱愛,沒有一顆想贏的心,是堅持不下來的。就像網球名將莫妮卡塞萊斯所說:

打網球最正確的理由,就是我熱愛打網球。

她靠打网球拿下3所藤校,体育真能成为美本申请的捷径么?

後記:

和Lisa以及她媽媽對話的時候,筆者最有感觸的是Lisa媽媽對孩子的尊重和信任。

經常看到周圍父母因為焦慮而代替孩子做選擇的故事,所以在聽到Lisa從頭到尾完全自己做決定時,筆者非常驚訝,反覆和她們確認了很多遍。Lisa媽媽說,真的是這樣,

連和學校簽約,做父母的也只是陪同前往,沒有參與整個過程,更多的還是尊重她自己的決定。

“你們就不怕嗎?”筆者問。

Lisa媽媽這樣回覆筆者:

當時孩子要出國打網球,其實全家都反對,說你們怎麼就捨得讓孩子如何如何。我說,為什麼不讓孩子去嘗試?
我們以前沒有選擇的機會,現在孩子有機會做出選擇,我會跟她講清楚你選擇這條路可能的結果是什麼,你能不能承受,能就ok,你就去做,不做自己將來會後悔。”

做父母的都特別想幫助孩子讓他們不失敗,可是,也許真正能幫到他們的,正是放手讓他們走自己的路。

她靠打网球拿下3所藤校,体育真能成为美本申请的捷径么?

查看留學全知道更多【專欄文章】

後臺回覆關鍵字:

留學乾貨、留學故事、探校實錄、留學資訊

精選書單

精選講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