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味的老書”真的過時了嗎?

jianfeng_fm


乏味的老書很多沒有過時,反而很多是經典,裡面充滿著智慧!

從古至今,人類在智慧與人性機會沒有增加與改變過什麼,而一些所謂乏味的老書,裡面蘊含的智慧是很值得我們去學習。有些人不看過《論語》就去跟著一些人去打上“愚昧、落後”的標籤,去批判,這是沒有敬畏心。

像這種乏味的書看時要講究方法,我看書一般分四個層次去看:

①、看這本書的有價值信息——信息是決定一個人不被社會淘汰的關鍵。

②、看這本書高質量的知識點——知識是拉開人與人距離的關鍵。

③、看這本書蘊含的思維邏輯——思維是決定人與人之間拉開距離有多遠的關鍵。

④、看這本書表達的三觀——三觀(如價值觀)是決定一個人拉開別人距離有多久的關鍵

像《毛澤東選集》在大部分人眼裡也是很乏味的,但我看不一定要記住裡面的各個信息和知識,而是學習毛主席的做事思維和方法論。接下來我具體來講講:

《毛澤東選集》是眾多企業家非常追捧的一本書,如哇哈哈的宗慶後、腦白金的史玉柱、華為的任正非等等,他們都能從眾獲取力量或方法論。像開篇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以及《論持久戰》、《實踐論》、《矛盾論》等文章講得非常精彩。

其中《矛盾論》對我影響最大!

可以說這個理論是今年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條理論,解決了困惑我大半年的一個問題。具體說說我瞭解到這個理論的背景:

我曾經寫過一篇王陽明相關的文章,他的“心學”理論是從“龍場悟道”開始,人生從此步步高昇。當時我從《矛盾論》中瞭解到矛盾法則,也解決我很多疑惑,我稱之為“閣樓頓悟”!

是在暑假的時候,住在天津居民小區的閣樓(因為價格便宜點)。當時找到了一個收稿的公眾號,聯繫上小編說自己暑假能長期提供稿子,你們就不要收其他的稿子了,咱們長期合作。打了情感牌、能力牌、“賄賂”牌、公益牌,統統被拒絕。(現在的閱讀量由原來的兩千多(好的達到三千多)到現在的兩三百,這個公眾號基本沒戲了)

當時他們的定位混亂,文章質量不咋地,做活動除了會搞點抽獎沒其他特色了。但無論怎麼說他總怕被老闆罵,叫他推薦老闆給我溝通也沒有,一頓不順後於是買了一套《毛澤東選集》看。

《毛澤東選集》一到,乾旱的天津連續下了三天大暴雨,閉門不出在閣樓開始看這書。恰恰快看到《實踐論》(下一篇就是《矛盾論》)就回家,當從家回來,白天去達沃斯做志願者,晚上待在閣樓看的。我記得一個晚上把《實踐論》、《矛盾論》一下子看完,那晚突然讓我頓悟,解決了上半年一直在研究品牌的一個關鍵知識點的困惑,後來不斷聯繫各種事情去想,解決的疑惑越多。

好了,不渲染背景氛圍,我來講講這個理論吧!

矛盾法則即對立又統一法則,是唯物辯證法的最根本法則,也是思維的根本法則。毛主席就是一位運用矛盾法則的高手,在《毛澤東選集》中的很多文章,都是運用矛盾法則去分析事物的本質。

唯物辯證法講: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在於事物的外部,而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性!

所以我在做畢業設計的時候,其他的同學都是從市場、環境去分析,只有我們組能先從人的角度,從老闆本身的角度去分析,從創業者的能力、思維、慾望等情況去分析。老闆做了15年的託管現在轉型做教育,但做了接近一年才招了幾個學生,為什麼?

因為老闆用作了15年託管的那套舊思維來做教育這種新的模式,所以沒有解決“舊思維vs新模式”這對主要矛盾。

毛主席說過,中國共產黨的矛盾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來解決,所以我覺得一個人也是如此。

於是我自己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發現這個學期的焦慮的根本原因是:舊的價值觀將要解體與新的價值觀等待重構之間的矛盾。於是我就開始通過看風流人物,進行價值觀的自我塑造。

時時有矛盾,處處有矛盾,人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人是一個社會動物,具有社會屬性,也具有動物屬性。動物屬性與社會屬性產生的矛盾促使人不斷地發展。

人具有動物屬性,決定了人的自私、貪婪、懶惰、好色、貪吃、憤怒等等,具有“魔鬼”的一面(如“七宗罪”),這是人類發展的原始動力;

人具有社會屬性,決定了人的分享、利他、同理心、真誠、自律等等,具有“天使”的一面,這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動力。

人就是在動物屬性與社會屬性的不斷矛盾中,比如動物屬性貪吃,但社會屬性愛美,希望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喜歡。貪吃就會容易胖,所以要減肥。所以“貪吃vs愛美”是對矛盾,這對矛盾的主要方面有時是貪吃,有時是愛美,所以產生暴飲暴食、健身等行為。但健身又涉及到“懶惰vs自律”這對矛盾,而健身的app、健身房等就是靠這對矛盾掙了你們的錢。

●比再如,公眾號每隔一段時間火的文章,就是人性在矛盾鬥爭的結果。舉個例子:

《我們總要一個人沉默著努力》

《和優秀的人在一起,就真的越來越優秀》

接著一段時間肯定有對立的文章火起來,如:

《一個人為什麼要興趣廣泛?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你不是時間不夠,而是不夠專注》

一段時間各個情感雞湯公眾號寫了很多勵志文章,舉了很多人如何通過努力熬下來而成功。過一段時間肯定會來一波講“不要用戰術的勤奮來掩蓋戰略的懶惰”的相關文章。

可以說,在“閣樓頓悟”後,我在構建品牌的知識體系、在風流人物分析、在自我焦慮審視、在畢業設計等等,都用上了這個理論。


讀人


乏味的老書是針對看書之人而言,書的內容可能吸引力不夠,但是對於專門研究人員來說,可謂味道十足,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五千年積澱,沒有過時之說。古籍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得以流傳的重要載體,是我們應該珍視的寶藏,不僅不過時,伴隨著國家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民國文獻保護計劃的實施,中華再造善本工程啟動以來,可見國家日益重視這些所謂的“老書”,各種保護古籍等重要歷史文獻的活動日益增多,相關展覽,大眾體驗活動如線裝書,裝幀形式,碑拓體驗,雕版活字體驗,傳統文化vr體驗,太極,書法,國學課堂,成人禮,祭祀儀式等文獻裡記載的重要內容以各種當時展現在社會大眾的眼前,國家典籍博物館,吉林省典籍博物館,湖北省典籍博物館等專門建立典籍博物館展覽古籍書畫等傳統典籍,以專業精神專門場所舉辦展示活動,可見越來越多的珍貴善本稀見文獻進去大眾視野,接地氣的老書依然散發著它們獨特的魅力!



洋洋影子文武


老書老話永不過時,毛主席講過"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將古人洋人好的經驗為我所用少走彎路錯路。


用戶5625504454554


乏味的老書真的過時了嗎?

確實,現在這個時代不是必須要讀古書,也不是一定要讀四書五經的。

但這是“不一定要”,可不是“一定不要”。好東西是不分古今的,好的就值得去學。

古書是封建糟粕還是儒家經典?反對者認為,這些都是儒家鼓吹的道德哲學,是束縛人思想的精神枷鎖,是封建統治的幫兇,早已是過時的東西,理應拋棄。學習古書除了講話的時候便於引經據典,沒有任何實用價值。支持者認為,這些都是古人留下的智慧,學習可以讓人接受傳統文化知識的薰陶,提高文化素養。

那麼,我認為如果說人類知識的發展是如同一顆大樹的成長一樣的話,那麼,越古老的知識(強調是知識,而非假大空),其實越接近樹幹,也就越接近本源,而越後代的知識,越是細枝末節,也就離本源越遠。古人可讀的書很少,但卻能據此做很多大事。當代人可讀的書甚多,但大家都在蠅營狗苟。

《易經》《蒙卦》有言道,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別人自甘墮落,不好學,那我又何必去追著他求他上進呢?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別人不思考,孔子也不會替他去思考。

我是善祥齋,古籍的愛好與分享者,喜歡古籍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善祥齋


“乏味的老書”?我理解題主口中所謂的“老書”,應該是指那些古文言記載的先賢古籍之類的書吧,針對提問,我發表一下個人的觀點。

首先,“老書”並不乏味!

其次,“老書”並未過時!而且永不過時!

古人曾有三不朽的說法,“一曰立德,二曰立功,三曰立言。”

寫下一部流傳百世的古籍,是“立言”的重要表現途徑。

時間的車輪永不停歇,生活在這片神州大地上的人,換了一撥又一撥。但不管是什麼時代的人,都會有很大的共同點,甚至連人生的許多階段也很近似,因此古人的道理有很多也是適合我們現代人的。

比如那部整合了孔子師徒們言行的《論語》,裡面就有太多太多值得今人學習和研究的地方,簡單的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對人生的啟迪何止一星半點?“三省吾身”又讓人少走多少彎路?“見賢思齊”又被多少人奉為圭臬?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有了這些先人們智慧的結晶,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說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常常能聽到有人抱怨說,“古人已將道理說盡,想要再發現點真理實在太難了。”

很多人在世間沉浮半生,用碰壁得來的鮮血,在自己心頭寫下點點人生感悟,偶然間靜下心來翻了翻書,卻發現被他當作“珠玉”般珍藏的那點東西,早已靜靜的躺在“老書”中上千年。

經典之所以被稱為經典,是因為它所蘊含的色彩,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褪去,那些所謂的“老書”不會過時,裡面的道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先輩們為我們留下的無價之寶。

今人讀古書覺得乏味,很大原因是古文言與現代漢語差別較大造成的,克服這一點後,你會發現,“老書”裡的東西不再是一個個冰冷難懂的文字,而是一段段曾經發生過的傳奇故事。

中國有句老話,“有了前車之鑑,怎能再去重蹈覆轍?”人的經歷總是有限,看一本“老書”,就如同去品味別人的人生,悟自己的道理,避自己的雷。

生命的每一幀都珍貴無比,有些坑該去踩踩,還有些坑,能跳就跳過去吧!


國學小迷弟


老書乏味嗎?你怎麼看?

乏味在字典裡的解釋為:缺乏情趣興味。下面的截圖裡還列出給多的解釋和近義詞。

先拋開乏味這一詞,一本書如果被稱之為老書,肯定是已被諸多人肯定、認可的書籍甚至已為經典,很多人從書中獲取了知識、學問,也不乏一些人從中提升了智慧。

如果把老書的內容,通過簡單易懂的表現形式展現給讀者,讓他們能更簡單易懂的接受、理解、領悟,從而在詮釋中獲得自己想要的那一部分內容,那這樣的老書就不再會是乏味的、難啃的、令人不感興趣而沒有時間去閱讀的。

畢竟很多老書是經典的,文字晦澀難懂,生字很多,別說理解了,能把整本書讀全了都很不容易。這種情況下,其實可以通過注音版本略覽一下,從中找到自己想從書中獲得的那部分內容,然後再把這部分內容用撥開來揉碎了的方式理解,進而掌握其中的核心,吸收進腦海中,為自己所用。


那麼到底怎麼讓自己對老書感興趣、願意去看,並從中收穫自己想要的內容呢?為了順應這個速食的社會,我們也可以運用一些工具和方法:

1. 聽書,各大讀書APP軟件裡應該都有這個功能,沒時間看的朋友們完全可以打開聽書軟件,雖然機器的調調不怎麼有溫度,但的確把你的眼睛和身體解放出來了。想加快速度的也可以快進,想重複聽和學習的就倒退即可。

2. 從相關的網站或者APP中下載對於老書的詮釋、解析版本,進行學習。至於選擇哪個版本,有三種方式——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到各大搜索引擎裡輸入關鍵字查找;

或者到微信的搜索界面裡查找,也可以找到你想要的內容;

最後,也可以去找到關於老書的精讀、濃縮精華版本。現在的VLOG主播們會不遺餘力幫我們省下時間,告訴我們精簡的內容。下面是B站一個UP主所上傳的一些書名。


怎麼樣,老書厚度變薄了,接受度容易一點了吧。

3. 通過戲劇、電視劇、電影、紀錄片的形式獲取內容信息,也可以加快對老書內容的理解。

假如說此刻你拿在手裡的老書剛好是讓你覺得乏味的,那也只能說它不是你此時此刻想要了解的、跟你沒緣分的,還不到讀它的時候而已。

所以,老書不一定乏味。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用對的方式讀,你會發現老書也別有韻味。



安心說事


“乏味的老書”真的已經過時了嗎?這是維基百科的創立者之一拉里·桑格針對克萊·舍基的“老書過時論”提出的反駁。

  舍基是一位研究互聯網技術社會和經濟影響的美國作家,他認為,人們憂慮互聯網使人淺薄,“重點在於一種非常特殊的閱讀:文學閱讀”,“文學變成了整個生活方式的代名詞”。但是,互聯網正在創造出一種新的文化生活,使得那些以前被世人看重的“單一、陳舊和精英”的偉大著作失去了影響,因為對今天的讀者來說,那些老書太乏味了。

  針對這種看法,桑格提出,經典著作和經典閱讀所需要的那種深度閱讀和思考在今天並沒有過時,仍然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部分。如何認識經典著作在互聯網時代的意義,其實也是互聯網時代需要怎樣的閱讀的問題。

  今天的互聯網閱讀與傳統的經典閱讀方式完全不同,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互聯網閱讀偏好娛樂和消遣,也偏好短小和有趣。為了迎合這種閱讀趨向,不少教育工作者就算沒有放棄閱讀經典,也不再堅持閱讀經典的傳統方式(仔細、反覆閱讀,記筆記、寫心得或落筆成文),而代之以所謂的“悅讀”。

  閱讀經典經常是苦讀,不是悅讀,憑的不是一開始就有興趣,而更多的是求知的意願和意志。這也就是為什麼偉大的人文學者和經典閱讀實踐者列奧·施特勞斯說,閱讀經典需要有經驗的讀者指導剛開始的讀者。在《什麼是人文教育》一文中,施特勞斯寫道:“人文教育是文化教育或以文化為目標的教育。人文教育的產品是有文化的人。”人文教育的關鍵是老師,“老師們自己是學生,而且必須是學生。卻不能如此無限推延,最終必須有那些不再是學生的老師。那些不再是學生的老師是偉大的心靈。因為事關重大,可以說得更明白一點,他們是最偉大的心靈。這樣的人是極端少見的。在課堂裡幾乎沒有遇到他們的可能。……這樣的人只能在偉大的著作中遇上。人文教育因此便是仔細閱讀偉大心靈留下的偉大著作”。

  如果一個學生拿起一本經典,先已經在情緒上排斥那是“乏味的老書”,感覺不到閱讀的愉悅,那麼他是否就有了不閱讀的理由呢?老師該不該遷就這樣的學生說,不想讀就算了,反正是過時的,甚至是政治不正確的老書?

  今天,學生們有太多要學的東西,時間和精力上顧不過來,那是一個有限資源支配的現實問題。但是,許多重要的著作,沒時間閱讀,或因為沒有精力而缺乏閱讀興趣,不等於這些著作不值得閱讀。更不等於必須等到學生們先有了興趣才要求他們去閱讀,因為興趣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起來的,不能培養起學生有思想和審美價值的閱讀興趣,那是老師的失職。

  互聯網時代讓我們對“經典”有了新的認識。“經典”是一個概念,不是特指哪一些書,或者哪一種書。一個閱讀經驗粗淺的人,你給他一個“經典”的概念,他想到的也不過是卡通書、連環畫,而絕對不可能想到莎士比亞或湯顯祖。當我們把一個實例歸入某一個概念之後,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個概念,瞭解與這個概念有關的其他信息。當我們把一個動物歸入“狗”這個概念時,我們就可以設想這個動物會吠叫和撕咬,當然我們會用自己的經驗來添加關於狗的其他信息。

  “經典”的概念也是這樣,我們讀了希臘悲劇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看到人因為過度驕傲或自信而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災難,理解到這是文學的一個永恆主題,也是人類社會歷史上的一個多見現象。如果我們把索福克勒斯的這個劇歸入“經典”,那麼我們便形成這樣的概念:經典有深刻的思想、表現永久的主題、幫助我們思考人性和人類的基本問題。為什麼要讀經典呢?因為經典能訓練我們的深度閱讀能力,而且,我們可以用自己熟悉的經典文本來設立一些有用的審美和認知標準。

  經典的概念為我們如何去閱讀理解一本書提供了一個框架。當你在經典閱讀的課堂上捧起《紅樓夢》的時候,經典的概念可以讓你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細讀、分析、討論、深入理解、計劃寫一篇論文,等等。對於沒有這個概念的讀者,《紅樓夢》不過是一本“好看”“有趣”的故事書或閒書,與消遣娛樂,看電視劇《紅樓夢》沒有什麼區別。由此可見,沒有什麼是適用於所有人,在任何認知環境中都被認可的“經典”。

  在互聯網時代的閱讀中,最重要的不是閱讀或不閱讀這部或那部老書或經典,而是閱讀者必須具備自主意識和價值判斷,而自主意識與價值判斷只能在深入思考的閱讀中才能得到培養。就學習知識而言,重申個體讀者的深層閱讀,也就是要求減少純娛樂消遣的“悅讀”和信息採集式的“忙讀”,停止淺嘗輒止的“懶讀”和囫圇吞棗的“瞎讀”,回到慢讀、細讀和精讀。通過思考將閱讀的體會形成一個能夠融會貫通的認知和理解的體系,並在修正和完善的過程中孕育出有創意和想象力的獨特見解,這就是個人可以擁有的知識。

  從這個意義上說,知識永遠是個人的知識,其終極價值在於人作為“人”的自我完善和提升。這是人文教育的理念,也是知識值得追求的一種高尚境界。互聯網應該幫助我們實現而不是改變這個理念。我們也應該把互聯網當作達到這一境界的工具,而不是用它去替代或取消這一境界。


芳草軒書法講堂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首先我覺得每個人對乏味都有自己的定義,乏味的老書和“老書是乏味的”這兩個概念我們要分清楚。就您所指的這個“乏味的老書”概念而談,如果就您、或是就大多數讀者而言是乏味的,那麼這書無關新老與否,都是不受追捧的,也與時代無關,因為讀者覺得它是乏味的,無趣的。抱歉我看起來有些鑽牛角尖,可是我覺得無論是說話還是想問題還是要嚴謹些為好。

如果拋開乏味這個感受來談老書的實質,我認為還是有些可聊性的。

正如狄更斯所言,這個時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如果我們搞創造,這個時代可以提供的豐富資源是毋庸置疑的,與此同時,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本主義到來等一系列原因,也無疑會引發人們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及社會現象,所以正如大家所問:為什麼我們生在這麼好的時代,卻少有大家出現了?為什麼我們追求的越發低級了?為社麼這個社會這麼浮躁了?不知大家發現沒有,我們好像越來越沒有耐心了,似乎想通過一本書就“治療”好自己的頑疾,或是急於求成的想通過讀一本非常完善的文獻就能汲取到自己所需的所有知識。於是鋪天蓋地的雞湯,所謂的人生哲學,各種知識碎片席捲而來。不過還好,無論哪個時代,都不乏大家出現,只是多與少的問題,只是在這個時代,想從洪荒裡出來,並不是件易事。沒準他們此時正在某處高地或一處密室裡正在克服著孤獨去創作。而我們的後人某天或許也會針對此刻正努力創作的作家之傑作問上一句,他乏味的書過時了嗎?

在我看來,真的不隨波逐流,踏踏實實寫作,鑽入我們心靈深處,可以輕易煽動我們情感隨之此起彼伏的作家或作品,永不褪色,永不過時。

thats all


史可有顆小虎牙


老書並不“乏味”,也不會“過時”。

相反,很多老書就像是陳年的酒,越陳越香,細細一品,甘味悠長。比如說,兒時看過的連環畫《雞毛信》、《三毛流浪記》和《三國演義》等,今天來看,仍倍感親切,它們既是一個時代的印記,是作為讀者的我兒時生活的記憶,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雖然,連環畫的“再生產”已經難以適應當今時代,但是,作為“老書”,它們仍然有不可磨滅的意義和價值,仍然是許多人的心中所愛,並不會過時。

一本書是否過時,不在於它的“新”“老”,而在於它自身的價值、意義和文化內涵。有的書剛剛出版或者發表,可是因為平庸,沒有人喜歡,沒有人閱讀,這樣的書就是“乏味”的,就是“過時”的。而有的“老書”,正因為其“老”,反而更加有“味”,在喜愛它的人心裡,永遠也不會過時。


至善如水


一些經典書籍讀起來確實晦澀難懂,但往往多讀幾遍,領會其中的文學手法,歷史背景,人文思考,便會讓人覺得耐人尋味。我們拿《紅樓夢》舉例,有人讀起來,覺得不說大白話,全是些兒女情長家長裡短,但是把這本書放到歷史大背景裡去深思,便知道《紅樓夢》是在透過一個家族的變遷再闡述一個王朝的興衰,是一段冗長卻又深刻的中華髮展史。所以說,對比現當代很多故事反覆,文字浮華的小說,經典不是浮於表面的文字堆砌,是閱讀偉大心靈,探討歷史變遷,文化發展,人文思考,留下來的偉大著作。值得珍重與愛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