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韓國人輕視東南亞人,認為東南亞文化不如韓國和中國先進

儘管在韓國樂壇,有一些東南亞人能憑藉團隊在韓國闖出一番天地,甚至能登上韓國流行音樂產業的頂峰。但是從韓國社會來看,大部分韓國人對東南亞人持輕視態度。

許多韓國人輕視東南亞人,認為東南亞文化不如韓國和中國先進

這似乎很容易解釋,畢竟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發展不如韓國,韓國是第一世界國家,高度繁榮,高度發達,而東南亞國家則窮得多。,高等教育率很高。與韓國人相比,東南亞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在韓國人的心態中,一個國家的價值是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衡量的,一個人的價值是以物質財富和教育證書來衡量的。這種觀點再加上上述事實,你就會明白為什麼韓國人輕視東南亞人了。

但這遠遠不是答案的全部。根據我對韓國社會的觀察和與韓國人的探討,我發現許多韓國人輕視東南亞人,不僅僅是經濟差距造成的,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是因為韓國人認為東南亞文化不如韓國和中國先進。

實際上,這種心態接近於近代中國人盛行的世界觀。在清朝末中後期,中國人仍然抱著“天朝上國”的心態。認為整個世界在文化上都落後於中國。當時這一心態在中國精英階層中很流行,直到清朝的最終滅亡才初步結束,並在20世紀早期又遭受了幾次打擊,因此在今天的中國人中已不那麼流行了。

為什麼說現代韓國人和近代中國人的心態相似?這要先談起中國古代的高句麗。儘管高句麗是客觀屬於中國的一個王朝,但是確實大多數韓國人認為,高句麗屬於韓國曆史的一部分。事實上不僅韓國人這麼認為,很多外國人也這麼認為,這在維基百科上有所體現。韓國人認為高句麗是一個和中國一樣是一個至高無上的國家,並對鄰近的國家採取了自己的中心制度。這段高句麗的歷史讓很多韓國人提高了民族優越感。

許多韓國人輕視東南亞人,認為東南亞文化不如韓國和中國先進

因此,韓國人一直鼓勵儒家的理想和教條,並自願地進入了這一體系,甚至在中國明朝時,稱中國為“大中華”,自己是“小中華”。而現代韓國人,則將古代韓國視為一個與中國對等的國家,都是“華”而不是“夷”。這一段不是我的猜測,而是我在維基百科查看了大量關於韓國曆史的敘述,在主要由韓國人編輯的韓國曆史中,他們的的確確體現了這樣的思想。

在中國明清時期,大量的東南亞國家是中國的朝貢國,包括越南、泰國等國家。越南就不用說了,以漢語為官方語言,採用中國文化,包括行政體制、建築、哲學、宗教、文學,乃至一般的文化觀。泰國被則被19世紀的中國學者認為是中國在東南亞最強大和最忠誠的國家。而像緬甸這類的國家,雖然沒有采用中國的書面語言,且認為自己是與中國平等的國家,但同時也認為緬甸是“弟弟”,中國是“哥哥”。

東南亞國家與中國的這層關係,讓許多現代韓國人認為,東南亞國家吸收和採用了很多中國文化,因此在文化上與東亞接近。但是仍然遠落後於東亞文化。而韓國文化是與中國文化並駕齊驅的,比其他文化更古老、更優越。那麼顯然,東南亞文化僅僅與韓國文化“相似”,但不如韓國文化先進。

情況由此變得複雜了,韓國人以自己擁有“中心文化”,瞧不起“支流文化”的東南亞人。再加上人們天生“不喜歡”不同長相、種族、語言的人,造成了許多韓國人輕視東南亞人的心態,這種心態尤其在年紀較大的韓國人中盛行。

許多韓國人輕視東南亞人,認為東南亞文化不如韓國和中國先進

事實上,正因為韓國人對儒家學說的不正常解讀,造成了韓國社會內部等級森嚴,而在韓國人如何看待外國人方面,也存在著某種種族等級制度。移居到韓國,在那裡從事低端工作的東南亞人,往往是自己母國生活最底層的人,特別是當他們皮膚黝黑的時候,更會被韓國人劃歸為等級制度的最底端。

韓國人常常用“懶惰”這個詞來評價東南亞人,無論是越南人、菲律賓人、印度尼西亞人還是泰國人。因為在上個世紀70年代以前,韓國的經濟水平與這些國家相當,但是現在卻與韓國相距甚遠,所以韓國人會問,為什麼這些國家的人不能像韓國人這麼做,變得和韓國人、中國人一樣勤勞。

韓國人認為,他們在短短40年的時間裡,從幾乎一無所有中實現了成為發達國家這一目標。早在20世紀50年代,韓國甚至比越南還窮,但現在,韓國比越南富裕7倍。但是東南亞人並沒有從韓國人這裡汲取發展經濟的靈感,而是繼續“一貫的懶惰”。

韓國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還體現在韓國農村農民的越南妻子問題上。韓國的農民,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已經到了中年,長期以來一直在努力尋找妻子,因為韓國婦女通常不太想嫁給他們。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是,成千上萬的韓國農民娶了越南新娘,她們往往比他們年輕得多。這些越南女性發現,當她們遇到了麻煩時,韓國公眾對她們幾乎沒有支持或同情。

許多韓國人輕視東南亞人,認為東南亞文化不如韓國和中國先進

一位韓國朋友對我說,“想想看,幾十年前,韓國婦女去日本或美國。她們很窮,在踏上異國的土地前,她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誰。她們不會說英語或日語,所以不能經常走出家門。她們的美國或日本丈夫抱怨她們沒有工作,不會做飯。

目前韓國的情況和從前的日本、美國一樣。來自東南亞的婦女來到韓國,是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真正知道自己要嫁給誰。她們結婚不是出於愛情,因此不值得同情。”

韓國人由“文化先進性”衍生出對東南亞人的輕視,確實讓人遺憾。但這是韓國人的性格使然,他們傾向於維護和高看自己的種族群體,顯得非常保守。事實上,一個種族或者一個國家,只要持開放和包容的態度才能走得更遠,但許多韓國人顯然沒有做到這一點。

許多韓國人輕視東南亞人,認為東南亞文化不如韓國和中國先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