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區創新“一家人”基層治理模式

“車輛出行難,空地亂圈佔;門口小菜園,空中亂拉線;基礎設施差,小區無物業”,這是相山區惠苑路社區以往的景象。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召開後,在相山區委、區政府指導下,惠苑路社區以黨建為引領,注重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作用,積極推行“一家人”工作法,實施家事共商、家風共樹、家園共建、家人共治、家福共享行動,居民“當家”共建社區大家庭,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

“菜攤子要有序擺放”“適當為孩子和老人增加娛樂場地”,在惠苑路社區“家人議事廳”裡,來自家人們的意見通過代表合理有序傳達。依託黨員議事小組、業主委員會為基本載體,社區建立“家人議事廳”,推行“家人舉薦、代表發言、廳內公示”的議事制度,家人代表將群眾關注的社區民生、環境、物業、保障及其他關乎切身利益的事項收集上來,擺在“議事廳”公開探討,經投票、公示後,黨員小組及業主委員會成員制定方案進行落實。徹底取締統建小區騎路菜市場,在黎苑小區E組團和F組團新建為民服務廣場,對社區垃圾死角進行集中清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讓黨在老百姓心中紮根,讓居民感受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關係到家庭和睦,關係到社會和諧,關係到下一代健康成長。惠苑路社區打造“家文化”主題小區,設置家教巷、家風巷和家國巷等“三家巷”,既有朗朗上口的家風童謠,又有傳統美德仁義禮智信的歷史積澱;既有新時代模範的實踐留影,又有以史為鏡的理念薰陶;既有名人先賢的事蹟彰顯,又有家國情懷的精神引領,成為居民接受優秀家庭文化薰陶感染的好去處、社區孩童校外思想道德教育的大課堂。社區還建立“初心堂”,定期組織開展“最美家庭”“優秀志願者”“好鄰居”“好媳婦”評選表彰,廣泛宣傳好家風、好家訓,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風的時代內涵。

千家萬戶對社區大家庭懷有一樣的“心”,凝聚了一樣的“情”,大家齊心共畫“同心圓”,共建新社區。“我們創新社區治理格局,黨支部書記負責片區,黨小組長負責樓棟,黨員負責家庭,構建‘有群眾的地方就有黨員,有黨員的地方就有黨組織’的新格局”,社區黨總支書記張凱介紹,黨員模範帶頭,群眾齊心共進,發揮專長服務社區,彰顯家中一份子的重要作用。

黨員、志願者、熱心居民加入“路管家”計劃,重點對亂停亂放車輛進行全面登記和耐心勸導,保持小區環境秩序良好;“小管家”志願服務隊的小朋友定期參加義務勞動,還帶動家人廣泛宣傳文明養犬、禁放煙花爆竹和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芳華志願理髮隊”每月按時義務為轄區老年人義務理髮,一批轄區理髮店也積極加入其中……結合自身實際,每一位普通居民為社區建設發展盡己所能。通過深化共駐共建,依託“大黨委”單位力量,社區還經常性聯合派出所、社區醫院和物業公司開展網吧、賓館、浴池等安全隱患排查,組織家庭醫生簽約和孕優篩查,進行綜合減災應急演練等,為居民構建一個安心、放心、舒心的大家園。

記者 韓惠 通訊員 魏傑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