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閉幕

對於滬人而言,近一個月的文化生活可謂劇場“打卡”不斷、好劇分享頻頻。如著名程派青衣張火丁與學生同臺獻演的“拿手好戲”《鎖麟囊》等讓觀眾大呼過癮,一票難求的火爆背後,亦傳遞著優秀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的匠心;首次集結全院最全陣容來華的意大利斯卡拉歌劇院受到了申城觀眾的熱情歡迎,《假扮園丁的姑娘》與《魔笛》兩部歌劇的精彩演繹讓更多人開始關注歌劇。

對於“飛行”至世界各地、發掘優秀藝術作品的國際買家而言,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交易會也已成為“一年一盼”的盛事,越來越多中外藝術家、製作人將此平臺作為新作的交易、推廣首發地。據透露,本屆交易會共有來自44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會,推介演出總數26臺,創投項目14項,交易雙方以多種形式達成共計510個意向。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交易會現場特別新增的“VR+表演藝術”推介演出板塊成為了一大熱門。以青年藝術家章達明的VR現代舞作品《眼眶》為例,原定一天的展期因現場預約火爆而臨時增加了一天,短短兩天內即收穫了62個合作意向,包括“走出去”意向26個、國內機構合作意向36個。美國“雅各布之枕”舞蹈節總監帕梅拉·塔特格還沒脫下VR頭顯就止不住給作品熱烈鼓掌。

當晚的閉幕演出上,中外音樂家強強聯手,以致敬經典的方式面向未來。小提琴家黃蒙拉表示,“作為在中國上海成長起來的音樂家,能同西方優秀的交響樂團在自己家門口,為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聽眾們獻演勃拉姆斯這部偉大的作品,我內心感到無比自豪。”(王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