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7飛行員身份特殊,副駕駛是FBI特工,隨時準備爆他頭

B-17飛行員身份特殊,副駕駛是FBI特工,隨時準備爆他頭

莎士比亞的名作《威尼斯商人》中有這樣一句臺詞:"父輩的罪過將歸咎於孩子們。"這句名言在二戰時期險些在一位美國陸軍航空隊的飛行員身上得到應驗,因為他父親的過錯差點丟掉了性命。當他駕駛B-17"飛行堡壘"前往歐陸執行轟炸任務時,他的副駕駛——一位身份隱蔽的FBI特工——時刻監視著他的行動,並隨時準備用腰間的手槍打爆他的頭。他之所以受到這樣的"特殊關照",全因為父親在他兒時說的一句謊話。

戈林的侄子

這位美國陸航飛行員的名字是維爾納·戈林,於1924年3月11日生於猶他州鹽湖城,從姓氏就可以看出來他出生於德裔美國人家庭。他的父親卡爾·戈林和母親阿黛爾都是德國移民,他們在家中仍使用德語交談,卡爾是一位教堂園丁。在維爾納小的時候,卡爾曾向家人和周圍的人宣稱,他是德國王牌飛行員赫爾曼·戈林的兄弟。以維爾納的家庭背景而言,這種說法絲毫不像是一個彌天大謊,而且當時這個謊話看起來也是有益無害的。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公眾對赫爾曼·戈林這個名字的認識僅限於一戰德國空戰英雄,曾擊落過22架飛機,並擔任德軍第1戰鬥機聯隊的末任指揮官,而這支部隊是著名的"紅男爵"里希特霍芬生前指揮的精銳之師。或許卡爾想借助這位大洋彼岸與自己同姓的名人來提升一下身價,旁人對於卡爾的說法將信將疑,不以為意。但是,到1940年時情況就不一樣了。

B-17飛行員身份特殊,副駕駛是FBI特工,隨時準備爆他頭

■一戰時期作為一名王牌飛行員的赫爾曼·戈林。

從20世紀30年代初,赫爾曼·戈林作為納粹黨黨魁阿道夫·希特勒最忠誠的追隨者在德國政壇迅速崛起,在納粹黨掌權後歷任國會議長、內政部長、航空部長等重要職務,後來又擔任德國空軍總司令,1940年時晉升為帝國元帥,這是德國軍隊的最高軍銜,成為公認的納粹黨二號人物。這種身份變化讓卡爾的謊言變得非同小可。儘管戈林從未提及過自己在美國有任何親戚,但是美國人並不確信這一點,反而更傾向於相信卡爾與這位納粹權貴沾親帶故,從而給維爾納帶來了大麻煩。

B-17飛行員身份特殊,副駕駛是FBI特工,隨時準備爆他頭

■在納粹德國時期,戈林是希特勒的鐵桿追隨者和納粹黨的二號人物,還擔任德國空軍總司令。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宣佈參戰,向日本、德國、意大利等軸心國宣戰。維爾納像很多熱血青年一樣,報名參軍,報效國家。維爾納的從軍經歷其實相當勵志,他在青少年時代怠慢學業,成績墊底,居然以最後一名從高中畢業。然而,這位差等生對於參軍入伍非常上心,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和加倍的努力通過了美國陸軍航空隊的徵兵考核,獲得了接受飛行訓練的資格,最終於1943年坐在了B-17轟炸機的駕駛席上,加入第358轟炸機中隊服役。B-17是"民主國家的兵工廠"製造的最有威力的武器之一,能夠以480公里/小時的高速飛行上千公里,將2.5噸炸彈投擲到敵人頭頂。對於維爾納這樣的問題青年,這無疑是一項值得驕傲的成就。

秘密使命

然而,維爾納的逆襲之路上始終有一個陰影相伴。在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秘密檔案中,糟糕的畢業成績並非維爾納的唯一汙點,他父親口中與戈林的親戚關係受到了高度關注。雖然缺乏實質證據,反間諜機構依然認定維爾納是戈林的親侄子,進而對他的忠誠產生了深深的質疑。在FBI看來,這個特殊身份使他有可能在戰鬥中叛變投敵,即便是他沒有叛逃的想法,如果他的飛機被擊落,而他又被德國人俘虜,無疑將給戈培爾領導的納粹宣傳部門提供一個極有價值的素材,必將以此大做文章。試想"帝國元帥的美國侄子棄暗投明,迴歸祖國懷抱"這樣的標題出現在報章頭條,對於美國的形象乃至眾多德裔美國人的忠誠都將產生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

B-17飛行員身份特殊,副駕駛是FBI特工,隨時準備爆他頭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徽章。

考慮到美軍中有很多德裔官兵,其中有人身居高位,比如太平洋艦隊司令切斯特·尼米茲海軍上將、歐洲戰區美國戰略空軍司令卡爾·斯帕茨中將等都是德裔,加上維爾納的軍中履歷優秀,FBI不能公開將他踢出軍隊或禁止他參加作戰,但是考慮到潛在的危險性,必須採取應急方案防止維爾納叛逃或被德國人活捉。FBI確定的方案是指定一名特工擔任維爾納的副駕駛,如果"戈林的侄子"意圖叛變,或者有可能成為戰俘,這位特工必須果斷將其擊斃。然而,這項秘密任務並不能隨意指派給任何一位空勤人員,畢竟在一個機組中正副駕駛的關係是最親密的,私人情誼往往會使執行者難以扣下扳機。同時,他還要有能力在打死維爾納後獨自操縱飛機返回基地。

B-17飛行員身份特殊,副駕駛是FBI特工,隨時準備爆他頭

■1944年時,維爾納·戈林(後排右一)及其機組成員的合影,他的副駕駛雷切爾(後排左二)受FBI指派監視他的行動。

正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番篩選,FBI最後選擇了傑克·雷切爾少尉,一個意志堅定、行事果決的B-17飛行教員,而他恰好是一個手槍射擊能手,更為重要的是雷切爾有一半猶太血統,對於納粹懷有刻骨仇恨。FBI向雷切爾簡單說明了任務要求,他表示在必要的情況下將毫不猶疑地履行職責。於是,在FBI的暗中安排下,維爾納在整個戰爭期間的副駕駛始終是雷切爾,這一點其實相當奇怪。只是維爾納當時並不知道,身邊的這位戰友隨時準備著將一顆子彈打進自己的腦袋裡。

忠誠證明

事實證明,FBI的擔憂完全是多餘的,他們對於維爾納忠誠度的懷疑也是毫無根據的。在戰爭期間,雷切爾曾經多次遇到可能需要執行秘密使命的緊急情況,但是沒有一次是因為維爾納流露出叛變的意圖。最危險的情況出現在1944年11月21日,一枚高射炮彈直接從駕駛艙穿過,與兩位飛行員擦肩而過。在確認飛機供氧正常後,維爾納竭盡全力操縱飛機返回基地。在1945年3月22日空襲德國城市布爾時,維爾納的B-17遭遇猛烈的防空炮火,一具引擎停車,駕駛艙起火,但維爾納還是憑藉堅強的信念和老練的操作讓飛機平安返航。

B-17飛行員身份特殊,副駕駛是FBI特工,隨時準備爆他頭

■第358轟炸機中隊的一架B-17在投下炸彈。

在戰爭期間,維爾納總共完成了49次戰鬥任務,這個出勤記錄在美國陸航部隊中是非常突出的。按照規定,轟炸機機組成員在完成25次戰鬥任務後就可以返回國內,不必留在前線作戰,而維爾納在完成25次任務後,仍然主動要求繼續參戰,自願執行了24次任務。這一舉動足以證明他對於使命的忠誠。因為戰功卓著,維爾納屢獲嘉獎,其中包括優異飛行十字勳章。二戰結束後,維爾納繼續在陸軍航空隊服役,之後於1947年轉入新成立的美國空軍。由於維爾納操一口流利的德語,他被派往波茲坦工作,曾擔任蘇佔區軍事長官崔可夫元帥的聯絡官,他藉機拍攝了很多蘇聯最新型飛機的照片,如伊爾-28、米格-17等。維爾納在20世紀50年代曾參與B-47轟炸機項目,擔任過第43轟炸機聯隊的情報官和作戰官,後於1964年以空軍中校軍銜退役。

B-17飛行員身份特殊,副駕駛是FBI特工,隨時準備爆他頭

■美軍的優異飛行十字勳章,授予在飛行任務中表現英勇或有特殊功績的人員。

然而,維爾納到底是不是戈林的侄子?這個問題在戰爭結束很多年後都沒有確切的答案,直到2010年,譜系學家經過仔細研究後斷定,卡爾·戈林和赫爾曼·戈林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幸運的是,卡爾當年的謊言沒有給維爾納的軍旅生涯造成災難性的後果,他最後作為一名戰爭英雄從美國空軍中功成身退。值得一提的是,戈林和他的副駕駛雷切爾,那位當年隨時準備殺死他的人,成為終生摯友。維爾納·戈林在退役後成為一名房產經紀人,於2012年在亞利桑那州的圖森去世,享年88歲。

B-17飛行員身份特殊,副駕駛是FBI特工,隨時準備爆他頭

■晚年的維爾納與帝國元帥赫爾曼·戈林的肖像合影。儘管他們其實並無血緣關係,但眉眼頗有幾分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