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縱橫」澤州縣委書記高喜全:突出五大抓手 推動鄉村振興

「經濟縱橫」澤州縣委書記高喜全:突出五大抓手 推動鄉村振興

突出五大抓手 推動鄉村振興

□ 高喜全

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好“三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這是我們黨“三農”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澤州縣域環繞晉城市區,總面積2023平方公里,轄14鎮3鄉,599個行政村(居委),74.68 萬畝耕地,53萬人口,“三農”是澤州的基本縣情。近年來,我們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的切入點,突出“五大抓手”,學以致用,用以促學,推動“三農”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

一、堅持以脫貧攻堅為抓手,為鄉村振興兜住底線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誌性戰役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首要重大任務。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集中力量攻關、萬眾一心克難,確保深度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具體工作中,我們緊盯了四個重點,確保了2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退出。一是緊盯“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在住房安全方面,今年確定貧困戶危房改造41戶,目前已開工27戶,完工19戶,預計10月底全部改造完成;在飲水安全方面,全縣2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累計48個自然村,其中46個自然村供水管網全部到戶,供水保證率達到90%以上,水質水量符合要求;在教育扶貧方面,所有適齡兒童都能免費享受九年義務教育,無輟學兒童,“雨露計劃”直補到戶;在基本醫療方面,因病致貧的4713人,全部進行了雙簽約服務,同時享受了先診療後付費、門診免掛號費等優惠政策。二是緊盯易地扶貧搬遷“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兩個縣級集中安置點和6個鄉鎮集中安置點,共完成易地搬遷933戶2760人,入住率達到94%;在全市率先出臺了《澤州縣易地扶貧搬遷舊房拆除宅基地復墾工作實施辦法》,現已拆除928戶,拆除騰退率達到96.6%;已復墾690戶,復墾率達到82%。三是緊盯產業扶貧謀長遠。出臺了以“產業扶貧項目實施辦法補充規定、特色養蜂獎補、乾鮮果經濟林獎補、連翹採摘獎補、電子商務扶持獎勵、勞動力轉移就業交通補貼”為主要內容的“1+5”政策體系,重點狠抓了13個扶貧項目,實施了21個貧困村提升工程,帶動貧困戶800戶2146人受益,榮獲“全省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四是緊盯消費扶貧促增收。以2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和26個貧困人口較多的行政村為重點,將貧困戶生產的農產品,統一納入“澤糧”產品類目,推動扶貧產品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醫院、進軍營,有效解決了貧困戶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今年上半年,累計銷售扶貧農副產品197噸,銷售額達130萬元。同時,我們依託市裡出臺的“1+5”脫貧綜合保險,在為貧困戶購買基本醫療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基礎上,加大對邊緣貧困人口(佔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比例8%)的保險救助保障力度,重點解決貧困戶及邊緣貧困人口因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及重大疾病導致的貧困或返貧現象。

二、堅持以農林文旅康為抓手,為鄉村振興開闢新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要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推動鄉村生活富裕。”我們澤州認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的新思想新理念,重點抓了三個環節:一是先行先試。按照省市要求,積極搶抓政策機遇,確定了川底鄉和高都鎮兩個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試點,要求兩個試點鄉鎮“凡全國已經有地方實施的政策,都可在試點內實行,不需報批和報告;凡法律沒有禁止的,都允許先行先試”, 目前,已經探索形成了“大力吸收民間資本投資、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以公司+村+合作社+農戶入股模式開展凋敝宅基地開發利用,及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三條基本經驗。二是擴大範圍。在初步探索試點的基礎上,打破鄉村行政區域界限,以“長河經濟帶”大陽片區為重點、“丹河生態文化旅遊帶”高都片區為補充,申報了市級試點片區,以及東溝鎮賀坡村、金村鎮東六莊村兩個典型示範村,全縣呈現出由點及面、示範引領的強勁勢頭。三是力促增收。今年上半年,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完成17475元,同比增長6.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完成7041元,同比增長7.8 %;在旅遊業方面,上半年,全縣接待遊客達到747.73萬人次,同比增長28.66%;旅遊總收入67億元,同比增長28.67%,全域旅遊對居民收入增長貢獻率達到40%。

三、堅持以“三塊地”改革為抓手,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推進鄉村振興,農村改革是重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大推進新形勢下農村改革力度,加強城鄉統籌。”我們把土地制度改革作為農村改革的主線,不僅帶動了農村八項改革深入推進,而且為實施“兩帶四板塊”“四化”同步轉型發展戰略提供了要素保障。一是在農地入市方面。目前,共完成農地入市81宗2946.94畝,成交金額3.52億元,實現了入市途徑、入市方式、入市用途“三個全覆蓋”,推動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同權同價、同等入市,探索的作價入股、固定分紅入市,成為全國唯一的案例樣本。通過農地入市,村集體和村民收益較試點改革前增長了20%—70%,項目用地審批由改革前的最少6個月提高到最快1個月辦結審批,項目前期投入的土地成本較改革前相比縮減20%—70%。二是土地徵收方面。實行目錄之內可徵收,目錄之外不徵收,變以前的分區域分地類統一年產值補償,為現行的分區域不分地類統一片區地價補償,執行相鄰區域最高和最低標準之差上浮50%的徵收標準,有效規避社會風險。目前,累計徵收土地12宗1431.75畝,實現群眾收益1.15億元。通過土地徵收,群眾取得的土地補償費用,較改革前增長10%以上。三是在宅基地改革方面。目前,累計完成39個自然村1575.64畝宅基地退出整治,涉及1608戶,實現宅基地週轉指標收益1.26億元。尤其是通過宅基地整治盤活利用,將原來關閉的“五小工業”和凋敝閒置宅基地遺留下來的“髒亂差”,變成了如今的“潔美淨”。四是統籌推進農村八項改革。在持續抓好“三塊地”改革的基礎上,全面推進農村八項改革,在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方面,流轉土地70000畝,共有44家農業服務組織參與農業生產託管。在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方面,加快9個村的確權掃尾工作,力爭9月底全部完成。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方面,清產核資和成員身份確認工作基本完成,股權量化到人到戶的達到511個村。在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方面,重點是鋪開了種植業保險工作,正在探索蔬菜價格指數保險、蔬菜大棚保險、育肥豬保險等工作。在農業科技體制改革方面,力爭全年培育264個科技示範主體。在健全鄉村治理體系方面,採取市場化模式,正在探索實施環境綠色化、生活品質化、便民常態化、管理制度化、內涵特色化“五化共建”。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政策銜接方面,編制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年—2022年)》,出臺了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指導意見。在支持旱作農業和城郊農業發展方面,鼓勵發展“一鄉一特、一村一品”,列支1500萬元進行大力扶持。

四、堅持以“五化共建”為抓手,為鄉村振興補齊短板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講過這句生動而深刻的話,就是希望全黨同志看到全面小康的重點和難點所在,懂得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小康這個道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這一重要指示,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施以“環境綠色化、生活品質化、便民常態化、管理制度化、內涵特色化”為主要內容的“五化共建”,加快解決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一是大力發展社會事業。5所學校被評為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校”,縣衛體局被授予“全國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優秀單位”,在2018年度全省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考核中名列第二,煤層氣用戶覆蓋42.5%的行政村,集中供熱惠及群眾3.3萬餘戶,總投資4.8億元的“四好農村路”今年底完成,大陽古鎮、山裡泉兩條旅遊公路支線即將建成通車,尤其是投入車輛216臺,開通公交線路92條,率先在全省實現了城鄉公交、鎮村公交、旅遊公交“三個全覆蓋”,全部實行“一元惠民票價”。二是更加註重生態環保。依託南村和晉鋼兩個園區,倒逼鑄造企業入園、高爐入園,全力推動園區之外無鑄造。下力氣抓好環保網格化管理,將全縣範圍內2588家重點汙染源環境監管責任細化到人,實行網格長負責制。今年上半年,全縣二級以上天數為81天,較去年同期增加3天;PM2.5濃度為55μg/m3,較去年同期下降6.8%。積極推進城鄉綠化,森林覆蓋率達到36.85%,綠化率達到50.56%,丹河龍門溼地公園一期開園迎客,二期、三期正在加快進度。三是不斷加強社會治理。“雪亮工程”穩步推進,三級綜治中心建設完成,安全生產再創佳績,信訪工作平穩可控,掃黑除惡取得階段性成效。特別是與華為公司合作先期投資1.6億元的大數據中心,目前已上線運營,未來的澤州,依託大數據中心,不僅可以實現讓群眾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而且將會推動產業和社會管理的重大變革。四是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緊緊圍繞“五化共建”重點任務,突出鎮區、中心村建設,打造了巴公裝備製造小鎮、山河太極小鎮、大陽古鎮、晉廟鋪國學小鎮等一批特色小鎮,集中創建了40個美麗宜居示範村,在全縣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

五、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抓手,為鄉村振興提供保障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三農”工作系列重要講話的核心要義,是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成功經驗的集中體現,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在要求。我們按照“以黨建引領發展,把黨建融入發展,用黨建推動發展,靠發展檢驗黨建”的要求,從四個方面入手,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保障。一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每年投入專項資金支持村級陣地建設,對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提升,投入保底資金保障農村兩委幹部崗位報酬,大力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培養計劃”, 進一步發揮了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幹部先鋒模範“兩個作用”。二是創新黨組織設置模式。柳樹口鎮探索了“1+10”農超聯合黨總支助推脫貧攻堅的做法經驗,北義城鎮探索設置了果蔬產業黨支部和薯米產業黨支部,以“支部+合作社+黨員+致富能手”的模式引領產業發展,這些黨建創新模式,通過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讓農民富在產業鏈上,真正實現了黨建和發展的同頻共振。三是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圍繞“百名幹部進高校、千名幹部出太行、萬名幹部大培訓”幹部素質提升工程,今年以來,全縣共舉辦各類幹部培訓24期,累計培訓幹部4504人,同時共有19批1606人次幹部跨省出境考察學習,創歷年之最,培養造就了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四是嚴明紀律規矩。大力推進黨內生活正常化、幹部選用科學化、黨員管理嚴格化、正風反腐常態化,營造了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在古韻澤州高質量轉型跨越發展的康莊大道上,邁出了新時代“三農”發展的鏗鏘步伐。(作者系中共澤州縣委書記)


(原載於2019年第11期《前進》雜誌)

「經濟縱橫」澤州縣委書記高喜全:突出五大抓手 推動鄉村振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