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冬季》:这一届的观众,没那么好糊弄

《大约在冬季》电影上映前的万人大合唱就让我怀疑这是一烂片。

果然,电影上映后,豆瓣得了5.4分。

《大约在冬季》:这一届的观众,没那么好糊弄

在十部国产爱情电影中,有九部半烂透了。那半部,有一部由周冬雨、马思纯主演的《七月与安生》,两人都获得了金马奖。

《大约在冬季》:这一届的观众,没那么好糊弄

说到这里,你可能知道电影烂,演员的锅并不大。

马思纯的演技不用说了吧,毕竟是金马影后。然而,在《大约在冬季》中,她套路化的表演,就连干嚎着哭也差不多。

《大约在冬季》:这一届的观众,没那么好糊弄

虽然不会让观众出戏,但是也到不了入戏的程度。

另一位演员,霍建华,观众对他的表演总是褒贬不一。

然而,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是两位演员真的没有cp感。

《大约在冬季》:这一届的观众,没那么好糊弄

没有cp感的最大问题是在接吻时怎么样都觉得尴尬,这两位演员也没有扭转局面的能力。

当然,演员很难在这一系列情节中扮演任何角色。在漫长而无聊的情节中,也没有什么表演的空间,把金马影后放在这样的电影里属实浪费。

《大约在冬季》:这一届的观众,没那么好糊弄

虽然国产爱情片一直不尽人意,但也不是每一部都不能看。

例如,2017年的《前任3》,在豆瓣得了5.5分,最终票房20亿元。这部电影正好抓住了观众的情感需求。

生活太压抑了,去电影院哭一场,没什么大不了的。

《前任3》的故事俗套,演员演技拙劣。但是,有两首代入感很强的歌曲,他们很像生活中的普通男女。所以,当旋律响起时,主角哭了,观众也哭了。

我相信许多观众在看这部电影时一定会想到他们的前任。

至于《大约在冬季》、《同桌的你》和《栀子花开》,连让观众都真情流露都做不到,更不用说共情了。

《大约在冬季》:这一届的观众,没那么好糊弄

《大约在冬季》最大的失败是这个故事太老了。信息时代,观众看到万年不变的老梗是无法接受的。

尽管《大约在冬季》的故事设定于1991,但编剧通过误解处理男女主角之间的冲突,而戏剧张度完全取决于你不说我也不说这些烂技巧。

更不用说,为了突出男女主人之间的爱,强行让第二个女人,又作又坏。

男二号无条件地包容和保护女主。然而,男二女二的深情又恰恰是男一女一的绊脚石。

这是糊弄,是编剧的无能和懒惰。

《大约在冬季》:这一届的观众,没那么好糊弄

老故事,一定很糟糕?《七月与安生》源于安妮·宝贝2000年写的短篇小说,全文17000字。

可以说,原著中的故事和好朋友爱上同一个男人很俗,最后呢,这部影片不是照样成功了吗。

导演曾国祥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做了影视处理,使得故事中两个女孩的共生关系具有戏剧性的张力。,不允许狗血情节占据整部电影,从而提升了高度与深度。

《大约在冬季》:这一届的观众,没那么好糊弄

《大约在冬季》糟透了?事实上,并不完全是这样。

看这部电影最不舒服的是,它创造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故事,讲述一个跨越30年的爱情遗憾,但整个故事支离破碎,而且头重脚轻。

在整个故事中,男女主由于误解、误解和误解没能在一起,直到电影谢幕,我的脑海里只有——无趣。

是因为这个故事太简单了吗?观众不一定喜欢多复杂的故事。

为什么每年总是有这么多爱情电影相继上映?主要原因是与其它类型相比,爱情电影投资成本低,不需要特效。从启动到后期制作,都非常短暂和快速,而爱情电影的市场非常大。

几千万的成本可以轻松赚取数亿的票房。投入产出比太高,不需要太多努力,还有谁愿意花费时间写好剧本?

刚才我去看了《大约在冬季》的票房,还没有超过1亿元。

《大约在冬季》:这一届的观众,没那么好糊弄

这一届的观众,真的没那么好糊弄。

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