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金錢缺乏正確的認識,更容易在錢上面犯錯誤、迷失方向

孩子是每個家庭中的掌上明珠,不論是父母還是爺爺奶奶都希望孩子能夠過得衣食無憂,孩子的生活越來越富裕了,可父母對於孩子金錢觀的培養意識卻在減弱,往往在“缺錢”或“撒錢”的極端教育下所培養出的孩子,不僅對金錢缺乏正確的認識,更容易在錢上面犯錯誤、迷失方向。

實際上,一個人的金錢觀,關乎其一生的幸福,教育孩子擁有一個正確的金錢觀,更是必不可缺的一課。金錢固然重要,但我們是金錢的使用者而不是被奴役者,因此為了孩子能夠正確認識金錢,從容地駕馭財富而不被財富迷惑雙眼,金錢觀教育就要從現在開始。

孩子對金錢缺乏正確的認識,更容易在錢上面犯錯誤、迷失方向

孩子對金錢缺乏正確的認識,更容易在錢上面犯錯誤、迷失方向

前幾天的新聞裡有一個頭條讓人出乎意料,那就是“青少年鉅額打賞網絡主播”點進去觀摩一番,講的竟然是一個七歲的小朋友為了讓某平臺主播陪他玩幾局遊戲私自動用家長銀行賬號上的錢進行鉅額打賞。

有一個點贊最多的評論說:“盯著這則新聞發呆數秒,他讓讀者想起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起初讓我最為憤怒的是直播平臺的監管不力,但是當看到直播平臺已經積極的採取措施追回錢款並且禁止了孩子打賞之後,轉念一想,誠然直播平臺犯下了監管不利的錯誤,但是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監護人,不應該是最先應該反思的嗎?“

孩子對金錢缺乏正確的認識,更容易在錢上面犯錯誤、迷失方向

其實這類直播事件在國內已經屢見不鮮了,重慶一名12歲小姑娘偷用媽媽的手機,花1.38萬重金去打賞主播;河北郭女士發現銀行賬戶上11萬餘元流向某直播平臺,正是未成年兒子所為;從幾年前一群青少年為了能夠在“黑網吧”通宵玩遊戲體驗所謂的“友情和快感”從家裡偷錢偷物變賣到如今一些少年在手機直播平臺、遊戲平臺為了獲得虛擬物品充值動輒投入幾萬十幾萬,這一樁樁、一例例的案件,無一不說明著一部分青少年對於金錢概念的缺失。

孩子對金錢缺乏正確的認識,更容易在錢上面犯錯誤、迷失方向

然而與其去批判這些孩子,還不如思考到底是什麼讓他們已站在人生的起點卻沒有具備應對人生的正確金錢價值觀?這一切的悲劇都離不開家庭教育的影響,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發展。自小的時候,所有東西只要孩子喜歡家長就一味的滿足,而不考慮家庭的承受能力,久而久之父母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薰陶”就逐漸的扭曲了孩子對金錢的價值觀,讓孩子對真實的生活沒有足夠的認識,更沒有正確的金錢觀的培養。

孩子對金錢缺乏正確的認識,更容易在錢上面犯錯誤、迷失方向

而金錢觀直接聯繫到了一個孩子一生的價值觀,比如底線的選擇。看著事後這些孩子痛哭的表現,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的內心有過後悔,也相信這他們在做錯事之前有過掙扎和躊躇,但沒人告訴他們這件事情對不對,於是他們自我安慰,開始不斷降低底線,從而做出了令家庭令社會為之煩擾的事情。

孩子對金錢缺乏正確的認識,更容易在錢上面犯錯誤、迷失方向

孩子對金錢缺乏正確的認識,更容易在錢上面犯錯誤、迷失方向

金錢固然重要,但我們每一位家長從小不止需要告訴孩子金錢能幹些什麼,更要告訴孩子不能幹什麼,這就是所謂的底線。誠然每個人都想一夜暴富,但不同的是我們為了金錢所做的選擇。正如《西虹市首富》中王多魚作為一個窮酸的守門員,錙銖必較那打車的六十塊錢車費,卻不會為了二十萬元去踢假球;夏竹作為一個會計,儘管再討厭她的老闆王多魚,卻始終不會漏掉老闆的任何一筆帳目,甚至會理智的給他理財建議。

這就是底線,一個人為了金錢所不能放棄的存在。

然而在“缺錢“教育下成長出來的孩子總是會對底線有著錯誤的認知,於是在高校中無數學生落下了”校園貸“的陷阱,僅僅是為了那幾千塊錢或者幾萬元的奢侈品、化妝品、手機等產品,只是為了追求那些高檔的物質享受,而鋌而走險。

孩子對金錢缺乏正確的認識,更容易在錢上面犯錯誤、迷失方向

有人說金錢就像是一個魔鬼,一切錯誤的根源都在於金錢的有活力,它吸引誘惑著孩子,用一些淺顯的“好處”侵蝕孩子的內心。但實際上金錢只是一個工具,它也可以治病救人,幫扶弱小。一切的一切都在於我們怎麼看待金錢,金錢並不庸俗,庸俗的是人心。而正確的金錢教育不是讓孩子變成一個“守財奴“而是讓他正確的發揮金錢的作用,給他健康的價值觀指導,讓他對金錢有著正確的認識以及規劃。

正確的金錢觀雖然不像是沙漠中口渴的人杯中的水,但他毫無疑問是生命的“維生素”,他維持了正常人生準確的運轉和開展,他不能保證能讓孩子過的多麼富裕,但正常的金錢觀可以讓孩子以後過上問心無愧的生活。古人以“小贏於智,大贏於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等話語來說明正確的觀念於對社會及個人的重要作用,對於孩子來說,正確的金錢觀的養成應該是當務之急。

孩子對金錢缺乏正確的認識,更容易在錢上面犯錯誤、迷失方向

正如教育家卡爾.威特說:

“理財能力是孩子將來在生活和事業上必須具有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這種能力的培養應該從少兒階段就開始進行,做得愈早,效果愈佳。”

我們不能陪伴孩子一世,孩子也終究會長大,他們終究會面對”金錢“引發的一系列的難題與考驗,因此我們能做的是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

孩子對金錢缺乏正確的認識,更容易在錢上面犯錯誤、迷失方向

孩子對金錢缺乏正確的認識,更容易在錢上面犯錯誤、迷失方向

可總有人說,孩子們面對這個物質至上的世界,難免會被不正確的價值觀所紛擾,尤其是在剛剛接觸社會的時候,不論是在學校亦或是朋友之間,因為虛榮心、攀比心等種種心理作祟,很容易通過錯誤的方式去獲得內心的滿足。我們父母總不可能讓孩子一輩子待在家裡不接觸社會吧。當然不是,即使孩子們再容易受到思想上的“迫害”,然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作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都決定著孩子們的一生。

正如盧梭所言:

“金錢應當是保持自由、實現價值的一種工具,而不是使自己成為金錢的奴隸。”

孩子對金錢缺乏正確的認識,更容易在錢上面犯錯誤、迷失方向

一個正確的金錢概念不僅對於孩子而言是正確金錢觀的基礎,對於家長而言更是生活的根基。正如《西虹市首富》中,王多餘繼承了遺產一躍從窮小子成為了首富,當有了錢之後的他面對用錢救人亦或是留著錢揮霍的時候,毅然含著淚選擇了救人。他在金錢、愛情以及人性之間做了正確的選擇,而當他選擇救人的那一刻,他也不再為金錢所操控,而成為了金錢真正的主認。其實當你不再為了錢而活著,人生就已經成為了自由而富有的代名詞。

孩子對金錢缺乏正確的認識,更容易在錢上面犯錯誤、迷失方向

所謂有錢更不是金錢的多少,而是如何支配這些錢。而這時便需要我們父母幫從小教導孩子一起合理的分配金錢,恰如當孩子的零用錢遠少於想要購買的心儀物品時,可以讓孩子按照自己想要的物品的程度進行排序,並且教會孩子學會如何選擇,讓他們從最開始就能夠明白並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全部都可以得到,而是需要時間也需要取捨讓步的,這樣逐漸孩子就會學習到如何利用金錢,如何取捨,如何分配。避免孩子在以後成長過程中對自己的能力沒有清晰的認知。

當孩子通過勞動有了自己的儲蓄之後,讓孩子學會運用金錢,然後讓孩子按照之前的分析來購買物品。這才是真正的金錢教育,讓孩子們從小明白如何獲得以及對待擁有金錢,知曉錢的來源,珍惜每一分錢,然後才能讓孩子懂得如何正確的花錢,正確的支配財富,將錢花道合適的、值得的地方,而不是肆意而為。

孩子對金錢缺乏正確的認識,更容易在錢上面犯錯誤、迷失方向

其次就是從小告訴孩子生命的底線,正如在《處世懸鏡》當中有過這樣一句話,“人心叵測,私慾惑爾,去私則仁生。”意思便是人心叵測,我們常常會為了一些利益、慾望迷失了自己,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拋下這些個人私心的話,那麼每個人都會有一顆仁愛之心了。何為仁愛之心,實際上就是尊重生命,心存善念。而這也是我們作為一個人的底線,維持一顆善良的心,從小教育孩子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要為了金錢出賣自己的底線,更不要為了金錢出賣自己的良知。正確的金錢觀不僅僅是讓孩子善用金錢,更是讓孩子從小養成足夠的善心以及正直之心,為孩子的成長之路保駕護航。

孩子對金錢缺乏正確的認識,更容易在錢上面犯錯誤、迷失方向

每一個孩子的羽翼都在不斷成長豐滿,終將有一天他將離開我們獨自飛往充滿風吹雨打的天空中。而在這之前我們需要教導他的是獨立能力,而獨立不僅僅體現在生活技能上,更體現在經濟上的財務獨立。

而這裡所說的財務獨立不是金錢的自由而是人的自由,真正聰明獨立的人,永遠不是那些整天圍著金錢轉的人,他們不會把金錢作為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而是會合理使用金錢,真正做到不為金錢所累。

孩子對金錢缺乏正確的認識,更容易在錢上面犯錯誤、迷失方向

因此我們所說的財務獨立更多的是對於金錢上的選擇獨立,在面對金錢的誘惑的時候,他可以從容地將目光從財富上移開,關注身邊人的情況,從而去傳輸自己的善良以及幫助,獲得財富上的自由。而當孩子能夠做到面對財富的正確選擇的時候,他也成長為了一個獨立而強大的個體,那我們作為家長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

孩子對金錢缺乏正確的認識,更容易在錢上面犯錯誤、迷失方向

孩子就像是一汪清泉,他純潔而且乾淨,本身是沒有汙染的,本來當一滴墨水滴入清泉時,他可以自我淨化或者進行汙染治理,但是當我們對著這一汪“清泉”源源不斷的潑墨,清水也力所不能及,甚至會影響下游的湖水水質,而這汙水則慢慢進入河流、匯入大海。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對孩子的言傳身教,都是對青少年金錢觀觀養成的一顆顆鋪路石,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

結語:孩子的教育要從小抓起,孩子的思想教育更應該贏在起跑線上,給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讓孩子熱血前衝的同時葆有對事物價值的正確選擇,是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應該為之努力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