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家長從和孩子講道理,因為講不通啊!不過你可以這樣做

01 只是講道理,你贏得不了孩子的心

一個媽媽抱怨說,“為什麼我苦口婆心說了這麼多道理,我兒子也好像聽懂了,但還是會一再犯同樣的問題呢?”

這是多少媽媽的心聲,道理說了一籮筐,最後得到的只有深深的挫敗感。

就像大教育家盧梭說的:“跟孩子講道理,是最無效的教育。”你講贏了道理,卻贏得不了孩子的心。

當孩子憤怒、難過的時候,他需要的不是你喋喋不休的說教,而是你的一個擁抱。需要你理解他的情緒,憤怒他的憤怒,悲傷他的悲傷。

在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中,霍思燕的教育方式收穫了無數的點贊。

聰明的家長從和孩子講道理,因為講不通啊!不過你可以這樣做

兒子嗯哼不小心踩到玩具,扎傷了腳,瞬間爆發,大哭起來,甚至生氣地一把扔掉玩具。

霍思燕第一時間衝過去抱住了嗯哼,對他說:“我知道好疼。”

當孩子情緒稍微穩定了些,她用關心的口吻說:“太疼了,我去看看那個東西,我給你看看是什麼。”

接下來,她才告訴嗯哼,不能因為生氣就亂扔玩具,因為這樣會不小心再次踩到,又傷到自己的腳,也會傷到媽媽。

霍思燕甚至還去踩了一下那個玩具,對嗯哼說:“太疼了,完全能體會到你剛才那麼疼。”

聰明的家長從和孩子講道理,因為講不通啊!不過你可以這樣做

試想一下,如果霍思燕在兒子大哭的時候,不停地給他講道理,告訴他亂扔玩具是不對的,孩子能聽得進去嗎?

霍思燕沒有這麼做,而是先給了孩子一個擁抱,然後自己又去踩了一下玩具,讓孩子知道她真的瞭解他的感受。

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教育的目的才能達到。

02 孩子3歲前,講道理根本沒有用

其實,給孩子講道理沒有用,是有科學依據的。

腦科學研究表明,孩子3歲前,左腦發育不完善,你說的他理解不了,自然也做不到。所以,你給他講道理根本沒有用!

我們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左腦負責邏輯思維,掌管秩序和行為;右腦負責形象思維,用來接收和解讀情緒。

而3歲之前,孩子的左腦發育還不完善,沒有能力完全控制自己的行為。

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小孩子因為一點小事哭鬧、發脾氣,甚至是無理取鬧。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左腦發育不完善導致的。

聰明的家長從和孩子講道理,因為講不通啊!不過你可以這樣做

你沒辦法給3歲以下的孩子講道理,因為人家還是一個寶寶,認知能力沒有那麼強,根本理解不了。

所以,3歲以前的孩子各種腦洞大開的行為,比如把玩具弄得滿地都是,把紙巾撕成一條條的,把蘋果放進鞋裡等等,都可以理解了。

也許你就要問了,我家孩子都5歲了,為什麼講道理他也不聽,甚至還跟大人對著來呢?

其實,那是孩子的自我意識在作祟。你給他灌輸的道理,讓他感覺到你想控制和左右他,激起了他的反抗心理。

而且,你越是跟孩子講道理,越容易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久而久之,親子關係變得糟糕,孩子跟你越走越遠,你的道理他自然更不願意聽了。

03 聰明的父母,從來不只會跟孩子講道理

那麼,除了給孩子講道理,我們還有什麼辦法可以和孩子好好溝通,達到教育的目的呢?

1. 共情,讓孩子感覺到你在意他的感受

既然孩子是感受大過邏輯的,那麼和孩子說話我們就更要關注到感受的層面,跟孩子共情。用你的行為來引導她,而不是語言。

有一次跟表姐一起帶著小外甥逛街,小外甥特別想吃冰淇淋,但天氣涼了,吃了會肚子疼,表姐不肯給他買。小傢伙一下子就生氣了,哭鬧起來。表姐沒有跟他講道理,但很快讓小傢伙平靜了下來。表姐是怎麼做的呢?她先蹲了下來,摸摸小外甥的頭,把他抱在懷裡,對他說,我知道你很想吃,但我不給你買,你很生氣對不對?

小外甥不滿地點了點頭。

表姐接著說,其實我也特別愛吃冰淇淋,所以我知道那是什麼感受。但是呢,吃了冰淇淋你會拉肚子。你拉肚子的話,身體會特別的難受,這樣媽媽也就會很難受。

小外甥有點鬆動。表姐說,如果你還是很難過的話,我們能不能一起想一個別的辦法呢?

小外甥想了一下,回答說:“那我能吃一個小蛋糕嗎?這樣不會拉肚子,對嗎?”

如果你跟孩子講很多不能吃冰淇淋的道理,他還是不會接受。但是你認同了他的情感,再和他一起想解決辦法的時候,他自己就會找到更好的方案。

跟孩子共情,讓孩子感覺到你走進了他的心裡,你的引導才能起效。

2. 講道理,不如“演道理”

堅持和孩子一起看繪本的媽媽會發現,孩子其實對繪本里的好習慣接受度很高。

那麼,在生活裡,其實我們也可以用誇張一點的方式,通過“演道理”來教孩子,這往往比“講道理”效果要好的多。

就像霍思燕去踩一下嗯哼丟掉的玩具,然後說好疼,其實就是在用演的方式,告訴孩子不能把玩具亂扔,免得再次受傷。

這個方法在孩子理解能力有限的時候,會很有用。比如你要孩子為什麼不能爬高高,就可以:

用盡量誇張的語氣說“寶寶爬這麼高好危險哦”,帶上“噗通”“哎呦”“砰”這種音效詞,配合假裝摔倒的動作和很疼的表情。

3. 說得多,不如做得好

很多時候,孩子都是在模仿家長的言行。父母以身作則、親身示範,是讓孩子懂事最好的方式。

家長說再多,也不如自己做得好,你不用講道理,孩子自然就能明白道理。

想要孩子專心吃飯,你自己就要放下手機,專心享受食物;

想要孩子乖乖寫作業,你自己就要拿起書本享受閱讀的過程;

想要孩子學會收拾,你就要跟他一起享受整理的過程;

想要孩子熱愛運動鍛鍊身體,你自己要先動起來。

美國詩人惠特曼在一首小詩裡寫道:“有一個孩子天天向前走去,他看到某一個東西,他就變成了那個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

讓孩子看見,理解,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家長以身作則,這比講多少道理都有用。

------------------------

北大、哈佛雙料學霸,曾擔任好未來集團順順留學CEO,更是位勤奮鑽研的超級奶爸。為給寶寶更好的早教啟蒙,尋訪美國和中國知名兒醫專家、育兒專家,心理學家,創辦樂智龍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