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縱橫」雲岡區委書記蘇智:改革創新激發活力 經濟發展行穩致遠

「經濟縱橫」雲岡區委書記蘇智:改革創新激發活力 經濟發展行穩致遠

改革創新激發活力 經濟發展行穩致遠

□ 蘇 智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全省在“兩轉”基礎上拓展新局面的攻堅之年,更是雲岡區“勇當排頭兵、創造新業績”的開局之年。我們堅持以“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牽引全年工作開局,深刻領會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時代內涵,深刻領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大政方針,深刻領會省委全會和市委全會重大部署,始終以思想大解放推動事業大發展、以開放包容激發幹事創業熱情、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認真寫好“三篇大文章”,在思想上加壓、在制度上創新、在服務上盡力,持續打好優化、拓展、提質“組合拳”,“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全區各項事業呈現出轉型有方向、奮進有目標、創新有動力的新氣象。1-6月份,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81.75 億元,增速 8.7%;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 62.05 億元,增速 5.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 111.94 億元,增速 11.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 6.55 億元,增速 26.7%;固定資產投資完成 22.33 億元,增速 10.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 65.34億元,增速 7.6%,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位於大同市第一方陣。

寫好“黨建保障”大文章,全面促進經濟發展。區委堅定扛起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做深做細做實“兩個維護”,持續鞏固和維護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綜合考量區劃後全區的資源稟賦和疊加優勢,在區委一屆二次全會上確立了“1361”發展思路(堅持黨的建設這條主線,堅守安全生產、信訪維穩和生態環保三條底線,全面建設現代工業示範區、都市農業示範區、旅遊產業示範區、商貿服務示範區、城鄉融合示範區、平安建設示範區,全力打造現代化城市西部副中心),全區上下以出發就是衝刺的拼搏姿態,以能源革命大突破、工業大振興、鄉村大振興、文旅大振興、商貿服務大提質、城市建設大提速、大改革大開放、生態環境大治理、民生福祉大提升、平安雲岡大創建“十大工程”吹響全年奮進號角,為轉型跨越發展奠定了紮實基礎。

全面加強“三基建設”。有效搭建起“三大平臺”,“支部大院”實現了除採煤沉陷區搬遷村之外的全覆蓋;高標準建成6個黨群服務中心;全力打造“黨校”、造就黨員幹部“搖籃”、培養新型農民“大學”,全市第一個基層黨組織書記教育培訓基地掛牌並投入使用。圓滿完成了機構改革,調整配備幹部159人,人員轉隸267人,確保了設置再合理、職能再加強、服務再升級。深入開展“萬名幹部入企進村服務活動”,組成61個進村組和34個入企組,開展政策宣講127場,召開問題協調座談會100場。入企摸排三大類73條問題,已辦結28條;進村摸排問題171條,已解決142條,其餘問題已協調省市相關部門答覆解決。高位推動項目建設。區委提出持續強化經濟運行組織調度、謀劃項目實施、引導培育和入企服務“四個持續”的要求,成立了項目落地領導組、能源革命領導組、對外開放領導組,形成了大招商、招大商的良好氛圍。全面提升“一站式”功能,實現16個部門121項事項全部入駐辦理,打通了項目服務的“最後一公里”。5月12日,成功舉辦了2019年深化轉型項目建設年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吾悅廣場商業綜合體、雙語學校等22個具有引領性、涉及一二三產的項目集中開工建設。

寫好“老樹新枝”大文章,加快提升傳統產業。傳統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石,雲岡區積極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消費升級趨勢,堅持以最大創新激發活力動力,加大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力度,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圍繞建設全省能源革命主戰場,堅持走煤炭行業“減”“優”“綠”之路,推動煤炭清潔化利用,大力推進燃料煤向原料煤轉變;佈局風力、光伏發電新能源產業,積極改變能源輸出結構。推進投資1300萬元的同煤塔山煤礦8222智能開採升級改造項目,新上機器人撿矸巡查設備;同煤塔山、同忻和中煤塔山核增先進產能2850萬噸,大幅提升先進產能佔比。與同煤集團合作共建60萬噸烯烴項目開工建設。引進了投資3000萬元的PDC系列鑽頭技改項目,投資2000萬元的工礦設備精密鑄件項目,投資1500萬元的煤礦井巷支護材料生產線項目,投資3200萬元的井下環保設備加工及自動化控制項目。圍繞建設區域性經濟貿易中心,堅持改造和培育並舉,以智能、綠色、安全為方向,推進商業載體、經營業態、服務環境整體轉型,做強做大商貿載體。推動新平旺步行街、棚戶區嚴管街核心商圈的“二次開發”,持續培育熱點消費;更好地激發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吾悅廣場商業綜合體項目已開工建設,華聯集貿市場項目已完成前期選址。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基地,按照全省“一圈三片”佈局,口泉鄉重點打造奶牛產業聚集區,發展農產品加工、畜牧業、特色瓜果經濟林、中藥材種植等;西韓嶺鄉重點打造休閒觀光聚集區,發展觀光采摘、農業公園、草牧業等產業;平旺鄉重點打造市場農業聚集區,建設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特色村鎮、農產品物流園區、農產品集貿市場等。

寫好“插柳成蔭”大文章,積極培育新興產業。新興產業是助推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雲岡區持續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步伐,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全力推動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申報取得實質性進展,可行性研究報告已報省政府審批。大力發展煤機產業,扶持隆達、富達昌、卓立機化等企業做大做強,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產生聚集效應。推進浙江日昌升集團骨料生產、中信重工智能機器人制造等大項目。投資1.1億元大慈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科技電器生產項目達產達效,添補全市輕工業空白。引進了協鑫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白洞分散式風電項目、鴉兒崖鄉風電項目和皇莊分散式風電項目。落地70萬千瓦光伏“領跑者”基地項目,佔到了全市風電項目的46.7%。總投資1.54億元的大同市富喬垃圾發電廠二期項目已完成前期土建工作。深度融入大同建設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先行區,廣泛宣介雲岡古鎮、石窟寺、西巖寺、高山鎮登高節等文旅景點和活動,認真策劃旅遊線路和項目,有效提升雲岡旅遊知名度,成功舉辦了雲岡區第一屆民俗大展演。大力引進“互聯網+”新業態,積極發展總部經濟、分享經濟、數字經濟、創意經濟,深圳百辰集團有限公司投資500萬的智能信息化建設項目已落戶雲岡區。推進魏都水世界建設,“北魏雲航”直升機觀光等旅遊觀光項目,魏都水世界三期項目已開工建設。全面促進楊家窯村集觀光、休閒為一體的康養產業融合發展。立足“雲岡大景區”建設,打造集“休閒、採摘、觀光、旅遊”為一體的特色“雲岡小鎮”項目。

實踐充分證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我們將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以更加昂揚奮進的姿態,更加苦幹實幹的作風,更加務實有效的措施,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延伸,為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我們將堅守推進改革發展大局的使命,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推動質量變革、效益變革、動力變革,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快“六區一中心”建設,推動全區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作者系中共大同市雲岡區委書記)


(原載於2019年第11期《前進》雜誌)

「經濟縱橫」雲岡區委書記蘇智:改革創新激發活力 經濟發展行穩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