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建安文學獎評論獎,四川評論家胡亮:望為四川文學批評做貢獻

歷時一年,經過評委推薦,論壇研討和初審、終審,建安文學雙年獎(2018—2019)於近日正式揭曉。四川遂寧籍評論家胡亮憑藉《窺豹錄》獲得評論獎,深圳詩人朱濤、北京詩人臧棣分別憑藉《落花紀念碑》和《沸騰協會》獲得詩歌獎。

获建安文学奖评论奖,四川评论家胡亮:望为四川文学批评做贡献

胡亮

“我也是今天才得知自己獲獎的信息。能夠和朱濤、臧棣一起獲獎,是我的榮幸,當然也很激動。”今天(11月18日),紅星新聞記者採訪到胡亮,他表示,建安文學獎雙年獎在業內是一個很受尊重、頗為嚴肅的獎項。評委會成員溫連明、見君、羅振亞、楊慶祥、李浩等人也是在文學界具有影響力的人物,“從前兩屆來看,雷平陽、李浩等都是先獲得了魯迅文學獎後,才獲得了建安文學獎。所以我感到很榮幸。”

《窺豹錄》與它的99位詩人

詩歌評論集《窺豹錄》論及了99位詩人,起於周夢蝶,訖於鄭小瓊,組成胡亮心目中的當代詩矩陣。副標題:“當代詩的九十九張面孔”是從卡林內斯庫(Matei Calinescu)的名著——《現代性的五張面孔》而來,胡亮認為,“這算是扯虎皮做大旗。”

對於《窺豹錄》獲獎,胡亮認為自己的優勢在於強化了“感性批評”,並注重建立只屬於自己的“批評文體學”。“問題意識很重要,文體意識也很重要。當代批評家,很少兩者兼顧。”

获建安文学奖评论奖,四川评论家胡亮:望为四川文学批评做贡献

胡亮《窺豹錄》

他告訴紅星新聞,《窺豹錄》主要在感性批評和詞條式批評兩個方面,強化了批評文體學自覺。“感性批評是作家之文也。理性批評者,學者之文也。試看今日批評界,千人一面,皆學者之文也。所以我在探索一種更具趣味性的評論方式。”對於詞條式批評,則是每篇只有一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只有一兩千字。所有閃轉騰挪,均不得超過這個文字的框架。“綜合者,宏觀之論也。分析者,微觀之論也。兩者,卻不可偏廢。尤其是詞條式批評,更要自相矛盾地實現小角度破門。”

“希望為四川文學批評做一份貢獻”

談及目前中國的文學批評,對標國內外的水準,胡亮直言,“文學批評,最近一百年,都是英美的天下。中國文學批評,往往只是西方理論在中國的應用性研究。中國文學批評要趕上或超越英美,還得回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路子上來。”

就四川的文學體裁而言,胡亮認為四川是文學大省,小說、詩歌都很強,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但四川的文學評論,除了鐘鳴等人潛龍在淵,很少形成全國性的影響力。“近來我聽說,有關各方要建立川派批評,可望逐步提升四川文學評論的集團優勢。”他告訴紅星新聞,他也希望為四川的文學批評做一份貢獻。

紅星新聞記者 曾琦 任宏偉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