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美誠發球威脅極大,朱雨玲告負技術分析報告之一,如何接發球

2019乒乓球奧地利公開賽女單決賽,國乒朱雨玲負於日本伊藤美誠,屈居亞軍。

伊藤美誠發球威脅極大,朱雨玲告負技術分析報告之一,如何接發球

朱雨玲1:4負於伊藤美誠,雖贏一局,但整場比賽一直處於被動狀態,無法找到贏得比賽的方式方法。

本文僅從技戰術角度,略分析朱雨玲輸球的原因及應對方式。

朱雨玲接伊藤美誠發球,已成輸球的第一原因。

伊藤美誠發球威脅極大,朱雨玲告負技術分析報告之一,如何接發球

上圖為朱雨玲對陣伊藤美誠的比賽戰例。

伊藤美誠反手位,正手發側下轉,落點在朱雨玲正手位短,朱雨玲搓球下網。

此戰例,伊藤美誠逆旋轉發球,旋轉較強,出手瞬間手向前切,小動作旋轉強。朱雨玲已看出是下轉,但想不到旋轉那麼強,搓球直接下網。

伊藤美誠發球威脅極大,朱雨玲告負技術分析報告之一,如何接發球

上圖為伊藤美誠側上轉發球。

伊藤美誠發球動作小,側上轉與側下轉非常不好判斷。朱雨玲接正手位短,判斷為側下轉,搓球直接冒高出界。

伊藤美誠發球威脅極大,朱雨玲告負技術分析報告之一,如何接發球

上圖為伊藤美誠側下轉發球。

伊藤美誠中間位發正手逆旋轉側下轉,朱雨玲判斷為不轉或側上轉,正手挑打下網。

伊藤美誠發球威脅極大,朱雨玲告負技術分析報告之一,如何接發球

上圖為伊藤美誠側上轉發球。

伊藤美誠中間偏正手位,發正手逆旋轉側上轉,落點在朱雨玲正手位短。朱雨玲判斷為側下轉,搓球過高,落點中間,伊藤美誠反手直接彈擊。

伊藤美誠發球威脅極大,朱雨玲告負技術分析報告之一,如何接發球

以上戰例,可以看到伊藤美誠的發球變化。

伊藤美誠發球位置,反手位,中間偏正手位,兩個位置。發球落點為正手位短,反手位短,反手位長。正手偷襲長球,在國際大賽中使用較少。

發球旋轉側下轉,側上轉。兩種旋轉混合使用,動作小,不易判斷。

伊藤美誠發球威脅極大,朱雨玲告負技術分析報告之一,如何接發球

伊藤美誠的發球,在瑞典公開賽中已逐漸顯示威力。當時王曼昱,孫穎莎,陳夢,三人都接不好伊藤美誠的發球。王曼昱接的稍微好一點,孫穎莎陳夢接的非常困難。

德國公開賽中,孫穎莎再次面對伊藤美誠,直接上手進攻,接的較為順暢。

此次朱雨玲對陣伊藤美誠,同樣對旋轉判斷不準,在正手位短,吃發球嚴重。直接吃發球一局內吃四個,接住接不好,被直接進攻,非常被動。

伊藤美誠發球威脅極大,朱雨玲告負技術分析報告之一,如何接發球

伊藤美誠發球,身體遮擋較多,遮擋在乒乓球規則中,只規定了手臂遮擋,未明確規定身體遮擋,所以裁判並不判罰伊藤遮擋問題,判罰主要在於發球拋球的高度,拋球的方向。

接伊藤的發球,正手位短,觸球晚一些較好。以孫穎莎的接球方式,正手慢拉加轉弧圈,落點在伊藤美誠反手位,落點越長越好,逼迫伊藤美誠反手擋。只要旋轉較強,弧線稍低,伊藤美誠無法直接發力彈擊。

伊藤美誠發球威脅極大,朱雨玲告負技術分析報告之一,如何接發球

接伊藤的落點為反手短,劈長至伊藤美誠的正手位,落點長一些,逼迫伊藤拉加轉,降低伊藤的進攻速度為好。伊藤正手硬拍為主,面對強下旋,硬拍命中率不會很高。一旦正手加轉拉起,速度降下來,朱雨玲即會佔上風。

國乒多人接伊藤發球困難,朱雨玲此次失利,接發球是輸球的第一因素。

國乒教練曾多次講過,面對旋轉判斷不清的發球,戰術上,唯一的好辦法就是劈長,慢一點觸球,儘量劈長,越長伊藤美誠不容易發力彈擊。

如何解決伊藤美誠的發球,已成為國乒多位主力需要認真探討研究的大問題。

伊藤美誠發球威脅極大,朱雨玲告負技術分析報告之一,如何接發球

瑞典公開賽,陳夢接伊藤美誠發球,正反手直接發力從伊藤美誠正手位突破。孫穎莎接,也是直接拉起後連續進攻,朱雨玲此次接發球,搓擺用的過多,也是因為旋轉判斷不清,還需在接發球方面努力練習。

朱雨玲負於伊藤美誠,後續將從反手技術,正手技術等方面分析。水平有限,敬請指正。

伊藤美誠已成為國乒頭號勁敵,未來多年,將會與國乒眾將持續抗衡,需要認真分析研究,為下一場的勝利,做好充分的準備。

相關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