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4歲7個月了,感覺好難教急死人,每次都控制不住發脾氣,求大招?

君華892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有問題,問題在父母。

看到這個問題,我不禁感覺現在中國的家長太心急了,看到明星帶孩子上節目孩子滿口英語,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也得在六歲之前會讀英語書,看到別人家孩子三歲口算一百以內加減法,自己的孩子十以內加法都算不明白就上火了,要捫心自問,你自己小的時候都會些什麼?

首先要承認,孩子和孩子之間存在差異。

有的孩子在算數上面不敏感,但是空間立體感覺很好,但是你小的時候沒有讓他表達自己才能的機會,又有的孩子表面木訥,但運動神經發達,比如我們熟知的大魔王張怡寧,在她進入國家隊之前,是被叫做弱智的,這可不是我瞎掰。成功的道路千萬條,不一定學習好就一定有好的出路。

第二要承認,家境和家境間存在差異。

低消費幼兒園和高消費幼兒園可能教的內容差不多,但是高消費幼兒園裡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環境就是要比低消費幼兒園強,無論是我們看見的黃多多 、王詩齡,還是吳鎮宇的兒子費曼,他們孩子的各鍾技能都是用錢砸出來的,這個必須輸的心服口服,但是也不要氣餒,孩子如果有特長和天賦的話,一般的培訓班也能培養出天才,但是家長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第三要承認,家長和家長之間存在差異。

有的家長循循善誘,孩子在不斷犯錯的過程中受到的不是辱罵而是鼓勵,這樣的孩子自信滿滿,對於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也要優於其他孩子,可是有的家長以成人看世界的角度去評判一個四歲的孩子,必然會帶來憂慮和不滿,我不知道題主是否是這種家長,如果是請認真審視自己的教育方法,如果一味的苛責孩子,只能將孩子變成自卑、敏感、自閉的失敗者。


老範的挑戰


真的有能讓父母氣瘋的小朋友,別說父母沒教好,我家就有一個這樣的娃,我妹妹家的孩子,兩歲多點,只要和他玩過的小孩沒有說不被他打的,他和我兒子不能見面,我兒子大他三歲,他總是搶東西,不管別人拿什麼,只要他想要直接上去搶,搶不過直接上手,手速快力度狠,有次搶我兒子東西我兒子沒給,他直接爬我兒子胸口咬住了,看清楚是咬住了,我當時離的遠還抱著我家老二,只能我兒子大哭,等我跑到他兩跟前時嘴巴還沒松,他媽直接打他臉捏他嘴才把嘴巴掰開,一圈破皮流血啊,我妹妹直接教訓他,把孩子嘴巴都打腫了,想想打多狠吧,可是那孩子就是不哭,還上手抓我妹妹頭髮,我妹妹使勁打他手就是不鬆手,那孩子每天不知道捱打挨吵多少次,可他從來不怕,比他大的小孩看見都怕他,我妹妹下手也狠,可就是管不了他,還可固執,講個例子,有次上樓梯他讓我妹妹抱,我妹妹不抱,他就鬧,我妹妹氣的上樓了,我把他手腳亂撲騰的他抱樓上了,那哭的撕心裂肺的,非讓他媽從樓下再重新把他報上來,最後我妹妹沒法了,就把他放回樓下再重新抱他上來,別的小孩在好好的玩著,他上去就把人家推到或者打幾下,我妹妹只要打他,幾乎每次都回還手打他媽,有次我妹妹打過她,她爬地上直接咬著我妹妹的小腿,好多天都是淤青的,你說說這該怎麼教育,我妹妹頭疼的很,真沒慣著他呀



小西143526363


媽媽不必太焦慮,媽媽的情緒和行為會折射給孩子讓孩子沒安全感,也焦慮,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和行為。


說說我們的經歷吧

曾經我也是個焦慮的媽媽,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我懷老二時,老大才7個月,我一直帶到生下老二,老大就給了爺爺奶奶帶,因為家裡條件非常好,爺爺奶奶也很心肝寶貝,什麼都依著孩子。

等老大來到我身邊上幼兒園時,我完全束手無策了。他是全校出了名的人物,到處跑,又哭又鬧,我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經常對孩子打罵,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時候家庭出現了很大的經濟危機,我即沒錢,負債累累,孩子也不聽話。老公也不管事。我簡直就像生活在水生火熱當中。我整天哭訴,希望老公能夠幫我,更希望孩子能夠一夜之間長大。


這時候我自己的親哥和親嫂子對我說了一段這樣的話:”你這一輩子就完了,你的孩子也完了,不用讀書了,你們逃去外地要飯吧。“


我沉淪了半年,這句話在我腦海裡迴盪了無數遍。我無力,沒錢的人也無處可去,我在家聽到一首歌,信樂團的。我開始清醒,我知道我心理有問題,我開始去讀心理學,上心靈成長課,我開始冷靜下來,我不停的去學習,我把孩子所有的不好都放下,一個四歲,一個五歲,家裡亂七八糟,我只負責做飯他們吃,告訴他們安全知識,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就可以了,所有事都隨他們自己自由生長。


我把精力放在學習自我成長,我讀到很多心理方面的書,我去網上聽心靈成長課。我要認清自我,我的能力,我的條件,我能給他們什麼,什麼我做不到。我開始整理自己的財務,羅列自己的特長,總結以前的工作經驗,重新找回興趣,找到合適的工作,有了經濟來源,心緒穩定下來後。我就重新來學習處理和孩子的關係,我總了一些和孩子相處的方法。


我的方法

  1. 爸爸媽媽要有個平穩的情緒,良好的心態。如果你的情緒和心態不好時,教育還不如不要教育,或許你只是在發洩你的情緒,而孩子卻成了你的出氣口。

  2. 看懂孩子,理解孩子的行為


    首先要理解孩子的行為,他的不當行為,別人不懂不理解,父母一定要看得懂孩子,別人會指責,爸爸媽媽不要焦慮,要思考問題本質,多聽聽孩子為什麼這樣做,表示你對他行為的理解。只有你先表示理解,他才會有和你溝通下去慾望。我兒子讀幼兒園時,很喜歡用手去打人,大家都說他是打人,我和他溝通後,其實他是很喜歡和別人玩,才會用打來叫別人和他一起玩。我理解到他的打就是我們的拉一下別人的衣服。我說我能理解,我小時候叫別人一起玩時,也經常用手拉別人,但是有一次用力拉了一個人摔跤了,頭磕破了,縫了兩針,好痛,那個人也哭得好慘,流了好多血。這時善良的孩子就說,那以後你要多照顧那個小朋友,不能用力拉他了。我當時就感動的哭了,我問他:“那你呢?你覺得找好朋友玩應該怎樣叫他?”他紅著臉說:“叫名字”

  3. 多告訴他方法,少抱怨指責


    有些家長一味的指責孩子,告訴孩子錯了,不能這樣不能那樣,不告訴孩子處理問題的方法。

  4. 教育孩子要一對一:
    <strong>你在和孩子溝通時,要一對一,不要孩子做錯了一件事,家裡一家人在這裡指責和謾罵,這樣對孩子太不公平了, 人家一張嘴,而全家人多張嘴。我以前教育孩子就是責怪老公不管,他一管就是兩個人一起指責孩子,讓孩子無話可說,後來我就拉著孩子一對一的聊天,讓他自己說,再我說。



  5. 相信孩子,多肯定他的做法:老大第一天上小學放學時就走丟了。老師叫孩子抓著另一個孩子的手不能放,到指定地點才可以放手,孩子們都很聽話,一直抓著。結果另一個家長沒出校門就接走了這個孩子,老大就跟著這個孩子走,老師交待了孩子們,沒叫放手就一定不能放手,老大就跟著走到紅綠燈,老大說幹嘛不跟老師走,你們單獨走,家長說我己經接到了我的孩子,你回去吧。
    老大就找到保安,在保安室坐著,老師和我就發瘋一樣在校外找了半小時。


    我和老師回到保安室,他坐在保安室裡吃著蘋果,老師看到就罵他一頓,好凶的說:“你還好意思吃蘋果,我們找了你半小時,都瘋了。”
    孩子這個時候哭著看著我,我抱著他說:“你做得非常好,你做得對,就是應該來找保安。”這時老師才意識到他的語言不恰當,不好意思了。
    假如孩子哭著看著我時,我也罵他,老師也罵了他,那你猜他下次會怎麼做?
    這時我肯定了他的做法,老師也覺得做得對,孩子再遇到這樣的事,就更確定了自己的做法是對的。

  6. 回觀一下我們自己的原生家庭:看一下我們的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過什麼樣的傷害,也許你也在用同樣的方式在傷害著你的孩子,你自己是受傷害的人,你最知道應該提醒父母怎麼做,你反過來提醒自己。



我經過了好幾年學習和自己成長,現在兩個孩子學習自覺,生活很獨立。很愛媽媽,有什麼事都會和我交流。育兒是個慢長的過程,欲速則不達,做爸爸媽媽一定要耐心穩住。


只有快樂的爸爸媽媽才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不要把生活上的煩惱轉嫁給孩子,做一個快樂生活的自己,孩子才可以更健康快樂!


鬧米媽媽


真·名副其實的“當媽後,你會重新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

記得之前咪蒙說過:

“過去養個孩子,學校就在家門口,孩子餵飽穿暖送去學校,你就算是好爸爸好媽媽。現在養個孩子,晚上你得陪他寫作業,寫到吐血,氣到抓狂。”

別看媽媽們在外邊一個個都是人美心善氣質佳的,拿得下客戶、做得了辣媽,活脫脫電視劇裡的大女主,可是一旦回到家輔導孩子做功課,畫風突變,秒變家庭倫理劇。

有氣到住院的

還有找大師解惑的

最後竟然還有出家的

還有一些媽媽在陪著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竟然接連拿下小學教師資格證、初中教師資格證,更厲害的還有高中教師資格證的。

在誇讚媽媽們厲害的同時,真的得說一句,“上輩子造孽,這輩子看娃寫作業。”

有人會疑惑,爸爸們都在幹嘛?

噗哈哈哈哈,就問你怕不怕?

反正我是怕了怕了。

我覺得吧,對於教孩子寫作業這件事,要深刻的明白生死看淡這個道理,如果小孩實在不懂,就先讓他不求甚解吧,說不定孩子長著長著就突然開竅了呢!

畢竟我們也是從小從那個學習的年紀過來的,現在的小孩學習壓力都很大,做家長與其老是想著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如深刻反思孩子們有真正的起跑線嗎?

就像抖音上的一句話,“這輩子有些東西,生來有就有,生來沒有,這輩子就別想了”,人生而艱難,孩子能平安順遂的過完一生就很不錯了。


阿園的生活觀


對於孩子的不懂事,處處跟你對著幹,父母親很是煩惱,不知道該怎麼辦?經常會控制不住發脾氣,對孩子大聲吼,訓斥,甚至是打罵。可是效果卻微乎其微,甚至會讓孩子的叛逆心越發的嚴重,你讓孩子做什麼,孩子偏不做。其實你可以這麼做:


第一點:如果父母親很生氣,想對孩子發脾氣,你可以選擇暫時的離開。因為你的不冷靜,就可能對孩子做出出格的事情,以致最後的打罵。等事情過了呢,父母親又可能覺得後悔,所以在想要發脾氣的時候,先離開,等冷靜之後再跟孩子耐心的溝通。

第二點:想要對孩子發脾氣,不妨先了解一下情況。比如孩子在睡覺的時候,突然大哭,媽媽怎麼哄都不行,還是繼續哭,有的媽媽脾氣一上來,就可能會大聲對孩子吼,逼迫孩子不要再哭了,要不就是扔到一邊,不管了。其實對於孩子的反常情況,家長要問問孩子為什麼哭,是不是哪裡不舒服,是不是害怕了等等,然後再去做相應的措施。

第三點:媽媽對孩子的發脾氣,可以適當對自己的行為跟孩子說道歉。要跟孩子講,媽媽為什麼要發脾氣,要讓孩子覺得媽媽是愛孩子的,再去引導孩子怎麼做才好。要拉近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不要讓孩子看到你害怕,看到你就躲著你。

總之,對孩子的教育是急不得的,媽媽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你的這種火爆的脾氣可能會在以後體現在孩子身上,所以言傳身教很重要。耐心的跟孩子溝通,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而不是以父母親的高姿態去逼迫孩子聽話。


語桐媽媽


有什麼大招,小孩子長的很快,7,8歲就不怎麼和你玩了,十幾歲就開始煩你。

你能和他愉快玩耍的日子不多了,要珍惜,多愛他,有點耐心。只要不是太出格,就接受,慢慢教,慢慢改正,這麼大適當體罰是可以的,但要讓他明白為什麼捱揍,記住別因為自己的情緒揍他,屢犯的習慣性錯誤可以懲罰。

沒什麼大不了,很快就長大了,到時候你想讓他煩你,他都不一定理你了。[捂臉]


過去今天和將來


接納!100%的接納!


現深呼吸,放鬆、放鬆....


我來問你,你教育小孩的目的是啥?

你、我還有眾多網友估計都會回答:健康成長!同時學習能名列前茅、事事都比別的孩子優秀!

其實這是我們美好的願望,世間所有的痛苦都是來自於理想跟現實相差太遠

孩子也許調皮搗蛋了、也許拖拖拉拉了....

你忍不住炸毛了!



如果問你,你愛你的孩子嗎?

100%回答“是”

“愛”孩子不僅僅是讓他吃飽、穿暖,提供一切的物質條件。這是外在的愛!

而內在的“愛”是尊重、是100%的接納!

接納,意味著不光他外表的不完美,還有性格上的瑕疵,以及你認為他不好的地方!

其實一切的情緒皆是由我們的認知決定!



如果你真的接納了孩子的一切,你的脾氣就會越來越少了!


心理學親子溝通


心急寶媽遇上調皮熊娃,真是"冤家路窄"啦!治標需治本,需要找到問題的根源才好改善。

1、為什麼你會覺得小孩越來越難管教。

孩子四歲半了,一般孩子在2-3歲的時候是比較叛逆、鬧騰的,但是不排除你家孩子叛逆期來得比較遲。另外,

兩三歲的孩子的叛逆是向內的,就是主要在家庭內部,對爸爸媽媽等日常親近的人,家就是他的全世界,他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鬧。四歲多五歲的孩子,雖然對事理有了一定的認知,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但他對外的探索欲逐漸增強了,人際關係也拓展到了除家人之外的同學、朋友以及外界事物上。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這個階段的孩子通常都喜歡刨根問底,遇到什麼都喜歡問個為什麼。所以這個階段,小孩會更加好動,好玩,好“事兒精”,這時候如果媽媽缺乏耐心,不從根源正視小孩正常的心理成長帶來的變化,就會覺得不耐煩,覺得小孩好像越來越教,其實是不應該的。

2、孩子為什麼不聽你的話?

除了小孩本身正常的心理成長因素,也可能存在特殊原因,就是有些小孩只聽某些人的話,比如爸爸稍微黑臉小孩就會變乖,媽媽喊破喉嚨小孩就是視若無睹。你平時是否對小孩太過寵溺,或者該對他嚴厲的時候你經常妥協了,還是家庭其他成員(爺爺奶奶)太溺愛,以及是否爸爸在教育小孩過程中缺席、過於溫和等,這些都可能導致你的威信在小孩那行不通,他不吃你這套了。

3、往後怎麼改善這個問題?

(1)首先,你要調整你的心態。

你總是控制不住脾氣,發火,說明你是個心急、缺乏耐心,而且脾氣比較暴的人,這本身對小孩的心理成長就不好,會造成他自卑、懦弱,長大後可能也會成為內心懦弱,外表暴戾的兩極化人格。況且,也許小孩就是階段性的好動,只是你自己耐心不足而已,根源在你自己的心態沒有調整好。

(2)不要讓“爸爸”缺席。

不知道小孩的爸爸平時怎麼教育的,如果是他平時比較不管小孩,或者管的不嚴,需要從他身上找補,在這裡“爸爸”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權威中心的符號,是你也好,是爺爺也好,是爸爸本人也好,總之家裡要有一個人能“鎮住”小孩的。

(3)不溺愛,也別粗暴面對。

平時小孩教不聽時,如果爺爺奶奶在一邊“唱白臉”,要跟他們溝通,不能溺愛孩子;同時你也不能粗暴地呵斥小孩。

(4)堅守規則,貫徹始終

跟小孩說好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他不聽,鬧騰的時候,你不能中途而廢,他哭就讓他哭會,說好的事情不能變,不然反覆這樣,小孩就吃定你了,更治不住他。

(5)全員介入,不要獨自“閉門造車”。

不知道你是不是長期一個人教育小孩,一個人帶久了,耐心確實可能沒有那麼多,也容易煩。實在教不聽的時候,還是讓家庭其他成員介入進來,也可以跟同齡媽媽多溝通交流下,學習下他們的經驗,老是一個人著急,也沒有用,小孩長此以往,你在他眼裡就是空氣了。

以上。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樂寶遊戲


關於你說的“孩子好難教“的問題,個人回答如下,僅供參考:


1、沒有教會孩子,不代表都是孩子的問題,大人是不是教育方法有問題呢?教孩子,不能按照大人的思維模式去思考,應該站在孩子那個年齡段所能理解的角度去進行,孩子才可能會聽懂。家長教育不會的,可以換種方式,或者把孩子交給專業的老師教,可能效果更好一些。


2、不知道,你說的是教孩子什麼東西,這麼困難,每個孩子都有敏感的東西,也有不敏感的事物,就是我們所說的天賦或者短板的問題,孩子可能在哪一方面不太敏感,所以接受能力可能會慢一些,屬於正常現象。


3,孩子接受困難,總學不會,孩子也是著急的,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是安慰孩子、鼓勵孩子,而不是生氣、指責和謾罵,那樣做不但更教不會孩子,還有可能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或者對學習失去興趣,那可就影響大了,甚至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懂孩子的成長髮展規律,給孩子科學的愛、專業的教育;

其次的家庭教育,是父母放手不去管教孩子,讓孩子按照她自己的節奏自然的去成長;

最差的家庭教育,是父母不懂,但是非常強勢的亂管、亂教育;


孩子只有一個童年時期,好的童年,可以療愈一生;不好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癒。

望三思而後行!


葫蘆爸爸談育兒


教孩子,不能心急,不要衝著孩子發脾氣,耐心教導,多鼓勵!

例如,他會背一首古詩,你可以給他鼓掌,誇讚他,寶貝真聰明!而不是他不會就說,你怎麼那麼笨,那麼容易的古詩你背不下來!孩子是有自尊心的,這樣容易在他的印象中留下一個印記,我很笨!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別的孩子做比較!誰誰家的孩子都會幹啥,幹啥了!在自己的心中,自己的孩子就是最棒的!

沒事陪著孩子多做做遊戲!遊戲玩輸了,如果孩子不高興,要教導他,人的生活中會有很多挫折,沒有一帆風順!

多帶孩子去旅遊,增長孩子的見識!孩子見識多了,會增加他的自信心!

最主要的不要吼孩子,那樣孩子會覺得一學習,做的不好,媽媽就會吼我,會讓他畏懼學習!

等孩子大了,你會懷念陪孩子讀書的時光!

看一下下面這封信,對你會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