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摘選《盧宇光戰地叢書系列》之一

1999年12月3日,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俄羅斯軍隊佔領了車臣第三大城市阿爾貢。

9月23日,俄羅斯總統鮑里斯·葉利欽頒佈法令,在車臣建立了新政權和首腦任命,一週後,俄羅斯軍隊開進瑙爾斯基和謝爾科夫斯基地區。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2000年新年後,俄羅斯全國都在放假,當時我在莫斯科大學讀博,在導師推薦下,在俄羅斯社會公共電視臺評論部擔任編譯工作,每月薪水相當於150美元。

1月19日,評論部主任伊戈裡.尼古拉耶維奇將我叫到奧司旦丁電視中心三樓辦公室。

尼古拉耶維奇說,俄總統北高加索顧問葉斯特任斯基辦公室主任伊戈爾.梅尼科夫想與我認識,俄羅斯第一頻道參加第二次車臣報道前線記者團中邀請我參加。

下午3點,我準時趕到位於莫斯科市紅場周邊的伊琳大街俄總統辦公廳街區。

葉斯特任斯基原來是葉利欽總統的新聞發言人,曾是俄外交部新聞司發言人。

第二車車臣戰爭爆發後,為了搞好對外宣傳,葉斯特任斯基轉任俄羅斯總統北高加索問題顧問。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俄總統北高加索顧問辦公室權力很大,所有媒體進入這一地區採訪,必須要經過這個部門審核發證和陪同等。

伊戈爾.尤里耶維奇告訴我,進入馬茲托克就享受每天50美元的戰場補貼,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當時,辦公室主任是伊戈爾.尤里耶維奇出身於國家安全總局新聞局長;辦公室副主任安德烈.切尼科夫來自總統安全警衛局處長、記者處長伊戈裡.彼得羅維奇來自總統新聞局、副處長安德烈.茹科夫來自俄內務部、副處長伊戈爾.格納申科夫來自俄國防部新聞局,還有俄國防部新聞局耶尼科娃.列娜等。

還有處長米哈伊爾.康司旦丁;馬什科夫等。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我的任務很簡單,主要擔任外國記者團中的亞州藉記者聯絡工作,同時,為俄總統北高加索問題顧問辦公室採寫對外電視中文通稿。

人生就是這樣傳奇,20多年來,這些官員成了我的至交,一直聯繫到今天。

也成為鳳凰衛視神奇般地在俄羅斯落地生根的貴人。

(辦公室主任是伊戈爾.尤里耶維奇現在是俄武器出口總公司辦公廳主任;辦公室副主任安德烈.切尼科夫現任俄安全總局濱海邊疆區總局副局長;記者處長伊戈裡.彼得羅維奇現任俄總統新聞局副局長;副處長安德烈.茹科夫現任國家近衛軍新聞局長;副處長伊戈爾.格納申科夫現任國防部新聞局長;耶尼科娃.列娜現任俄總統新聞局副局長;米哈伊爾.康司旦丁現任統一俄羅斯黨外聯局長;處長馬什科夫現任政府白宮新聞局副局長。)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週五,馬尼洛夫將軍說,部隊失去了1209名士兵,造成3970人受傷。

那是五千多。

在大量的謊言和錯誤信息之後,相信這些數字嗎?相信嗎?

《紅星報》記者阿列克謝·阿列克謝維奇寫道。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2000年3月1日,俄軍76傘兵師第104團6連90傘兵在馬克·埃夫秋欣中校副團長的指揮下,在車臣烏魯斯·克爾特附近的哈塔卜地區與武裝分子展開了不對等的戰鬥。

傘兵們阻止了2.5萬武裝分子的多路攻擊,英勇的傘兵在援兵涉後的態勢下,打死700名武裝分子。

第6連有84人喪生。

由於傘兵們的勇氣,有22名人被授予俄羅斯英雄稱號,有69名士兵和軍官被授予俄軍勇氣勳章,其中63人被追授。

這個傘兵連英勇的壯舉在俄軍內部傳播。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5月24日,我隨俄方組織外國記者團前往車臣採訪。

我們從莫斯科南部的伏努科沃機場登上飛往俄南部礦水城的雅克客機,這種飛機登艙是從機尾後部進行。

記得當時有不少俄羅斯媒體和BBC、韓國、日本等外國記者。

飛機大約飛行了2小時,降落在礦水城。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初春的北高加索仍然是冬天的景色,灰濛濛的天,民用機場上有許多穿軍裝和便衣的軍人,他們揹著二戰時期蘇聯紅軍的那種土黃色的背袋,抽著煙盯著我們。

接機的車隊浩浩蕩蕩,兩臺運兵裝甲車和一輛草綠色的救護車特別顯眼,護送的特種兵,長槍短炮,每人臉上還有護罩。

這些兵訓練有素,儘管在人來人往的機場,他們也分散開舉槍瞄準前方。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礦水城離進入車臣的第一個兵站馬茲托克有100多公里,越接近前線,越感到氣氛緊張。在公路上經常碰到長長的蒙著草綠色帆布的軍用卡瑪斯卡車,駕駛室左右綁著防彈衣,駕駛員叼著煙,當時印象最深的是還下著小雪,一輛檔風玻璃被擊碎的卡瑪斯開得特別快,在交會時,看清駕駛室內有2名士兵,滿臉白花花的,沒有玻璃的卡車前窗,兩支雨刮器在上下快速工作。

俄軍士兵真挺幽默。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76空降師104團第6連倖存的軍官德米特里·科澤米亞金中尉在馬茲托克軍醫院接受了我們聯合採訪。

2000年2月,俄軍部隊在車臣南部阿爾貢峽谷封鎖了一大批車臣激進分子團隊。

據情報,約有1500至2000武裝分子準備突圍,企圖前往維傑諾地區並進入達吉斯坦山區。

776高地是扼守通往維傑諾平原的制高點。

當時的國防部長伊戈爾·謝爾蓋耶夫宣佈車臣戰爭結束後僅幾小時,戰鬥就開始了。

2月28日,傘兵76師第104團團長謝爾蓋·梅倫捷夫上校命令第6連隊連長謝爾蓋·莫洛多夫少校佔領了776高地。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應當指出的是,第104傘兵團在戰鬥前10天剛從776的高度抵達格羅茲尼附近休整,第6連隊的連長等主官都沒有到位,104團原考慮6連作為預備隊使用。

2月28日中午,第6連隊進行了14公里的摩托化開進,再次進入776高度,連隊安排12個偵察兵作為警戒哨,在4.5公里外的伊斯塔·科德山進行埋伏。

2月29日12點30分,第6連隊擔任警戒的哨兵發現了前導的激進分子分隊,激烈的戰鬥發生在與20名激進分子對射中開始。在戰鬥中,偵察員們被迫撤退到776高地。在戰鬥的第一分鐘,指揮官謝爾蓋·莫洛多夫少校戰死。第6連緊急呼叫格羅茲尼大本營武裝直升機空中火力支援,兩個空中火力群分別從馬茲托克和格羅茲尼機場起飛,但是,傘兵們的位置從一開始就顯得毫無希望地定位,阿爾貢山區濃霧重重,能見度只有30米。

連長莫洛多夫犧牲後,營長馬克·葉夫秋欣接替了6連指揮並呼叫地面炮火支援,但是,6連的呼叫沒人答覆。

此時,在高地周邊分別有58集團軍的15個連和團級炮兵群,由於座標不清,炮彈只象徵性地給6連官兵壯膽。

最荒謬的事實是,阿爾貢的周圍地區存在著兩個團俄兵力,但是指揮系統分屬58集團軍、俄內衛部隊和車臣東方營等特種部隊,臨近高地的聯邦部隊只是渴望向垂死的第六連提供援助,但被指揮官禁止,怕丟失自己的陣地。

傘兵沒有得到任何增援,儘管周圍充滿了部隊。

距沙託伊村一百公里半徑內的58集團軍共有十萬多名軍事人員。

俄高加索軍區空降部隊司令亞歷山大·倫佐夫少將手裡既有遠程火炮,又有高精度的烏拉格龍捲風火箭炮群。

776.0的高地在同行觸手可及的範圍內,但他們沒有向武裝分子開過一次齊射。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德米特里•科澤米亞金中尉說,“黑鯊”戰鬥直升機飛到了戰鬥現場上空,向無人的山各打了火箭炮然後整齊地飛走了。

陸航司令部隨後聲稱,在這樣的濃霧天氣條件下,條例規定不可能使用武裝直升機,傘兵們只聽說“黑鯊”的製造者們在電視臺軍事節目中大吹全天候作戰的功能。

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武裝分子殺紅了眼,用火炮抵近射擊,從四個方向圍攻776高地,在2000年2月29日至3月1日之間,武裝分子在將近48小時內,對776高地發動數百次攻擊,6連的官兵打紅了槍管,又用尿澆注冷卻,普斯科夫的傘兵們,徒勞地向所有渠道進行尋求支援無果。

作為空降部隊前指指揮員,俄高加索軍區空降部隊司令亞歷山大•倫佐夫少將在48小時內,有多種方案給可幫助第6連弟兄,但少將沒有這麼做。

在48小時內,他可以將整個第76空降突擊師連同裝甲車、野戰廚房和野戰醫院一起裝進12架IL-76中;也可以命令新西伯利亞67空降旅整旅人馬空投到阿爾貢地區,如果在1945年,這些部隊都來得及突襲柏林。

在776高地附近有一個平坦的備降場,即使在最困難的天氣條件下,也非常適合降落。

在空降部隊的演習實踐中,有幾次是在極端天氣條件下,進行野外盲降,其條件指標要比北高加索地區差得多,高加索地區的3月1日已經是溫度穩定春季,備用機場距離776高處僅10公里。

倫佐夫少將事後受到各方質疑,但是他的職業軍人生涯平穩降落。

在今天的東烏戰爭中,退休的倫佐夫再次走上戰場,他在頓巴斯布兵列陣。

倫佐夫將礦工武裝佈署在城市邊界處,而不是沿著田野和河流設防,陣地靠近城鎮和大型居民區,許多俄軍事專家在恥笑他為日常炮擊創造了有利條件。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在776高地戰鬥進行了4個小時後的16時,高地兩個排在前沿接敵戰鬥,第三個排作為預備隊在3公里處的斜坡待機時,被武裝分子炮群覆蓋31人死亡(占人員總數的33%)。

3月1日凌晨3點,以多斯塔洛夫少校為首的15名空降4連的官兵打入包圍圈,第1營第1連隊的官兵在穿越Abazulgol河遭到伏擊,被迫滯留岸邊,3月3日上午,才進入6連陣地。

在776高地上,傘兵們幾乎與武裝分子近距離格鬥和近戰,雙方都使用了刺刀,偵察排的指揮官阿列克謝·沃羅比約夫中尉將車臣戰地指揮官伊德里斯用刀刺死,火炮排的指揮官維克托·羅曼諾夫上尉用地雷引爆了雙腿,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仍然架炮射擊。英勇的傘兵在高地上堅持了20個小時。

2月9日,Su-24前線轟炸機在車臣行動中首次將重達1.5噸重的引爆性空炸彈投擲到阿爾貢峽谷的武裝分子身上。

3月1日5:00,776高地失守。

亞歷山大·多斯塔洛夫營長多次受傷,但繼續組織領導戰鬥。

6:11斯塔洛夫的通訊被切斷,營長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向我開炮!

多斯塔洛夫營長犧牲後,只有一名軍官活著-德米特里·科澤米亞金中尉。

他命令中士亞歷山大·蘇波寧斯基爬到懸崖上跳下,中尉拿起機槍掩護撤退,對於攻上776高地的車臣最高戰地指揮官巴薩耶夫來說,追殺已經毫無意義了。

中士蘇波寧斯基和安德烈·波什涅夫爬到懸崖上跳下。

第二天中午,倖存者到達了俄軍駐地。

謝爾蓋·科澤米亞金中尉在掩護時受傷,他們也是僅有的6個倖存者。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為了回憶當時在馬茲托克軍醫院的採訪,我又到了莫斯科郊外謝爾霍普夫的俄羅斯國防部檔案館,查閱了對776高地的戰後追責。

第六和第四連隊的84名士兵包括13名軍官在戰鬥中喪生。

776高地的事實被掩蓋了,損失的數量也被掩蓋。當時有零星報道了2000年3月2日在烏魯斯.科特村附近發生了一場重大戰鬥,但有關其細節和聯邦軍人損失的消息卻很晚才宣佈。

2000年3月9日,《生意人報》寫道:3月1日晚間,普斯科夫空降師第104團的連隊在705.6海拔的烏魯斯•科特村附近與武裝分子戰鬥中喪生的零星信息向媒體洩漏,記者幾天都被禁止進入該地區。

軍方也被命令保持靜默。

納納季•特羅舍夫上將3月5日最終承認:“在武裝分子襲擊第6傘兵突擊隊時,聯邦軍損失了31人。”

悲劇的沉默也與即將舉行的2000年總統大選有關。

2000年8月2日,在俄空降部隊成立70週年紀念日,俄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來到普斯科夫第76空降師,為第6連樹碑時強調,如果用俄羅斯士兵的生命來彌補嚴重的錯誤估計,那是罪人。”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2005年5月2日,俄總軍事檢察院提訴原104團長、後任烏里楊諾夫斯克傘兵旅參謀長謝爾蓋.緬列季耶夫上校觸犯《刑法》第293條(疏忽大意罪)被判有罪,2000年5月30日,根據第1條第4款的規定終止了刑事訴訟。根據衛國戰爭勝利55週年《大赦法》大赦,2002年6月22日,謝爾蓋.緬列季耶夫在圖拉軍事部隊附近的一次晨跑中死於心臟病發作,被埋葬在奧寥爾地區的克羅米村。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隨後,我又多次前往普斯科夫。

俄羅斯國防部舉辦的國際軍事比賽“空降排“項目每年都在空降76師訓練場舉辦,我每年都去。

傍晚時分,夕陽西下,徘徊在英雄6連的紀念碑前,總會有新的思想和勇氣的收穫。

6連的紀念碑就高高地立在76空降師營區主入口前的廣場上。

每年3月1日早上5點,76師全體官兵都集合在廣場上,對84名英勇犧牲的傘兵進行點名。

2009年3月1日,我有幸參加,親臨現場熱血沸騰。

(未完待續)

買書關注新浪微博盧宇光、今日頭條、一點資訊、鳳凰網大風號本人帳號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續:《第二次車臣戰爭親歷:第六連與一塊軍表》摘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