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實力演員宣佈退出娛樂圈:“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前天刷微博,看到一條消息:演員李菁菁宣佈退出娛樂圈。

昔日實力演員宣佈退出娛樂圈:“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乍一聽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陌生,但只要看到她演過的那些角色,就能立刻想起她是誰。

她是《金婚》中大大咧咧的“莊嫂”;

昔日實力演員宣佈退出娛樂圈:“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是《憨媳當家》中的虎裡虎氣的張銀鳳;

昔日實力演員宣佈退出娛樂圈:“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是《寶樂嬸的煩心事》中巾幗不讓鬚眉的寶樂嬸。

昔日實力演員宣佈退出娛樂圈:“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潑辣爽朗,又樸實善良,是李菁菁留給大家最深刻的熒幕印象。

但近些年,她似乎逐漸淡出了我們的視野。

除了去年播出的《天盛長歌》外,鮮少在影視劇中看到她的身影。

退圈的原因,李菁菁自己說是“為了專心帶孩子”,但有人翻出她去年發的兩條微博,發現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她很可能是因為性格太耿直,不願同流合汙,被行業內的大佬集體封殺了。

昔日實力演員宣佈退出娛樂圈:“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昔日實力演員宣佈退出娛樂圈:“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這兩條微博說的是個什麼事情呢?

簡單總結就是:某部戲的副導演談片酬,和李菁菁商量,能不能把多談的部分返給他,比如製片方只能給80萬片酬,但副導演如果談到100萬,多出的20萬,就歸副導演所有。

李菁菁不同意,認為這是吃了原告吃被告,她可以降低酬金,幫製片方減輕一些負擔,但副導演既然已經拿到了他應得的工資,就不該再貪這筆錢。

她說,自己並非多高尚,只是依然還有底線,不願為了掙錢上戲,違背自己的良心。

因為可以沒錢,但不能沒有德行。

微博發出後,一石激起千層浪。

一個近500人的副導演群,聯合起來封殺了她,但她依然沒有妥協,表示寧願另謀出路,也不會向他們妥協。

49歲的李菁菁,從業34年,妥妥的老戲骨,不僅貢獻了許多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更讓人看到了她作為一名演員的操守。

可能有人會覺得,她真傻,影視圈早就是個大染缸,亂象橫行,何必不自量力地去對抗呢?

自己有戲演,有錢拿,讓別人也有錢拿,皆大歡喜不好嗎?

可李菁菁偏不。

因為她知道,蛋糕就那麼大一塊,製片方多給了她片酬,就意味著要在其他地方省錢,這樣,影片的製作預算就會縮水,最終影響的,是影片的質量。

每個熱愛舞臺、尊重觀眾的演員,都絕不願看到這樣的結果。

她不傻,只是太過清醒。

而清醒的人,在這個浮躁的影視圈,已經越來越少。

更多的人,在瘋狂撈金,在跪舔資本、在群魔亂舞、在渾水摸魚。

2

現在的影視圈亂到了什麼程度呢?

最飽受詬病的,就是“天價片酬”。

去年5月,崔永元發了一條微博,曝光了行業內的“陰陽合同”現象。

並直指某位明星在片場待了4天,就拿到了6000萬元的片酬。

昔日實力演員宣佈退出娛樂圈:“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這條微博無異於撕開了一道口子,之後頻頻爆出的明星天價片酬,讓吃瓜群眾咋舌。

倪妮拍《天盛長歌》,片酬9800萬;

楊穎拍《孤芳不自賞》,片酬8000萬;

鍾漢良拍《一路繁花相送》,片酬5000萬……

昔日實力演員宣佈退出娛樂圈:“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動輒上億的片酬,別說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一輩子都賺不到,放在任何一個圈子裡面,都是足夠驚人的收入。

“天價片酬”的後果是什麼呢?

有業內人士說,十幾年前,演員的片酬僅佔製作費的15%-20%左右,多了也就在30%上下,剩下的70%全部用於拍攝。

但現在,這個比例已經顛倒過來,大部分錢落到了演員口袋裡,剩下的錢就只夠粗製濫造地完成拍攝,劇作質量自然會大打折扣。

最終,一切由觀眾買單。

《孤芳不自賞》中的摳圖鏡頭,一度淪為笑柄,但導演鞠覺亮卻公開表示,自己也很委屈,不是不想好好拍,實在是拍不起。

昔日實力演員宣佈退出娛樂圈:“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鞠覺亮說,現在的演員,是從出門那一刻開始算起,走一步算一步的錢,如果去一個車程兩小時的地方實景拍攝,可能什麼都還沒拍,幾十萬就沒了。

所以,為了省錢,只能讓綠幕、替身、摳圖上了,不然還能怎麼辦?

這番話固然有為自己開脫的意味,無論如何,摳圖氾濫是對不起觀眾的。

但是我們也能從中看出,現在的影視圈,已經被資本綁架,連本應占主導地位的導演,也不過是一顆無奈的棋子。

資本不考慮其他,只考慮回報率。

一部戲能不能火,充滿了隨機性,誰都不能保證,但啟用大IP、流量明星,可以大大減少風險,何樂而不為?

至於觀眾吃到的是巧克力還是屎,那些正忙著數錢的人,才不會care呢。

3

如果明星拿到片酬之後,貢獻出一份與之匹配的演技,那也無可厚非,問題是,很多人拿到了錢,貢獻的只有一張臉。

編劇宋方金曾臥底橫店,帶回一篇實錄《表演,一個正在被毀掉的行當》,揭露了劇組的種種“怪象”。

首先是替身氾濫,已經到了聳人聽聞的地步,一場戲三十多個人,沒有一個是正主,全是替身,拍的都是一些大全景、側身鏡頭。

在拍攝一部IP劇的時候,男一號只花了半個月的時間,拍了好幾百場戲。

怎麼拍的呢?就是演員往那一站,可能對著天,可能對著樹,可能對著牆,然後按照導演的指令,做各種表情,說幾句臺詞。

業內俗稱——“表情包演員”。

15天啊,可能連理解劇情的時間都不夠吧,就拍完了幾百場戲。

說這是表演,我認為都玷汙了表演二字。

其次是導演也不認真,很少有導演會在現場認真地講戲、給演員提意見,都是大手一揮——過、過、過、咔收工。

有個老演員說,有一次他接到一個劇本,很認真地問導演:您為什麼找我來演這個角色?

導演說,你甭管那麼多,找你就是個形象,你往那一站,演就完了。

面對這樣的劇組,這樣的導演和演員,再有追求的人,也只能瞎對付。

另外,詭異的市場,也讓人看不懂。

有時一部片子還在拍呢,就已經賣出去了,僅僅因為主演是幾個流量明星。

這條烏煙瘴氣的利益鏈,真可謂是,一個敢拍,一個敢演,一個敢買,一個敢看。

很多流量明星的演技,我們有目共睹,更可怕的是他們的態度,對待表演,沒有絲毫的敬畏感,敷衍塞責,糊弄觀眾。

主持人金星曾在節目中曝光,影視圈裡存在“數字小姐”,演戲的時候不背臺詞,聲情並茂地念“一二三四五六七”,然後靠後期配音把臺詞補上。

昔日實力演員宣佈退出娛樂圈:“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演員李幼斌也說,自己遇到過“數字小姐”,那一刻他都懵了,不知道演戲居然還能這麼搞。

昔日實力演員宣佈退出娛樂圈:“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臺詞,這個作為演員的基本功,卻成了很多演員的“攔路虎”,真是奇怪又悲哀。

王勁松曾在上海電視節的論壇上當場發飆,說有一個年輕演員問他,準備戲的時候把臺詞背下來是不是就特別美好?

他很無語,什麼時候演員這個職業,變成連背臺詞都要受表揚了?

背臺詞是什麼?背臺詞是你上戰場的那支槍。

你能告訴我說你到了戰壕裡沒拿槍嗎?你多不要臉吶?

昔日實力演員宣佈退出娛樂圈:“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多不要臉吶!這更是我們每一個普通觀眾的心聲。

昔日實力演員宣佈退出娛樂圈:“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拿多少錢,就得做多少事,任何行業都是如此,影視行業憑什麼就能本末倒置?

4

還記得去年大火的綜藝《演員的誕生》裡,徐崢說過一番話,讓我深有感觸:

“如果大家的導向都是,不以演技作為一個最高的標準的時候,那些特別具有演技特別會演戲的人,會有一種從事這個事業的悲哀。”

昔日實力演員宣佈退出娛樂圈:“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的確悲哀,因為這個行業,現在就是這樣的格局。

沒演技沒素養的小鮮肉們,隨便拍幾個表情包就能日入百萬,老戲骨們兢兢業業磨練演技、恪守原則,卻面臨著片酬低、甚至沒戲演的尷尬境地

陳坤,曾紅極一時的實力派演員,卻坦言自己從2012年開始,就處於半失業狀態。

有主持人問他:你選片能力特別好,是自己在過濾劇本嗎

他無奈地苦笑著說,不是他挑劇本,而是根本沒得挑,來找他的,寥寥無幾。

昔日實力演員宣佈退出娛樂圈:“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還有濮存昕,曾將金鷹獎、華表獎一併收入囊中,並斬獲中國戲劇梅花獎,卻在某次被問及日後的影視計劃時,說:

“影視作品沒我的活,我演的東西沒人看。”

昔日實力演員宣佈退出娛樂圈:“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聽到“童年男神”這麼落寞的一番話,咩咩既驚詫又心酸。

這些老戲骨,他們窮盡畢生,追尋表演的藝術,到了最純熟、最應大放異彩的時候,卻沒有戲可以給他們拍了。

對觀眾來說,這是何等的遺憾!

但話說回來,承受一切後果的是觀眾,導致這一切發生的,又何嘗不是觀眾?

有人只要看到某部劇裡有自己的idol,就心甘情願地忍受一切粗糙;

有人對喜歡的流量明星無底線地寬容,把演技作為最不重要的衡量標準。

於是陷入惡性循環:觀眾對流量的狂熱追求,導致了市場的畸形,最後又作用到觀眾身上,讓我們與好作品、好演員絕緣。

有什麼樣的觀眾,就有什麼樣的市場,市場扭曲,是從審美扭曲開始的。

好在,近段時間,我們越來越能感覺到,流量正在退燒,演技正在重新被關注。

頂級流量鹿晗主演的《上海堡壘》,口碑票房都一塌糊塗;

沒有什麼流量明星的參演的《無名之輩》,卻憑藉口碑C位出圈。

浪潮退去之後,裸泳的人終將無所遁形。

吃到了流量紅利的人,終將被流量反噬。

這個市場可能是混亂的,可能是荒誕的,但也有可能是公正的。

無論現在如何資本當道,我相信到最後,演技和品質一定會是唯一的試金石。

影視圈的環境,會在所有演員、觀眾的努力下,一點點地得到淨化。

就像《喜劇之王》裡,柳飄飄對尹天仇說:

看,前面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到。

尹天仇停頓了一下,說:

也不是,天亮後便會很美的。

昔日實力演員宣佈退出娛樂圈:“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