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18億“奢侈品造假”案:57人被抓 萬元高仿LV包成本僅200塊

查獲假冒奢侈品2.8萬件。

​央視曝光18億“奢侈品造假”案:57人被抓 萬元高仿LV包成本僅200塊

近日,據央視報道,中國警方和阿聯酋警方聯手,對一個跨境製假售假團伙實施同步收網打擊行動,抓獲境內境外犯罪嫌疑人57名,查獲假冒路易威登、假冒愛馬仕、假冒香奈兒等奢侈品28000餘件,涉案金額近18億元。

據瞭解,中東商人曼蘇爾、哈利勒在中國境內設立貿易公司,以經營外貿為掩護,將曼蘇爾提供的境外客戶訂單,交給中國的製假窩點生產。隨後以“虛假報關”、“真假混同”等方式將假貨海運、空運至迪拜,以正品促銷等名義在迪拜當地進行銷售,部分假貨轉口運至歐美等地。

時間財經發現,此案涉及中國境內的兩家公司。一家為中國香港的小駱駝貿易有限公司(簡稱“小駱駝公司”),另一家為小駱駝公司全資控股的廣州思鈳路貿易有限公司(簡稱“廣州思鈳路公司”)。曼蘇爾、哈利勒等人通過這兩家公司僱傭林某華等人以經營外貿業務為掩飾,根據曼蘇爾提供的境外客戶訂單內容,指使公司員工採購侵權商品。

天眼查顯示,廣州思鈳路公司成立於2009年,註冊地址位於廣州越秀區東風西路187號時代國際大廈,是一家致力於進出口貿易,物流貨代的企業。“思鈳路”一詞的靈感來源於“SILK ROAD”(絲綢之路),表示著公司從一而終的路一帆風順,該公司在中國經營已長達10年之久。

時間財經也在58同城發現了廣州思鈳路公司公司的招聘信息。招聘頁面的公司簡介顯示,廣州思鈳路“是一家外商投資的貿易公司,老闆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迪拜商人。本公司多為90後的性格開朗,青春活力的美女,工作氛圍良好,是一個開心工作的好地方。”

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副局長杜巖表示,這是一起典型的跨國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犯罪鏈條完整,涉案金額巨大。從打擊的效果看,也是一起公安機關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開展國際執法合作的經典案件。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對時間財經表示,根據相關法律,假冒商品重點是從是否合法使用商標角度來審視。若品牌未獲授權,也是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罪。在知識產權罪中,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是指違反商標管理法規,銷售明知是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央視曝光18億“奢侈品造假”案:57人被抓 萬元高仿LV包成本僅200塊

萬元奢侈品成本不到200元

據警方介紹,涉事作坊雖小,工人也只有十幾個人,但是分工明確。當工廠負責人將真包買回來後,他們就會將真包分解開、打樣、用紙做版型、去市場採購皮料,然後分別負責皮料的開料、粘合成型、美化油邊、車縫等,通過這種流水化作業,生產出一個個外形高度相似的假冒品牌箱包。

據央視報道,假冒奢侈品不僅在境外有大量市場,還能給造假售假各個環節帶來鉅額利潤。一個成本兩三百元的假冒LV包,在自稱打折促銷或告知對方是假貨的情況下,能賣到幾千到幾萬元。

被抓獲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加表示,難做的包一天能做二三十個,如果好做的話,一天可以生產三四十個。生產一個高仿包,人工費用加上皮料等所有成本,全部算下來就一兩百元。

在國外,售假團伙有龐大的市場。上海市公安局食品藥品環境犯罪偵查總隊探長戴莉介紹,該團伙分銷商輻射中東地區,多達200餘個,境內外貨運、物流公司均由境外老闆曼蘇爾指定。為了突破海關,藉助廣州思鈳路公司可以從事進出口貿易的便利,售假團伙委託深圳一家由國外人員經營的物流公司,以真假混同等方式虛假報關運輸出境。

“假貨單價在幾十至千餘元不等,在加價3%-5%的利潤後銷往境外。甚至都存在假貨運費大於貨值的情況,但境外團伙寧願支付高額的跨境物流運費,也要將這些假貨運送至境外的一大原因,即這些假貨在境外能帶來鉅額的利潤,部分假貨被以假亂真擺放在精裝別墅內,以打折促銷的名義,按照正品價格的70%到80%進行銷售”,戴莉還表示。

​央視曝光18億“奢侈品造假”案:57人被抓 萬元高仿LV包成本僅200塊

幕後老闆為迪拜商人

早在2019年2月,涉案相關品牌權利人就向上海警方舉報,迪拜警方近年來多次打掉銷售和囤積假冒奢侈品牌箱包窩點,但新的窩點又不斷出現。售假團伙的層級化明顯,即便抓到下線,也無法查證誰是幕後老闆。最新的一些證據顯示這些貨物可能來自中國,他們希望兩國警方能展開執法合作。

據央視報道,不法分子通過偽造“海關進口貨物報關單”等欺騙消費者,也正是源於境外倉庫中一張印有中國公司名稱和標誌字樣的“報關單”牽出了中國警方的跨境打擊行動。

​央視曝光18億“奢侈品造假”案:57人被抓 萬元高仿LV包成本僅200塊

上海市公安局在境內工商註冊檢索時,沒有發現這家名為“廣州市小駱駝貿易有限公司”的名字。後來從信紙上面留有的電話和地址嘗試入手,經過實地探訪,發現該地址確實有一家公司,但是它不叫廣州小駱駝貿易有限公司,而是廣州思鈳路貿易有限公司。通過對比,偵查人員發現了這兩家公司雖然名字不同,但是所用的駱駝標誌完全相同。

警方在調查中發現,香港小駱駝貿易有限公司100%持股廣州思鈳路公司,而小駱駝公司的董事哈利勒正是阿聯酋警方查封的售假庫房的登記人。香港小駱駝貿易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曼蘇爾,近幾年曾80餘次入境中國廣州。

廣州思鈳路貿易公司負責人林某華表示,他受僱於曼蘇爾,在國內負責人事管理,幫助老闆在國外發展的客戶來中國選購商品,並提供收貨、發貨的服務。據新京報報道,在林某華的管理下,公司還在國內招聘了財務、客服、倉儲、發貨等員工。

經理林某華還供述,曼蘇爾的國外客戶來到廣州,公司客服就會帶他們去採購。客戶下訂單後,老闆曼蘇爾通知林某華將其轉給製假窩點生產,然後就是交錢收貨。假貨被送到曼蘇爾指定的物流公司,物流公司會將貨發至國外指定的地址。曼蘇爾的客戶多達上百個,廣州思鈳路公司一個月經手發出的箱包有數百隻,獲利來自每筆訂單百分之三的服務費。(北京時間財經 李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