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璐要寫影評,99%影評人會失業

秦海璐要寫影評,99%影評人會失業

秦海璐要寫影評,99%影評人會失業

秦海璐要寫影評,99%影評人會失業

秦海璐要寫影評,99%影評人會失業

秦海璐要寫影評,99%影評人會失業

秦海璐要寫影評,99%影評人會失業

秦海璐要寫影評,99%影評人會失業

▌寫在最後

這個片單裡秦海璐對《花樣年華》拉片的專業度,在我收到回答的時候,開玩笑跟朋友說:“如果海璐姐做影評人,99%的影評人都要失業了吧。

海璐姐能接受片單的邀請,除了最近她遠赴開羅做電影節的評審之外,是她一直以來對電影純粹的喜歡和投入。

《中餐廳》熱播,讓秦海璐的名字又開始被更多人提起來,提起的內容多是她的性格豪爽,這不是一件壞事,理解了演員本身,就理解了她的作品。

她為電影做過的太多太多事情。

2009年《鋼的琴》拍攝中途資金受阻,秦海璐把自己的片酬全部貼給了電影,再到電影局奔走尋求各種推廣和幫助,《鋼的琴》才得以完整上映。

當時票房不理想,秦海璐撰文說認為市場是客觀並公正的。但這個過程他們放棄了找人氣明星,這樣等同於放棄了明星換來的廣告植入;他們放棄了硬性的路牌和版面的靚款海報需求,其實也是因為這些廣告動輒需要幾百甚至千萬的宣傳費用;他們放棄了製造各種離異喪偶在一起的八卦類話題,這樣也等同於放棄了各個需要料的媒體。

她說:“我們只是些傻孩子,是市場眼中的笨小孩。

2011年《到阜陽六百里》秦海璐作為演員進組,但最後卻得了金馬獎最佳編劇(之一)。這部電影也是小成本的電影,秦海璐接受出演因為被劇本中回家的故事感動。

但同時她發現戲裡角色很多,她問導演想講一個人回家的故事,還是一群人。導演說是一群人。然後秦海璐說:“你找我有點虧,分配到我身上不划算,原來的劇本我這個人物比較突出,後來我飛了兩次上海,把劇本完成掉。”

就這樣秦海璐在電影中變成了一個群像,卻讓電影的主題更明確。這樣的工作狀態能拿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21歲的秦海璐就憑藉處女作《榴蓮飄飄》拿到了最佳女演員,在片場她是那個認真演戲,也是那個去收燈光線、拎過燈架子的演員。

我猜這也是秦海璐打動作詞人的真。

2014年,秦海璐出了第二張專輯,,《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這首歌裡有這樣一段歌詞:

閃過一秒鐘的鏡頭

要花多少個年頭

才能表達出那感受

把喜怒哀樂面對鏡頭

把情緒都練習夠

我怕將人生太早看通透

P.S. 片單中提到的電影

《教父》、《對她說》、《黑店狂想曲》、《花樣年華》、《阿凡達》

資料,秦海璐博客 | 新浪娛樂專訪

#年輕人,多看看電影吧~#

秦海璐要寫影評,99%影評人會失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