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汙名化的合規收車,“非法催收”標籤為何粘上汽車融資租賃?

如果我問你買車怎麼付款,大部分人都會脫口而出兩種方法:要麼全款要麼貸款。其實這幾年還有一種更靈活的買車金融方式走進了大家視野,也就是大街小巷電梯樓宇經常能見到的“1成首付”或“零首付”買車的廣告。

被汙名化的合規收車,“非法催收”標籤為何粘上汽車融資租賃?

2016年,大搜車在國內率先推出了“1成首付、先租後買”的汽車新零售品牌“彈個車”,隨後汽車融資租賃這一形式開始藉助互聯網平臺迅速發展起來,許多汽車電商平臺相繼進入這一領域,而後傳統汽車經銷商集團和主機廠也加入了大軍。

被汙名化的合規收車,“非法催收”標籤為何粘上汽車融資租賃?

隨之而來的是政策層面的鼓勵和不斷傳出的利好消息,2018年業內普遍認為汽車融資租賃行業將迎來十年的黃金時期。

經過3年時間的發展,彈個車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汽車新零售品牌,在國內2000多個區縣擁有5500個社區零售店,數以萬計的年輕消費者通過汽車融資租賃方式提前開上了車,提升了生活品質。

不過,彈個車品牌以及其身後的汽車融資租賃行業,最近也遭遇了不小的輿論壓力。社交媒體上接連曝出汽車融資租賃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矛盾糾紛,動不動就是“被欺騙”的消費者血淚控訴拉橫幅,一些汽車融資租賃產品因此被貼上了“套路貸”、“暴力催收”的標籤。雖然大部分糾紛經過法院審理後,汽車融資租賃公司的合法權益得到了保障,過度維權的用戶輸了官司,但是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為什麼汽車融資租賃合法的收車行為會被汙名化?這對中國的汽車流通行業又有哪些警示作用?

被汙名化的合規收車,“非法催收”標籤為何粘上汽車融資租賃?

如開篇所言,汽車融資租賃在中國老百姓看來是個新興事物,雖然早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就出現了汽車融資租賃,不過當時主要是為了緩解機構在購買進口車時的壓力,並不涉足個人汽車消費領域。其實在發達國家汽車融資租賃非常普及,美國的融資租賃滲透率已經達到了30%以上,整個歐洲這一比例也超過了20%。不過在中國市場它還處於起步階段,直到這些年互聯網大行其道,它才開始走入私人消費者的生活。

被汙名化的合規收車,“非法催收”標籤為何粘上汽車融資租賃?

汽車融資租賃,簡單來說就是“以租代售”,融資租賃公司根據用戶的需求採購一輛車,出租給用戶使用,用戶按期支付租金,租賃期結束後可以把剩下的款項結清把車買下來,或者繼續續租,或者通過銀行資質審核後貸款購買車輛。

很多人會把它和分期貸款買車弄混,認為都要付首付也都要按期還錢,實際上二者有很大差別。

被汙名化的合規收車,“非法催收”標籤為何粘上汽車融資租賃?

分期貸款買新車首付要20%,二手車30%,這是法律規定的,而融資租賃的首付比例非常低,也就是常說的1成甚至0首付;分期貸款需要用戶提供很多材料,再交給銀行去慢慢審批,對你的資質要求也很高,而融資租賃申請手續很簡單,辦理速度也很快,對客戶資質的要求也沒那麼高;分期貸款買的車屬於你,就算用了一段時間不喜歡了你也不能退回去只能賣掉,而融資租賃中的租賃期內,車輛所有權屬於融資租賃公司,用戶獲得使用權。租賃期結束後,用戶可以支付尾款將車輛買下,或者通過銀行信用審核後貸款買車,當然也可以繼續簽約 續租。這樣,客戶買車資金付費週期拉長至4年,每個月的資金壓力自然也能得到緩解。

被汙名化的合規收車,“非法催收”標籤為何粘上汽車融資租賃?

對於經濟條件一般的人群來說,汽車融資租賃降低了消費門檻,而且它不佔用貸款額度,不影響以後買房留學這些花大錢的地方,辦理手續也很簡單,週期很快,對於沒什麼存款又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年輕人,以及廣闊的三四五線城市及農村人口來說,更加靈活的汽車融資租賃可以更好地覆蓋到這些長尾人群。

艾瑞諮詢在《2019年中國汽車融資租賃行業研究報告》中指出,2018年我國汽車金融的市場規模約為15265億元,預計未來三年的複合增速為15%左右; 而2018年我國汽車融資租賃的市場規模約為2255億元,預計未來三年的複合增速為20%左右。尤其是去年開始汽車銷售進入低迷期,一二線城市市場日趨飽和,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市場潛力巨大,汽車融資租賃正好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發展前景很廣闊。

被汙名化的合規收車,“非法催收”標籤為何粘上汽車融資租賃?

汽車融資租賃協議合同清清楚楚,為什麼會產生糾紛呢?我們不妨從幾起案例談起。

來自中國裁判文書網的信息顯示,2018年5月,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受理一起大搜車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訴訟案件,被告劉某購買了一輛本田雅閣後,第一年租賃期內還款逾期三次未支付租金,還因為交通違章被扣27分。被起訴到法院後。劉某說自己是掛名籤的合同,替張某某買的車,車沒有交到自己手上,與自己無關。法院調查後發現這實際是一起頂名租賃,張某某騙劉某替他“租車”,實際將到手車輛據為己有屬於詐騙,而劉某從中賺取了好處費,間接幫助了別人詐騙。

下面的案件就更讓人大跌眼鏡了。廣東省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受理的一起案件中,李某某通過彈個車購買了一輛標緻,第一年租賃期內拖欠兩個月的租金不付,車子因違章被扣83分。大搜車將李某某告到法院後,他同意還車,但是拒不支付違章導致的違約金。

其實汽車融資租賃與分期付款的差別上面我們已經講清楚了,這些案例中,租賃期內車輛本身就歸公司所有,消費者不還款屬於違約,公司收車屬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一位彈個車門店工作人員說,用戶沒有理由嚴重逾期,接到通知後依然拒絕支付租金,公司只能上門收車。有消費者說收車前沒有收到正式的收車通知就突然上門,屬於暴力收車。“試問一下,對於一個多次逾期多次溝通未果的消費者,收車前如果還提前打電話通知的話,他們就能突然轉變心態順利還車了麼?結果只會增加車輛風險,藏匿車輛甚至毀壞車輛都有可能發生,在有些案件中甚至有人將車藏到了深山老林裡,導致收車異常艱難。”

有輿論認為,這些公司就是靠收車賺取額外收益。想想也知道,一輛新車和二手車的價值差距有多大,收車也只是幫助這些公司及時止損,根本不可能賺錢,甚至有些嚴重逾期情況公司還要倒貼。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這些公司也不願走到這一步。

至於暴力收車,這種情況要分看來看,正規的汽車融資租賃公司都是持證經營,他們會與第三方公司合作,定期審查這些合作公司資質,禁止任何暴力行為,一旦發現立即終止合作,一些大平臺甚至要求收車時同步錄音錄像以更好地監督收車行為的合法合規性。

可見正規的汽車融資租賃平臺非常注重業務的合規,一張金融資質牌照如此珍貴,誰也不想在“催收”環節因小失大,為了一臺車冒險犯法失去從業資質。當然不排除一些小公司將收車委託給沒有資質的第三方公司,收車時語言或行為粗暴或者多收費用,這些人也在汙名化收車行為,是我們應該堅決抵制的,這裡也建議大家選擇正規的汽車融資租賃平臺,保護自己的權益。

來自Alpha數據庫的統計數據顯示,最近十年上海法院系統與汽車融資租賃相關的裁判共有1061件,其中9成以上是因為承租人未按照合同約定向融資租賃公司支付租金引發。在《汽車融資租賃合同》合同定性、雙方權利義務、違約責任等條款清晰界定的前提下,法院均支持融資租賃公司的大部分訴訟請求。

為什麼明明都是黑紙白字簽訂的合同,這些消費者還覺得自己冤呢?主要還是契約精神的缺乏。消費者逾期違約在先,出現糾紛後不在第一時間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問題,反而向媒體打電話投訴,這其中不排除一些人對合同條約不清楚屬於缺乏法律知識造成的誤解,但是更多的是明知故犯知法犯法,加上職業打假人和車鬧攪渾水,妄圖用“鬧”的方式向企業施壓獲得不當得利。

被汙名化的合規收車,“非法催收”標籤為何粘上汽車融資租賃?

起步階段的汽車融資租賃,還像一棵幼苗,我們應該呵護它的健康成長,這對於整個中國汽車金融和汽車銷售領域來說都具有重要意義。

被汙名化的合規收車,“非法催收”標籤為何粘上汽車融資租賃?

如今國內汽車流通行業主管部門已經認識到了汽車融資租賃對於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性。今年7月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起了“反套路貸聯盟”倡議,大搜車等其他頭部企業紛紛加入,共同發佈了反套路貸公約,通過自己的力量積極推進行業的透明度,讓用戶與市場真正瞭解汽車融資租賃行業,引導行業健康穩健的發展。

被汙名化的合規收車,“非法催收”標籤為何粘上汽車融資租賃?

作為媒體,我們也有自己的責任,公平公正地報道汽車買賣中出現的糾紛,而不是站在看熱鬧的心態推波助瀾,讓車鬧和少數不明事理的消費者的行為擾亂市場秩序。只有全社會上下共同努力,才能夠為汽車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提供一個公允開明的營商環境,讓消費者和企業們都能從中獲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