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建設中的東風新能源產業園二號園區

在“五化”技術引領下,汽車產品正被重新定義,全球汽車產業格局正在重構。近年來,東風以綠色擎動未來,不斷掌控關鍵核心技術,新能源汽車產業佈局跑出“加速度”。繼2018年3月東風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一號園區投入使用後,目前,二號園區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二號園區有哪些“尖板眼”,建設進度如何,未來發展有怎樣的規劃?近日,在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副總經理曲永峰的帶領下,記者前往東風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二號園區一探究竟。

(記者 周惠明 文/圖 特約記者 龔彥芫)

東風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二號園位於武漢市蔡甸區鳳亭二路,靠近京港澳高速。步入園區,記者看到,乾淨整潔的園區內,幾樹月季開得正豔,一座非常大的白色廠房被綠植環繞,負責設備調試的工人們進進出出忙碌著,為年底投產做準備。

探訪建設中的東風新能源產業園二號園區

東風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二號園區1.1期工程廠房

總體規劃如何?

記者:東風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二號園區的功能定位是怎樣的?

曲永峰:二號園區整體佔地360畝,未來計劃打造成集東風新一代電驅動總成、氫燃料電池總成、智能網聯及自動駕駛控制系統研發、生產、實驗、測試於一體的綜合園區。目前主要承擔集團內新能源“三電”產品的生產和研發功能,後續將向全國主機廠提供優秀的產品。

記者:園區是怎樣規劃和佈局的?

曲永峰:園區一次規劃、分期建設,規劃了1棟容納1500人的研發樓、3棟實驗廠房、3棟生產廠房及配套的食堂、倒班樓等。從今年開始陸續投資建設,建設週期5年。

記者:當前建設進度如何?

曲永峰:當前正在建設的工程屬於1.1期,主要建設工作是改造原有的28000平方米的廠房,本期共改造使用了16500平方米。改造部分被分割成4個區域,非淨化車間區域佈置扁線電機生產線、定子生產線、轉子生產線、ID2生產線等;淨化車間區域佈置混合動力電驅動總成生產線2條、氫燃料電池生產試製線1條;臨時實驗室區域佈置了集團氫燃料電池研發實驗室;智能倉儲與物流區域佈置了滿足以上生產區域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智能倉儲中轉及智能物流系統。

探訪建設中的東風新能源產業園二號園區

電驅動轉子線

車間有什麼

先進生產線?

跟隨曲永峰的腳步,記者首先來到非淨化車間,只見開闊亮堂的車間內,地面一塵不染,牆體乾淨潔白,兩條生產線正在調試中。緊鄰非淨化車間的是一間百萬級淨化車間,面積與非淨化車間相當,一條混合動力電驅動總成線正進行帶件調試。

記者:非淨化車間主要生產什麼產品?目前在調試的是什麼生產線?

曲永峰:非淨化車間面積約5000平方米,主要佈局電驅動業務,包括扁線電機生產線、定子生產線、轉子生產線及ID2產品的生產線。當前正在調試中的是一條轉子線和一條ID2產線,預計下個月完成調試,目前進展很順利。

記者:剩餘的空間計劃怎麼利用?

曲永峰:預計明年3月份全進口的扁線電機產品生產線會進場,扁線電機生產線進場之後,這整個車間就會佈局滿。明年下半年會形成供貨能力。

記者:此車間有多大產能?

曲永峰:現在尚處於前期的產品開發、試製階段,後期整個車間的年產能至少達到28萬套以上。同時,我們對部分產線的產能做了預留接口,規模起來後,通過改造,產能還會進一步提高,將來完全可以滿足東風集團內部和部分外部市場的產品需求。

記者:這條混合動力電驅動總成線有什麼特點?

曲永峰:這是一條總長度接近160米的循環線,共設計了60個工位,並實現了60%的自動化率,目前主要滿足東風集團內部大部分混合動力車型需要。在它旁邊還有兩條分裝線,三條線共同滿足從零部件到驅動電機、發電機總成的裝配以及動力總成的裝配及下線測試。

記者:預計什麼時候投入使用?產能可以達到多少?

曲永峰:目前還處於帶件調試階段,已經滿足手動單工位試製能力,預計今年年底完成整體安裝調試。規劃產能節拍是40JPH。

探訪建設中的東風新能源產業園二號園區

氫燃料電池試製線

探訪建設中的東風新能源產業園二號園區

混合動力電驅動總成線

智能倉儲有什麼“玄機”?

位於兩個車間後方的,是廠房的智能倉儲與物流區。記者發現,不同於印象中密密麻麻布滿貨架的普通倉庫,智能倉儲與物流區只有一個高約13米、長約70米的貨架,貨架一端連接著一臺碼垛設備,中部與數臺AGV小車無縫對接。

記者:這套智能倉儲與物流設備有什麼“玄機”?

曲永峰:表面看上去它只是個普通的貨架,其實是東風公司提升智能製造水平的一個呈現。貨架與自動碼垛系統形成一體,當零部件到達智能倉儲與物流區後,這套設備可實現自動識別、分揀、入庫、堆垛,以及成品的回庫和發交。系統還能根據當天生產訂單需求,按時自動規劃派送需要的零部件到產線指定工位,可大大提高效率和準確率。

記者:中間的AGV小車又有什麼作用?

曲永峰:貨架與AGV小車聯動,零部件出庫後由AGV小車運送至需要的工位,再將成品運回,自動碼放到成品庫位,系統再根據採購單將貨物自動輸出。

記者:與傳統倉儲相比,智能倉儲有哪些優勢?

曲永峰:智能倉儲減少佔地面積,成本與平面庫相當,但智能輸送系統能大大提高運作效率和準確率,節省人力資源。目前已佈置了1200多個倉位,後續還可根據需求增加倉儲量。

從百萬級淨化車間再向裡走,還有東風氫燃料電池試製線以及對應的臨時實驗室區。目前,該區域還處於保密狀態。期待未來會有更多更先進的產品在這裡研發、試製、生產出來,走出東風、面向全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