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陳情令是中國目前唯一的仙俠劇?

這幾年國產劇的質量愈發走高,歷史劇、宮鬥劇、言情劇、諜戰劇、偶像劇、生活劇都陸續有爆款問世,但說到既能掀起國民熱議浪潮,又能颳起群眾追星旋風的,非仙俠劇莫屬。從當年的仙劍奇俠傳、古劍奇譚,到後來的花千骨、誅仙,再到這些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香蜜沉沉燼如霜,以及本年度的宸汐緣和陳情令,可以說在觀眾心中華語仙俠劇是穩步崛起和發展的,但縱觀過去十幾年的熒幕仙俠史,筆者認為真正意義上的仙俠劇其實只有陳情令一部。

可能很多讀者都會提出異議,但筆者認為,誅仙和古劍只仙不俠,娛樂之餘缺乏對道家俠義文化的領悟;而仙劍、花千骨、十里桃花、燼如霜、宸汐緣在修仙外殼下更多的是言情演繹;只有陳情令,從中華傳統道家文化的角度,對仙與俠的概念進行了超越級解讀,是真正意義上的仙俠劇。

要理解仙俠,先要理解武俠,武俠表現的是武林世界中的俠義,仙俠則表現的是修仙世界中的俠義,其核心都是俠義精神,但仙俠劇彙集了更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甚至可以說仙俠劇是武俠劇的進化版。筆者認為只有圍繞道家文化,在展示修仙哲理的同時拍出中華傳統的俠義內涵,再繼承武俠劇的優良品質,才能成為真正的仙俠劇,陳情令無疑是做到了。

架構堪比經典武俠劇

說到武俠劇,不得不提兩部巔峰之作,“武俠史詩”射鵰英雄傳和“武俠聖經”天龍八部,其中以江湖門派劃分的武學系統堪稱經典,不管是射鵰英雄傳中的“五絕”,或是天龍八部中的丐幫、少林、逍遙、姑蘇、大理各派,其架構搭配和思維邏輯都堪比正史劇,而陳情令中姑蘇藍氏、岐山溫氏、蘭陵金氏、雲夢江氏、清河聶氏的仙門世家劃分,也是異曲同工,在迥異的行事風格之中彰顯不同的修仙價值觀念。

俠義文化的深刻揭示

在陳情令中,修仙與行俠並重,姑蘇藍氏的是非分明,雲夢江氏的仗義直言,清河聶氏的剛毅無畏,都以鮮活的方式展現在觀眾眼前,同時也塑造了藍氏雙璧、雲夢雙傑、赤峰尊、鬼將軍、斂芳尊、夷陵老祖、新老仙督等前期後期旗幟鮮明的仙俠人物。其中,雲夢雙傑時期的魏無羨和夷陵老祖時期的魏無羨,藍氏雙璧時期的藍忘機和仙督藍忘機,都通過前後對比的方式,闡釋了中華傳統俠義文化的精神內核,仙道有殊,俠義同路。

美德品行的展示傳承

“明月清風曉星塵,傲雪凌霜宋子琛”,曉星塵與宋嵐品行之高貴,堪稱正人君子的典範,是完美俠士的代表人物。“藍氏家規”教條與刻板之外,更多是對中華傳統美德的彰顯,藍曦臣的舉止風格便是對禮儀與品德的衡量與展示。“大丈夫有所不為,方有可為”,江楓眠這句話更是對中華傳統俠義文化的升級解讀,也是藍忘機和魏無羨始終貫徹的價值觀,可謂神來之筆。

仙法道術的哲理思辨

在以往所謂仙俠劇中,技能法術展示要不紛亂無章,要不刻意開掛,只追求酷炫,卻不知表達修仙問道中的哲理內涵。陳情令卻在這方面用心良苦,劍道雖是正統,但也分正邪;刀道剛正不阿,卻易受戾氣反噬;詭道被視為旁支,可多次救眾人於危難;琴道能問靈與安神,也能弦殺和誅心。可以說陳情令對仙法道術的闡釋不流於表面,充滿了哲理思辨。

仙俠風格的民樂普及

古風音樂這些年伴隨仙俠題材的發展達到了較高造詣,但由於很多所謂仙俠劇對傳統文化理解不深,多以言情來掩蓋內涵匱乏,故音樂風格也為眼界所束,陳情令的配樂則使人眼前一亮,一曲民族樂器演奏的《無羈》讓聽眾頓悟了仙俠世界的真諦,劇中古琴和竹笛的高階比拼直接帶起了國民學習民族樂器的潮流。

根據以上分析,筆者認為能否拍好仙俠劇,與對中華傳統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的理解程度息息相關。當前時代,堅持文化自信對我國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國家鼓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對堅持文化自信意義非凡,而影視劇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渠道,仙俠劇更是傳統文化的展示廳,希望陳情令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之後能有更多佳作面世。

為什麼說陳情令是中國目前唯一的仙俠劇?

為什麼說陳情令是中國目前唯一的仙俠劇?

為什麼說陳情令是中國目前唯一的仙俠劇?

為什麼說陳情令是中國目前唯一的仙俠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