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威遠人,卻被無數威遠人紀念……

生就人傑死就雄,浩風凜凜坐神宮。

讀經觀象謂真儒,篤志慎思良吏翁。

肯舍殘軀赴疾難,哪堪烈子踐仁忠?

休言世事雲煙過,三百年終祭李公。

他不是威遠人,卻被無數威遠人紀念……

李南暉

李南暉,字仲晦,又字迎旭,號青峰,又號西海雲樵,甘肅通渭人,生於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李南暉自幼聰穎,出類拔萃,深得啟蒙恩師王希旦先生之器重。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縣試,名列榜首,次年入學為秀才。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參加歲試獲第一名,不久即被選為拔貢。雍正十三年參加乙卯科鄉試中舉,時二十五歲。其後六次被薦,赴京參加會試,但因試卷鋒芒畢露,筆墨激烈,最終不第。此後潛身於修身、治學,先後受聘於甘肅秦州、河南桐柏、陝西中部等書院,執教二十八年,桃李遍天下。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李南暉已五十六歲,始被授四川威遠縣知縣,從政十四載。因政績卓著,金川之役督糧有功,被保舉升遷,但他無意於作官為宦,徑自投牒告病還鄉,潛心治學。他熟讀十三經,又通讀二十四史、諸子百家、歷代詩詞,精研宋明理學,兼攻岐黃,真可謂學富五車,滿腹經綸。

不就是一個威遠的七品芝麻官嗎?有啥了不起的,還被世代威遠人紀念?

他不是威遠人,卻被無數威遠人紀念……

北拱宸

果你不熟悉李南暉沒關係,這個經常路過的“北拱宸"熟悉吧?

他不是威遠人,卻被無數威遠人紀念……

北拱宸

這依然熱鬧非凡的老城牆,記得吧?

他不是威遠人,卻被無數威遠人紀念……

他不是威遠人,卻被無數威遠人紀念……

”橋似彎弓塔似箭,箭箭射到翰林院",這威遠標誌性的白塔印象深刻吧?

他不是威遠人,卻被無數威遠人紀念……

白塔山

這些統統與李南暉有關,膩害了吧?

他不是威遠人,卻被無數威遠人紀念……

他不是威遠人,卻被無數威遠人紀念……

包括“鏡塘夜月”在內的威遠古八景,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