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猶如“喪家之犬”,諸葛亮卻仍去投奔?徐庶17個字說出心思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劉備猶如“喪家之犬”,諸葛亮卻仍去投奔?徐庶17個字說出心思

東漢末期,天下一片混亂。在東漢的動盪時期,誕生了許多英雄歷史英雄,例如曹操、劉備、孫策、周瑜等。但是,在這三個國家的所有英雄中,最尷尬的應該是劉備。 劉備不僅出生卑微,而且在戰鬥中,幾乎是一敗再敗,因此遭到許多猛將嘲笑。但是,儘管劉備被屢次擊敗,但他的意志非常堅韌。在每一次失敗中,他都可以重組並加入大戰當中。因此劉備可以在三分天下中獲得成功!

劉備猶如“喪家之犬”,諸葛亮卻仍去投奔?徐庶17個字說出心思

但是當談到劉備的失敗時,我相信熟悉《三國演義》的朋友知道劉備的主要失敗是沒有能幫助他協調總體局勢的有能力的軍師。幸運的是,劉備在有生之年,遇到了水鏡先生,並幫助他推薦了一位“奇才”諸葛亮。而劉備也是因為諸葛亮,這樣才慢慢擁有了自己的領土,最後三分天下。這裡的許多人對此表示懷疑。 諸葛亮如此有才華,為什麼不去投奔一統北部的曹操或者投奔擁有荊襄八郡的劉表,反而投奔寄人籬下的劉備呢?

劉備猶如“喪家之犬”,諸葛亮卻仍去投奔?徐庶17個字說出心思

實際上,這與諸葛亮的志向有關。諸葛亮生於東漢末期,他從小就經歷過戰爭,因此他長大的最大抱負是恢復漢代。但是,曹操被稱為漢相,但它實際是一個漢賊,因此註定諸葛亮不會投奔曹操。縱觀荊州劉表,當時的劉表雖然擁有一千英里的領土,但荊州劉表卻正值晚年,而且還重文輕武,一目瞭然,並不是不二人選,所以諸葛亮根本不會出山幫助劉表。 但是,儘管如此,這些都不是諸葛亮不幫劉表的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因為徐庶說過的17個字!

劉備猶如“喪家之犬”,諸葛亮卻仍去投奔?徐庶17個字說出心思

說到徐庶,我相信每個人都不陌生。 徐庶是遂川人。東漢末期,當徐庶在荊州避難時,他遇到了當地的名人崔州平,諸葛亮,龐統等人。 徐庶在與諸葛亮進行交往時,經常被諸葛亮的智慧和對情況的敏銳觀察而為之傾倒。並且諸葛亮也非常十分欽佩徐庶傑出的才華和高尚的品格,因此兩人頻繁的交流,經常推心置腹的談論天下大事。但是,在徐庶居住在荊州時,劉表多次聘請徐庶出山,但是徐庶認為劉表此人舉棋不定,做事情優柔寡斷,因此拒絕了劉表的邀請。 直到劉備投奔劉表時,徐庶被劉備的胸懷大志,才略過人的有點深深折服,於是直接投奔劉備!

劉備猶如“喪家之犬”,諸葛亮卻仍去投奔?徐庶17個字說出心思

徐庶在投奔劉備期間,曹操派遣部隊進攻鄴城,派遣曹魏將軍夏侯惇,于禁等人帶領部隊進攻劉備。 劉備兵力不足,根本難以抗拒當時的曹操,因此徐庶的設計成功地幫助劉備擊敗了夏侯惇龐大的軍隊。經過這場戰鬥,徐庶出色的軍事才能使劉備倍受讚譽!但是後來曹操親自率軍南征荊州時,前方突然傳來消息,徐庶的母親竟被曹軍所俘虜,徐庶迫於壓力,為了保護老母親周全,無奈的只能離開劉備並前去投奔曹操。但是,徐庶在他離開劉備時推薦了他的朋友此人就是“神人”諸葛亮!

劉備猶如“喪家之犬”,諸葛亮卻仍去投奔?徐庶17個字說出心思

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的時候,劉備問徐庶:諸葛亮之才比君如何?徐庶說:諸葛亮之才勝我十倍。劉備聽了之後當時就是一愣,這個諸葛亮這麼有才華,為什麼他這麼多年沒有出山? 徐庶說,我也曾經問過孔明,孔明說:曹操,袁紹,公孫瓚之流,不配做他的主公。徐庶又問孔明,那天下誰配做你的主公,諸葛亮嘆息道:只怕沒有!

劉備猶如“喪家之犬”,諸葛亮卻仍去投奔?徐庶17個字說出心思

徐庶講了這句話之後,他緊接著又說了17個字:與其尋找主公,不如為自己創造一個主公。但是,這十七個字也包含諸葛亮不去效忠於曹操和劉表的真實原因。從十七個字中我們可以看出徐庶表示三個國家中,曹操 、劉表當時就已經初步具有一定的實力,他們手下的人手、兵將、謀士也是特別的多!所以他們不符合諸葛亮心中的真實想法。而且劉備雄心勃勃,而且我沒有自己的領土。正是諸葛亮的最佳人選,因此諸葛亮最終才投奔劉備,成為劉備手中的一員“猛將”!

如果換做你是劉備,你是希望徐庶繼續留在身邊,還是直接通過引薦請諸葛亮上門呢?評論區留下你們答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