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學科聯合成功救治高齡老人

先“拆彈”再“修補”|多學科聯合成功救治高齡老人

西安市第九醫院多學科聯合成功救治雙側腹股溝嵌頓疝 合併腹主動脈瘤高齡患者

10月18日,西安市第九醫院多科聯合成功治癒一名雙側腹股溝疝合併巨大腹主動脈瘤的高齡患者,再次顯示了市九院多學科會診(MDT)、聯合治療的優勢,標誌著市九院開展複雜、疑難手術水平邁入新高度。

先“拆彈”再“修補”|多學科聯合成功救治高齡老人

高齡、失聰、病情複雜 多方求治未果

今年已經87歲的彭大爺,患有雙側腹股溝疝1年,近期又突發劇烈腹痛。家屬曾帶老人求治於各大醫院,但都因年齡大,合併症多,老人失聰,無法配合治療等等原因未能行手術治療,老人的病情時常反覆。

老人的兒子曾在市九院普外科手術治療,並順利康復。出於對九院的信任,家屬帶著彭大爺來到市九院,再次找到了普外科郭永鋒主任醫師。

郭永鋒主任醫師詢問病史,患者既往有“冠心病、陳舊性心梗、腦出血後遺症、腦梗死、腦萎縮,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病3級(極高危組)、前列腺增生、腰椎骨水泥治療”等多種疾病,腹股溝疝也曾經反覆發生過嵌頓。

這次彭大爺確診為“腹股溝疝嵌頓”,郭主任為彭大爺先進行了手法復位,復位成功。

同時還發現了一個更大的問題,彭大爺本次入院時行腹部CT發現:腹主動脈瘤,粗約5.0cm且長約10cm,局部夾層動脈瘤形成。這個巨大的腹主動脈瘤如同彭大爺體內的一顆“定時炸彈”,非常兇險。

先“拆彈”再“修補”|多學科聯合成功救治高齡老人

先“拆彈”再“修補”|多學科聯合成功救治高齡老人

多學科會診,強強聯合制定診療方案

面對如此複雜的病情,普外一科團隊聯合血管介入科、心血管內科、泌尿外科、骨科、麻醉科等多個科室進行了聯合會診。從彭大爺的心血管、腦血管及全身各個系統的病情進行了綜合分析及討論。討論認為,目前對患者生命最大的威脅是腹主動脈瘤,患者瘤體非常巨大,隨時可能出現破裂大出血危及生命。血管介入科彭懷玉教授建議立即行腹主動脈瘤支架腔內隔絕術。經過聯合會診,大家最終確定了手術方案。

先“拆彈”再“修補”|多學科聯合成功救治高齡老人

先“拆彈”,再“修補”凸顯聯合治療優勢

在多學科專家的協助下,手術先由血管介入科彭懷玉教授團隊在數字減影X線機下,從股動脈行微創切口,將腹主動脈覆膜支架系統導入患者腹主動脈,膨脹後將腹主動脈瘤與血管腔隔絕。接著又將支架植入完全閉塞的右骼動脈,釋放覆膜支架,覆蓋瘤體部分。促使其逐漸機化、縮小,從而消除瘤體破裂、出血的隱患,清除了患者體內的“定時炸彈”。

隨後,為解決患者依從性差,腹股溝疝反覆嵌頓的問題,在硬脊聯合麻醉下,普外科郭永鋒主任團隊為患者進行了雙側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術後患者順利恢復,患者及家屬非常滿意。

先“拆彈”再“修補”|多學科聯合成功救治高齡老人

此例患者的治療成功,充分體現出了多科聯合會診、聯合治療的優勢。

郭永鋒主任介紹說,以往像彭大爺這樣的患者,往往因為病情過於複雜,手術風險過大而無法進行手術治療,疝反覆嵌頓,患者生活舒適性差,家屬負擔非常大。現在通過多學科聯合治療,在微創下即可解決“大問題”。

腹主動脈瘤支架腔內隔絕術是治療腹主動脈瘤的微創手術方式。傳統的手術方式創傷巨大,手術風險高,高齡患者幾乎無法耐受。微創手術的優勢在於創傷小,痛苦小,恢復快,降低了病人心、肺等重要臟器併發症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即使是高齡患者也可以耐受手術,極大地提高了複雜病情患者的治癒率。


名詞解釋

【動脈瘤】是動脈局部擴張,外觀上如“瘤”樣膨脹,若動脈直徑擴張超過正常的1.5倍,稱之為動脈瘤。

【腹主動脈瘤】正常人的腹主動脈直徑是1.4-2.0cm,當腹主動脈直徑超過3cm時即認為形成了腹主動脈瘤。

50%以上的腹主動脈瘤早期無不適症狀,多在腹部查體過程中發現,隨著瘤體的增大,患者可能出現腹痛,壓迫周圍臟器可能出現腹脹、便秘、尿頻,查體時可以在腹部觸及搏動性腫物。腹主動脈瘤破裂可導致劇烈腹痛,引起休克,瘤體內的血栓脫落可導致內臟、肢體動脈栓塞。腹主動脈瘤對人體最大的危害在於瘤體破裂導致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猝死,瘤體直徑大於7 cm,死亡率可高達70%~80%。腹主動脈瘤瘤腔內常合併血栓,血栓脫落進入血管分支,可導致分支的動脈如腸繫膜下動脈或下肢肢體動脈栓塞,可能導致腹痛、下肢疼痛,甚至腸壞死,下肢壞疽等。

【嵌頓疝】是指當腹內壓突然升高時,疝內容物突入疝囊,疝囊頸彈性收縮,將疝內容物卡住而不能回納腹腔的情況。嵌頓性腹股溝疝氣主要表現為疝塊突然增大、變硬、不能回納、有觸痛,是疝氣最為嚴重的一種病況。嵌頓內容物為腸管時,可進一步發展為絞窄疝,時間長了可導致腸梗阻、腸壞死等嚴重後果,危及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