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南京保衛戰中舉槍殉國,妻子悲痛成疾,1年後吐血而亡

南京保衛戰是整個抗日戰爭中最為慘烈的戰鬥,短短12天的戰鬥時間,中國軍民30萬人遭到日本人的殺害,這是民族的恥辱,也是日本罪行的證據,戰鬥中許多國民黨高官潰敗而逃,加劇了傷亡情況,然而有一位國軍將領卻表現出了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他誓死不願意離開南京城,最終舉槍殉國,此人名叫蕭山令。

蕭山令出生在湖南益陽一個小山村裡,父親是一名秀才,因此對蕭山令的教育很重視,蕭山令不僅讀了小學,而且還上了師範學校。此時中國正處在清末時期,帝國主義列強紛紛侵略中國,蕭山令內心無比憤怒,決心投筆從戎當一名軍人報效國家。1914年蕭山令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3年之後以優秀的成績畢業。

蕭山令從一名排長做起,一路升任憲兵副司令。到了南京保衛戰前夕,蕭山令已經是一名少將軍官,日軍在攻佔上海之後,兵分三路向國民黨政府首都南京進攻,以此逼迫蔣介石投降。當時對於南京的情況,白崇禧和何應欽等將領都主張放棄防守,因為它已經一座孤城了,根本就守不住,蔣介石猶豫不決。

此時,一級上將唐生智拍案而起,他表示願意守衛南京,願與南京城池共存亡,蔣介石大喜過望,立刻任命唐生智為南京保衛戰的總指揮,而蕭山令為副司令和南京市長。12月4日中日軍隊在句容接觸,南京保衛戰正式打響,起初國軍方面還能組織起像樣的抵抗,但是後來由於兵力和武器懸殊很大,防守節節敗退,眼看日軍就要攻下南京城。

此時,戰前聲稱要與南京共存亡的唐生智卻在蔣介石的授意下,放棄南京撤退,由於命令傳達出現了問題,導致撤退出現大混亂,蕭山令這樣的高級將領完全可以安全撤離的,可是他把撤離的機會讓給了普通百姓和士兵。他的部下讓拉著他走,蕭山令卻說”守土為國是軍人的職責,我應盡忠報國,笑臥沙場,死守南京,我意早決“。

1937年12月13日,蕭山令在與敵人激戰5個小時候彈盡糧絕,他不願意被敵人俘虜,最終舉槍殉國了,時年45歲。蔣介石為其題詞”抗倭之戰,能與城共存亡者,實以蕭副司令為巨擘“,並且對妻子張蕙蘭發放10萬撫卹金。對於丈夫的犧牲,張蕙蘭萬分悲痛,她日夜思想丈夫,最終因悲痛過度患病。

1939年6月張蕙蘭突然吐血而亡,此時距離丈夫蕭山令犧牲剛過了一年多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