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中,宦官王振扮演的到底是什麼角色?

土木堡之變中,宦官王振扮演的到底是什麼角色?

土木堡之變,是明朝中最慘重的一場敗戰,英宗朱祁鎮年少氣盛,又輕信宦官王振之言,遂親率大軍征討犯上作亂的蒙古瓦剌,結果兵敗土木堡,二十萬大軍戰死者三分之一,重傷者居半,隨行的文武百官罹難六十餘人,就連英宗朱祁鎮亦被瓦剌所俘。

土木堡之變中,宦官王振扮演的到底是什麼角色?

▲明太祖朱元璋驅逐蒙元,建立明朝後,蒙古退回大漠,分裂成東、西兩部,即韃靼、瓦剌,成為明朝北方邊境的大患。

清朝谷應泰編撰的《明史紀事本末》中載:“十四年秋七月,瓦刺乜(也)先大舉入寇,王振挾帝親征。”“八月,師潰於土木,帝(朱祁鎮)北狩。護衛將軍樊忠者,從帝旁以所持棰捶死(王)振,曰:‘吾為天下誅此賊!’遂突圍殺數十人,死之。”

土木堡之變中,宦官王振扮演的到底是什麼角色?

▲王振,明朝初年宦官,英宗時升任司禮監掌印太監,在張太皇太后及閣臣“三楊”等逝世後權勢日盛,被英宗朱祁鎮稱為先生,公卿大臣則稱其為翁父。

《明史紀事本末》中將土木之變的罪責盡數加在王振身上,認為是他”挾帝“出征才導致明軍兵敗如山倒,釀成慘禍。為此,還站出一個忠肝義膽的護衛將軍樊忠,”為天下誅此賊“,將罪魁禍首王振擊死。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土木堡之變中,宦官王振扮演的到底是什麼角色?

▲谷應泰,清初學者,被譽為“清代文苑第一人”,所著有《築益堂集》和《明史紀事本末》八十卷,(均清史列傳)行於世。

《明史》、《明實錄》、《明史紀事本末》等官方史料中,不免避尊者諱,不盡不實。故此,可以蒙古史料《蒙古黃金史綱》來比對驗證。首先,兩者不一的地方在於英宗受困之處,《蒙古黃金史綱》中明確記載,在明軍兵敗潰逃之際,仍有三百人不曾離開陣地,死命守衛英宗,言稱道:“我等系大明皇帝的臣子,豈可棄君逃跑?”由此可見,英宗始終在親衛的保護之下,並未有移動記載。而《明史記事本末》所載的就有意思了,護衛將軍樊忠,一個御前護駕的重要人物,竟然在錘殺王振後,自顧自突圍而去。且不說王振身為權宦,身邊必有親隨,刺殺不易,就算是樊忠武藝高強,豈能在英宗面前輕描淡寫就將王振擊斃?何況,如樊忠真有此武藝忠心,為何不留下來保衛皇上,卻單人突圍而走?

土木堡之變中,宦官王振扮演的到底是什麼角色?

▲明宣宗時,有將領名為張虎,任護衛將軍,掌錦衣衛。由此可見護衛英宗,死戰不退的三百人有可能就是錦衣衛,而其首領正是護衛將軍樊忠。

當然,《蒙古黃金史綱》對於自家的歷史記載的十分詳盡嚴謹,但對於明朝之事多是民間戲說般的故事,其記載可以當參考,不可以此完全否定《明史紀事本末》中載。但是,對於土木之變中的這件事,英宗復辟後的行為,也可以作為一項驗證。

土木堡之變中,宦官王振扮演的到底是什麼角色?

▲英宗朱祁鎮被俘後,其弟朱祁鈺在群臣的擁立下繼位大統。後瓦剌與明軍交戰不利,遂放回英宗。然而回朝後,英宗卻被朱祁鈺軟禁數年,直到“奪門之變”後才得以復辟。

英宗朱祁鎮復位後,昭告天下,為之前被朝野世人所謾罵的王振正名,言其“死於王事”,並以香木製王振雕像,祭葬招魂。天順元年時,英宗又開祖宗先例,在京城智化寺北院為王振建立旌忠祠,以祭祀亡靈。在京城為宦官設祠,英宗此事做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明史紀事本末》中載:“考直、瑾、忠賢,皆蒙主眷,而沒後追思,惟振一人。”汪直、劉瑾、魏忠賢等宦官,其權勢滔天,猶勝王振,卻無一人得如此對待,由此可見英宗對王振的感激,而那位護帝殉國的樊忠將軍,英宗卻是提都沒提,兩人對於英宗孰輕孰重,一目瞭然。

土木堡之變中,宦官王振扮演的到底是什麼角色?

▲在英宗還是太子時,王振就被授東宮局郎,服侍英宗,兩人感情深厚。但土木之變,令英宗飽受艱苦,如王振真是罪魁禍首,英宗想必也不會為他正名。

綜合來說,土木之變中,主要責任還是在英宗身上,王振雖開明朝宦官專政之先河,但絕無可能如史書中所載一般挾帝親征,如有此等大權,王振又何必親履前線?實際上,土木之變應是英宗負主要責任,王振負次要責任。《明實錄》《明史紀事本末》等書中很大可能是為英宗遮羞,故而把王振推上臺前,將多數罪責盡歸其身,還弄出一個樊忠錘殺王振的戲碼來表現奸臣必定不得好死的規律。英宗正是明白此點,所以復辟後立即為王振這個背鍋俠正名,併為其修祠彌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