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讀研,只不過想二本變一本罷了,但是學位得了心裡還是虛的

10月份以後又到了研究生入學考試報名的日子了,雖然20多年前自己也曾經報考過研究生,想改變一下身上二本學子的標籤,可惜實在是能力有限,兩次參加入學考試都考不過,只好放棄了。

我們畢業那些年,研究生還是稀罕之物,而今天基本上已經成了大路貨,隨便一個稍微好點的企業都能招到甚至是985/211的研究生了。主要原因是報考研究生的人數多了,比如2019年研究生報考人數都達到了290萬人。當然也與國家研究生教學資源豐富了有關,就如廣西科技大學每年都能畢業好幾百研究生了。

所謂的讀研,只不過想二本變一本罷了,但是學位得了心裡還是虛的

1995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為80.54萬人。而到了2018年,國內本專科生畢業生達到了753萬,差不多翻了10倍,與之相對應的,還有是60萬研究生畢業。這就是為啥我們企業隨便招一個新員工,學歷是研究生的居多的原因了。

考不上研究生又不願脫產去繼續讀書,怎麼實現自己學歷躍遷呢?只能考工程碩士了,工程碩士也分兩種,一種是全日制的工程碩士,參加1月份的全國研究生招生統一考試,畢業後能得到學位證書和學歷證書,與工學碩士相同。

而非全日制的工程碩士,參加10月份舉行的全國在職研究生統一招考,又簡稱GCT,經過在職學習(學習期間必須在學校集中學習6個月以上),畢業後只有工程碩士學位證書,沒有研究生畢業證書。屬於專業學位,類似的還有教育碩士、法律碩士、農業推廣碩士等等。

我在2006年通過參加10月份的GCT考試考上了公司與湖南大學聯合舉辦的動力機械及工程專業工程碩士班。學費是24000左右吧,如果能夠獲得學位,企業會資助部分學費。

所謂的讀研,只不過想二本變一本罷了,但是學位得了心裡還是虛的

當時報名的人數是20多人,第一年能通過入學考試的人也不多,有些人考了兩次才過,有的人幾次都考不過的就放棄了。最後錄取的或者說是交了學費的學員只剩下15人。

當時的授課方式是由學校派老師到企業,利用週末時間集中授課。上完一門考一門,考試紀律還是比較松的,即使是在課堂上考,也可以翻書找答案。

有的時侯,老師安排的時間太緊,上完課後要趕火車回長沙,就直接把試卷發給我們,讓我們做完後下次上課再收上去改,這種情況下就更容易通過了。但是越是簡單的事情有的人越是不及時做,往往是要到下一次上課前才急匆匆的拿同學做完的卷子來抄答案。

其間出現了有一件非常奇葩的事情,有一次週末上課,有好幾位同學出差了,委託班長幫抄試卷上交,班長自己的試卷也沒完成,他光顧著幫別人抄試卷上交,寫名字時把自己的反而忘了,結果那一門考試大家都有成績他卻沒有,不得不又補考了一次。此事被我們津津樂道了好幾年。

課程上完了,就到了寫畢業論文的階段,完成學位論文並通過答辯是獲得碩士學位的唯一途徑,在全班15位同學中,我是第一個畢業的。

對我來說,寫一篇碩士論文非常簡單,把手頭做的項目的計算報告整理一下就可以了,負責的這麼多系統,經歷過這麼多新項目,能作為論文題材的俯拾皆是,就看你有沒有時間去做而已。

我當時選的論文課題是五菱榮光的懸置系統設計,當時這車型的懸置幾乎是按全套的懸置設計流程來開發的,我也是經過了04-09年5年的懸置開發工作洗禮,有與上海交大的懸置優化項目的經驗,還有國內外多家供應商交流學習的積累,各在產車懸置系統的問題也解決過很多。

所謂的讀研,只不過想二本變一本罷了,但是學位得了心裡還是虛的

經過與湖南大學論文階段導師周兵教授就論文選題,開題等事宜進行討論確認以後,我開始了論文的撰寫。由於前期準備充分,我沒費多少功夫就完成了那篇題目為《某大微客動力總成懸置系統優化設計研究》的碩士論文。

完成論文後就是去學校答辯了,考上湖南大學的工程碩士已經就讀3年了,我連校門在哪個方向都沒摸清楚。所有的授課都是直接在柳州完成的,答辯可能就是唯一的一次作為湖大學生到學校去的機會了。

記得那次答辯往返加上見導師,修改論文,完成答辯一共花了7天,其中有5天住在離湖大不遠的一家七天假日酒店裡,每天到學校晃晃,感受一下985/211學府的濃重文化底蘊,看著活力四射的“學弟學妹”們,感覺自己似乎又回到了青蔥歲月,可惜時間太短,歲月匆匆,再回到校園已過而立之年。

答辯過程還算順利,可能是當時對工程碩士的要求沒有那麼高吧!問的問題也不是太難,感覺就是走了一個過場就結束了。當然我個人認為自己的論文還是寫得不錯的,這從現在知網上的下載和被引數據可以看的出來。

所謂的讀研,只不過想二本變一本罷了,但是學位得了心裡還是虛的

我是這個碩士班第一個拿到學位證書的學生,其他的人什麼時候去答辯的我就沒有再去關心了,留給他們的時間也不多了,就算2007年入學,到2010年也已經過了3年,似乎是5年內必須完成學業,要不然就作廢了。

雖然這學位單位也認,但是隻呆了7天的大學,還是不敢說已經把自己由二本升級為一本院校的學生,感覺自己只不過是鑽了個空子罷了,遇到本單位的正牌湖大博士,碩士叫我師兄的時候,自己心裡都還是有點怯怯的。感覺怎麼自己就像讀了個野雞大學混了個文憑而已。

不管怎麼說,也算跟上了潮流,在單位裡博士,碩士越來越多的今天,也求得了一點心理安慰。如果精力允許,再去讀個工程博士就好了,不管是學位和職稱都做到極致,人生也算完滿了,可惜那是做夢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