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論》第三章“五河的情懷”第五節(上)

第三章:五河的情懷

第五節:厚土難捨鬲津河(上)

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論》第三章“五河的情懷”第五節(上)

鬲津河是一條古老的河流, 為“禹疏九河”之一,但當時的河道今已有變遷,現四女寺減河 (漳衛新河) 是在古鬲津河道部分段落基礎上重新開挖的一條河流。四女寺減河開挖於1412年(明永樂十年),最初河口在德州西北,開挖後河水洩入黃河故道,東北流經吳橋(今縣東南)、寧津、樂陵、慶雲(今縣北)、海豐(今無棣),自大沽河口入海,全長227.5公里。其中大部份沿用了古鬲津河道,所以這條河也可以看做是重獲新生的鬲津河。但在四女寺減河並不流經的平原縣境內,還保留著一 段舊鬲津河道。古鬲津河畔是有鬲氏、有窮氏部落起源之處。《水經注》說: 鬲,津也,王莽名之日河平亭,故有窮后羿國也。

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論》第三章“五河的情懷”第五節(上)

據資料記載,四女寺減河的下段大致是利用了當時的鬲津河(老黃河)。《辭海》(1999年版)載: 鬲津為“《尚書.禹貢》謂古黃河下游‘北播為九河’,據《爾雅.釋水》及《漢書,溝洫志》,九河中最南一條即鬲津,故道在西漢鬲縣(今山東平原西北)附近,東流入海,但在西漢時即已淤塞......胡渭《禹貢錐指》據唐宋後地方誌所載,以為鬲津故道系自山東省德州市附近向東流經商河及河北鹽山、山東無棣諸境入海。”《畿輔安瀾志》載: “老黃河古鬲津河也。首起直隸(今河北省)元城縣(在今大名縣東)入山東冠縣,循陳公堤而北, 經山東館陶縣至臨清州,逾會通河,......入清平縣(今臨清市),又北至夏津縣入恩縣境,始有河形,東北流經平原縣” “轉入德州,” “又東北流經甜水鋪至九龍廟,” “又東北至避雪店, 行五十六里入直隸河間府吳橋縣之西南境,” “東北流經玉泉莗。” “又東北經黃家鎮入寧津縣西境,” “ 又東北經縣西北隅之馮家莗入天津府南皮縣之東南境,” “自南皮縣東北流經鹽山、慶雲並山東樂陵縣境凡五十四里又東流入慶雲縣西境。” “又東北流入鹽山縣東南境又東北......”又東北合無棣溝,” “又東北經三官廟至馬谷山(今無棣縣大山)前由大沽口入於海。”鬲津河經行與四女寺減河走向基本一致。 因此,1979 年出版的《新華字典》(第五版)解釋:“鬲津河,古水名,舊名四女寺減河,即今漳衛新河。”


鬲津河之所以稱之為“ 鬲津 ”,歷來有兩種解釋: 一是漢代大儒李巡所言“鬲津,河水狹小,可隔以為津也”。三國時期經學大師孫炎對此作了補充解釋“鬲津者,水多而狹,可隔以為津而橫渡也”。此可備一說。二是此河之命名,與古有兩氏有關。孔穎達在《尚書正義》一書的疏中說“鬲津在鬲縣”,而鬲縣之得名是在於夏、商時的古鬲國,更早則追溯到有鬲氏部落。有高氏部落因善治鬲器而有其名,因該部落為治鬲器之便需濱河而居,故所濱之河隨之名為“鬲津”。

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論》第三章“五河的情懷”第五節(上)

鬲津河畔曾有一座千年古寺,名叫抬頭寺。抬頭寺,位於德州市德城區抬頭寺鄉抬頭寺村西。西傍滔滔漳水,南北臨莽莽沃野。據《長河志籍考》載:“抬頭寺在黃河岸上,有村曰解家牌,有剎曰抬頭寺”,“寺有白松二株,衙衙作虯龍形”,枝葉蒼翠蔥蘢。該寺建築雄偉,規模宏大,是德州境內最古老的廟宇之一。抬頭寺始建於何時,傳說不一,一說建於唐,一說建於金,無史可考。民國《德縣誌》載:“明成化十八年(1482)重修抬頭寺”,故該寺始建於明代以前無疑。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不詳姓氏僧人,一天涉足佇力於此,俯視粼粼黃河水面,環顧四周鬱林,耳聞蟲鳴鳥唱,河水潺潺,碧水林翠,實是一塊寶地,決心在此建寺定居。於是,便四處化緣,八方求助,一直遊化到雲南等地,黎民百姓感其虔誠,念其志堅,紛紛施捨捐贈,聚銀萬兩,運來此地,建成寺院,取名“雲遊寺”。“雲遊寺”改為“抬頭寺”,不知起於何年。此寺坐北朝南,佔地約二十餘畝。寺內建築沿南北中軸線對稱佈置。中軸線由南至北依次排列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千佛閣,西側對稱地分佈著鍾、鼓樓、配殿、僧舍等建築,氣勢雄偉,肅穆莊嚴。山門(佛寺大門、是該寺的前門,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單簷歇山灰瓦頂,寬大吉樸、踏步十二級,門高文餘,青磚紅柱,朱門金環。前簷下懸有“ 抬頭寺 ”三字匾額一面,字體端正,筆力雄渾。門內塑有兩尊泥胎護法神像,俗稱哼、哈二將。 東曰 “硬",是馬頭金剛化身,手執金剛钁; 西曰“嘎”,是金剛手的化身,手執三齒。山門外有一廣場,據說是舉行宗教活動的地方。每年正月十三要舉行一次 “打鬼” 活動,“打鬼” 活動來源於西藏。相傳西藏曾經有個暴君,是佛教的仇敵,他專門搗毀佛像,破壞佛寺,殘害僧人,佛教徒對他都十分憎恨。當時有一喇嘛, 在佛力的支持下,把他殺死,從此,佛教日趨昌盛。為紀念這位勇敢的喇嘛,每年正月十三日佛門舉行一次 “打鬼" 活動。


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論》第三章“五河的情懷”第五節(上)

鬲津河流經的地域

鬲津河流經的地域主要在今德州中心城區東部,這裡經過多年治理已被開闢成一塊溼地公園, 成為生態德州建設的一個重要景區。景區以人與自然的融合為主題,其設計採用了返璞歸真的風格。景區的路面都是仿木紋或是仿石紋,古色古香的路燈,大幅的半開半掩的竹簡(看著是竹簡,材質像是原木,實際是鋼材的),上面刻著陶淵明的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等詩文。河邊的路磚都是半鏤空,能夠直接走到河水邊,不泥濘,鏤空部分長滿了青草,體現人對自然的親近之感。路邊設有木椅,木椅設計有的在樹林,有的在路邊,也有的在棧橋水邊,在方便遊人的同時,也能夠讓人近距離感受身邊的風景。景區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大面積的花卉,夾著石頭的小徑通道邊隨處可見點綴的各色花草,荷花就開在手邊和身旁,水草就在你觸手可及的地方,這種佈局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與尊重自然結合的生態原則。河的兩岸樹林幽深、綠蔭茂密,灘塗上種植著花卉,睡蓬、立蓮、成片的長著茶色棒棒的蒲水草。初夏時節,大片的鬱金香綻放出妍麗的姿容。茅草的斗笠狀的亭子,木製的紅色的畫舫用纜繩系在岸邊的石頭上,高高低低的棧橋,最低的棧橋,上面淺淺淹了一層的河水,以滿足人們親近自然的願望。如今,這裡已成為德州人休息消閒的勝地。

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論》第三章“五河的情懷”第五節(上)

在昔日的古鬲津河畔,有一座漢代名城一平原。 平原縣名之由來,眾說紛紜,舊志記載不一,有以“平原君”封地、“原山”所在、“因地處平原”為得名依據之三說。1985年重修《平原縣誌》時,有關專家對三說認真考辨、論證,認為“地處平原”名縣說最符合實際。以“地處平原”名縣說,見於明萬曆年間御史張蕙撰《平原縣誌,新磚城記》: “地平土沃無山河之限,此邑之由名。”《續山東考古錄》的作者清代學者葉圭綬,經辨析《水經注》,實地調查並遍閱各府、州、縣誌,確認“以平原為稱漢平原縣”。《水經注校,地理風俗記》曰: “原,博平也,故曰平原矣; 縣,平原郡治矣”。又《爾雅》言:“廣平曰原”。由此可見,平原縣名之由來,是取地處平原廣義說,並非以特定的人和物命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