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奇葩說》導師賽?

甜美系追劇社


最近一期的《奇葩說》導師賽:“博物館著火,救名畫還是救貓”的辯題,讓李誕火了一把。

他用欲揚先抑的戰略佈局輕鬆的贏得了一致好評,一段無法模仿和複製的“李誕式”辯論被《奇葩說》奉為經典,而此次辯論中李誕與黃執中的對壘更將這次辯論推向了高潮,一個善於構建高級概念,一個善於解構概念,兩個人唇槍舌戰之間輕鬆的營造了節目的效果。

李誕總能輕鬆的把任何一個節目貼上自己的標籤,李誕上《奇葩說》,辯論就有了脫口秀的味道,這就是李誕的魔力。李誕最大的魔力就是讓你在無形之中被他的“人間不值得”的生活態度滲透。

就連在《奇葩說》裡成長起來的傅首爾都說:“我的人生不想再說‘我一定努力’這句話。我太累了,我只想說‘我不在乎’”。


01.李誕:“人間不值得”等同於“我不在乎”

李誕開場就說“比《蒙娜麗莎》更美的就是正在燃燒的蒙娜麗莎;比神秘的微笑更神秘的就是燒沒的微笑”,這段贏得滿堂喝彩的誕式金句,換言之就是比藝術的價值更具有價值的就是正在消失的藝術,這不就是“人間不值得”的真實寫照嗎?


我不在乎創作者嘔心瀝血的創作;我也不在乎藝術曾帶給多少人心靈的慰藉;我更不在乎為了保護這些藝術品前赴後繼的仁人義士,我甚至不在乎藝術的真正價值,我在乎的只有這一切都不值得。

但是柴叔認為藝術的樸素價值就在於那些神來之筆藉助於我們人類的頭腦、心靈、雙手訴諸於紙張、石頭等,給我們平凡的生活裡增添了一些明媚、一些哲思。我們在討論藝術價值的時候,我們更是在討論我們困頓時抬頭仰望的星空,而這一切都是如此值得。


02.維繫靠的不是互不傷害而是互相取暖

李誕接著又說“歷史已經證明,這個世界維繫靠的就是我這樣‘自私’的人,我們這樣‘自私’地活著,但是我們不傷害別人,這個世界才能正常運轉”。


什麼時候世界的正常運轉是依靠“自私”的活著,難道僅僅是做到不傷害別人,就可以心安理得了嗎?

最近有一個詞特別火,在《奇葩說》裡也是被引用次數最多的詞之一,那就是“共情”。

這是一個非常能打動人心的詞,之所以能打動人心就在於它是活在鋼筋水泥城市裡的我們逐漸缺乏的一種能力。

我們呼籲“共情”正是我們不希望就這樣“自私”的活著,我們不希望人與人之間有一道屏障,我們渴望被看見、被理解、渴望互相取暖。

互不傷害是我們做人的基本道德,而不應該成為這道屏障的擋箭牌。


正如李誕在反駁黃執中的觀點所言:“近處的哭聲你不管,遠處的哭聲,你管的了嗎”

那麼僅僅期待互不傷害就是人與人之間最近的距離,那麼近處的哭聲,你聽得到嗎?


被李誕美化的“互不傷害”又是另外一種形式的不值得、不在乎。

有人曾說請警惕李誕的不值得,“因為他的話,就像是長征路上的一管嗎啡,一根尼古丁,讓人短暫地忘卻疲憊,提供快捷的平靜;同時,也麻醉你求生的意志,稀釋你向前的動力”。


我們每走一步都有人在背後負重前行,我們用力的生活就是因為這一切都值得。



03.黃執中:“遙遠的哭聲”等同於“精英主義”

黃執中是非常有深度的辯手,就如同他經典的開場白:“我們辯論的是……不是,我們辯論的是……”,黃執中善於挖掘題面背後的隱藏含義,也很善於構建高級概念,但是這些高級概念的背後又隱藏了什麼呢?是黃執中引以為傲的“精英主義”,在與許吉如的開槓環節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一點。


許吉如說到:“她不同意因為貓離我最近,我的同情心就最近”,黃執中不緊不慢的說:“因為八大山人離你更遙遠”,許吉如當時就慌了,她的慌是因為自己被輕描淡寫的歸為層次低嗎?相反,她的慌是因為黃執中的優越感,這種優越感就是黃執中“精英主義”的核心力量。


黃執中的整個辯題就是我的層次高,我能聽到平凡瑣事之外更有深度、更有意義的聲音,你的層次低,你只能聽到近在眼前的聲音,所以才能在開槓環節讓許吉如啞口無言。


可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一個人的同理心是和所在的層次高低掛鉤嗎?代表著高度文明的精英就能聽到最遙遠的哭聲嗎?

豐子愷曾說:“善於自我辯護的人,欲掩其短,往往反而把短處暴露了。”柴叔認為哭聲不分遠近,同理心不分高低。

凡是哭聲都是吶喊,只是有的吶喊嘹亮而高亢,有的吶喊微弱而渺小,這不取決於吶喊是遠是近,這取決於發出的吶喊的人渴望被聽到的強烈程度;同樣,同理心不分高低,這是人之都有的惻隱之心,每個人都有內心柔軟的一部分,同理心能夠聽到多遠的哭聲,這不取決於同理心是大是小、是高是低,而取決於哭聲叩擊到的地方是否足夠柔軟。



04.同理心人皆有之,孩子不是同理心窄而是對傷感沒有那麼敏銳

黃執中舉例到,小孩子讀到朱自清的《背影》里老父親彎腰撿橘子時,孩子鬨堂大笑“胖子撿橘子”,黃執中解釋到因為小孩子的同理心很窄,所以他們聽不到遙遠的哭聲,這恐怕是要冤枉孩子們了。


孩子們並不是同理心很窄,而是他們對傷感的定義與成年人不同。成年人因為有特殊的情感和生活經歷,更能體會到父親彎腰撿橘子的那一刻的傷感,而孩子們還沒有建立複雜的體驗苦、體驗悲情的機制,他們對傷感的定義還沒有那麼深刻。


相比黃執中,蔡康永就更溫柔和寬容一些,他說到:“走進博物館的人,都是因為能聽到遙遠哭聲的人,不然你進去幹嘛,看貓嗎?”,一句話把黃執中構建的概念“遙遠的哭聲”拉到了所有感知美的人身上。


“遙遠的哭聲”是個很不錯的概念,但是它的範圍不應該窄到只有精英或者層次高的人才能聽到,它應該被每個願意感受美和聆聽美的人感知。


05.說到最後:

《奇葩說》這一期的導師賽之所以這麼火,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李誕的辯論首秀,李誕開場說,誰都怕,但是一場辯論下來不僅以87票扭轉了局面,還被詹青雲奉為BBking;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這是一個非常值得一辯的辯題,場上的辯手對藝術的價值進行了各種解讀,只能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關於藝術的創作,柴叔想起魯迅的一句話:“人感到寂寞時,會創作;一感到乾淨時,即無創作,他已經一無所愛,創作總是根於愛。”

無論是藝術或者是生命,至始至終都是源於愛,那麼藝術的價值和生命的價值也都浸透著愛吧。


柴叔帶你看電影


《奇葩說》四大導師終於下場辯論,堪稱“神仙陣容”。

最不被看好的李誕,反差最大。

他“一雪前恥”,徹底改變了“李誕不會辯論”的印象,一舉為反方拿下全場87票。

跑票數高達41票,表現“驚為天人”。

李誕的路數很妙,他上場前反覆為自己添加“垮掉的一代”濾鏡,我不行我不會我慫,結果一出手,嘖嘖嘖,高光時刻。

第一步,荒誕式解構。

李誕一上場,就先扔出一大堆“誕”言“誕”語,“比神秘的微笑更珍貴的是沒了的微笑”。

這個階段,他的表達裡,比“說什麼”更重要的是怎麼說。

他整個人都帶著一種“人間不值得,不如來聽我胡說八道”的荒誕感。

態度很混,但內容裡卻不乏“清”的內容。

同時,脫口秀的精準表達是他巨大的殺招,“還救了一隻小貓,啊”這句話寫不出一點也不好笑,但他講出來就很好笑。

第二步,佔領道德最低點。

是的,你沒看錯,不是最高點而是最低點。

佔據道德高點然後扣個大帽子罵街,路數太爛大街、在這裡行不通。

所以李誕很聰明,用了非常適合他本人的賤兮兮、懶兮兮、欠兮兮(褒義)的道德“低”點。

他說“我是一個自私的人”,輕描淡寫說“我也很奇怪為什麼只有我是這麼自私的人”,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拆解對方說的“傳承文明文化的大義、責任”。

四兩撥千斤。

第三步,不完全道理手冊。

李誕最大的特色是他的東西在“有道理”和“沒道理”之間融合了很奇妙的配比。

他用撒潑打滾式“沒道理”的姿態講著其實“不完全沒道理”的事情,而且一點一點增加“真有道理”的百分比,效果很獨特。

在解構之後,李誕分析了“救畫沒用”和“救貓有用”。

前一半特別實在,叫作“善舉被淹沒被遺忘的無奈”,叫作“榮譽的虛妄”。

後一半角度很清奇,救了貓難道不用還貓主人?

反正李誕不管,在他的“荒誕基調”裡,又荒誕又有道理的事情,莫名有格外強大的說服力。

所以李誕用了非常誇張的話語,“貓咪踩奶每一腳都踩在我良心上”“這是貓嗎?這是道德之眼”啊。

一分真,二分誇大,三分荒誕,四分好笑,達芬奇聽了都想鼓掌啊!

第四步,“上價值”。

李誕做了一副“我要學黃執中也來上價值”的邯鄲學步的姿態,潛臺詞是“其實我不會,我在硬凹”,結果他很會。

他說有些人書讀太多,總覺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但也不想著苦其心志、也不想著勞其筋骨,天天就想著怎麼犧牲別人。

說“世界是由我這樣自私的人維持運轉的”,那些“為了宏大的目標要犧牲別人、犧牲別的小貓的人,頻頻讓我們這世界陷入大火”。

太好了。

價值好,話術好,風格好。

李誕結尾這一句,和黃執中“遙遠的哭聲”一樣,都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而且形成了讓人起雞皮疙瘩的身臨其境的畫面感。

上場時嬉皮笑臉的,越說越一本正經,整段當中諧謔-批駁-諷刺的連貫度很高,而且個人風格非常濃郁,那是他李誕的獨門功夫。


黃執中這場講的內容,已經有部分快要跑到墨家的“兼愛”理論上去了。

在他的論述中,兩組概念頻繁出現,一組是“遠近”,一組是“高低”。

遠近當然沒問題,但論“高低”總帶著些價值歧視的優越感,許吉如在開槓環節裡非常敏銳提出了“優越感”這個詞,但很快被對方的氣場和老辣穩定壓了下去,慌了。

可見開槓是一件多麼難的事情,三十秒連想個標點符號都不夠。

而詹青雲和傅首爾那組開槓,也太好笑了吧!

詹青雲小姐姐實力闡釋什麼叫“用邏輯回你一個無理取鬧的段子”(楊奇函評)。

別欺負好學生不會菜市場式吵架啊!

這場辯論中講文物保護的詹青雲,有一種介於窮學生和知識分子之間的“清苦”之氣。

又苦又剛。

特別契合她講的故事裡的付出、責任、風骨。

所以她來講抗戰期間保護故宮文物的故事,才打動人。

如果有天她因為工作日程衝突缺席錄製,哪怕她寫好一模一樣的詞、交給別人說,效果恐怕都會打骨折。

在她的話術風格里,“苦”有著良性加持效果。

風骨、大義、犧牲、責任,這些又虛又高的概念,要一個清苦又剛強的人講出來,才更容易被相信、被打動。

上一集裡執中學長說詹青雲在地鐵上讀《莊子》,嘴瓢說“她沒有那麼精緻的外在”。

兩次暴擊實錘。

其實我倒是覺得詹青雲吸引我的一個最分明的因素,是她的“苦”氣。

不是神情哀怨或者人生不幸福的“苦”,而是她的氣質裡寫著苦苦求索、值守多年,特別坐得住的那種“苦”,讓人肅然起敬。

而蔡康永老師的立場和風格,帶著沒落貴族式的優雅、老派紳士的默默堅守。

李誕說“我是一個自私的人,我也很奇怪為什麼只有我是這樣的人”。

用自嘲和反諷的方式,揭開了人人皆知的人性普遍自私,然後站在道德“低”地上主動認領“我自私”,其實是把對方定在你們自私還虛偽的恥辱柱上。

這個時候你不好跑上去剛“我就不自私,我就要在世界中心呼喚愛”。

但蔡康永接了。

他接的方式帶著“我認可世界很墮落”的潛臺詞:我認同你的所有負面判斷,但我依然要保留微弱的善念火種。

而且以德報怨。

老派的體面,固執又溫和。

他立論的前提是巨大的否定,一上來就先否定人類對貓的“愛”,然後數次提及如今我們如此墮落。

既然這麼糟糕這麼渺小,那麼大家一醉方休然後散了吧?

反正都要屍橫遍野,反正終將腐朽。

遲或早而已。

他不。

他守。

他莫名讓我感受到一種有著時代斷層感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堅決和暖意。

總會讓我想到白先勇小說裡的人。

帶著舊式的、老派的體面,清貴又溫和、驕傲又慈愛。

(慈愛這個詞是不是用錯了?手動狗頭)

舒心結語

我一直覺得《奇葩說》最抓人的好看有兩點,第一點是把嚴肅高冷的道理,用買菜吵架罵街式的有趣方式來表達,比如李誕這一集裡一戰成名,雖然依賴於移植脫口秀表演經驗,但這和奇葩說諸多知名“不正經辯手”的風格精髓,恰恰是本質相通的。

第二點是“未經思考的綜藝沒那麼好看”,難得有一檔綜藝節目讓你思考、讓你體會到智力和知識的思辨樂趣。雖然有些時候他們在胡說八道自己根本不相信的東西(別罵我這李誕說的),但更多時候,他們用語言剝開了迷幻虛妄的現象、直擊本質,讓人起一身雞皮疙瘩。

辯論的概念往往都很抽象很遙遠,比如什麼文明、什麼生命的意義,但《奇葩說》像一道奇妙的轉換儀,讓你發現其實這些價值感、這些共通的體驗我也有,只是被遺忘在某個佈滿灰塵的角落。

而他們,幫你清掃了思緒角落裡的灰塵與泥土,還附贈最暖的溫度。


舒心醬


這次的導師賽,可以說驚豔。

說實話,奇葩說從第一季開始到第五季,是在走一個下坡路的。這一季導師陣容李誕、薛兆豐、蔡康永、羅胖羅振宇,前三位為老導師,後者羅振宇新導師。按照以往的情節,導師都是壓軸出場,會在整個賽季後半段出場,但這一季在奇葩們略微熱場後,直接擼胳膊下場幹了一票,而且乾的漂亮,算是給這一季奇葩說定了性,立了標準。

首先一位不得不豎大拇指的李誕。這位仁兄的這場辯論真的應該載入奇葩說辯論的傳奇課程,論點稿子好是一方面,他個人的颱風,辯論的格調,現場的把控,這些加起來成就了他經典的一課,他一直想表現自己的與世無爭,但這其實便是他的爭。

羅胖羅振宇其實已經盡力了,在對賽場不熟悉,以及李誕的強勢轟炸後,嘗試去平抑賽場氛圍,嘗試挽回。而且他找的點也很好,為什麼是救貓救畫而不是把貓畫扔進火堆,體現了他的邏輯思維,但是無奈對手太強,而且他自己的颱風跟奇葩說不是那麼貼切,後來的許吉如其實也是因此被斬落馬下的。

然後薛兆豐,其實我不是太喜歡學者這個類型的人,張嘴都是一套套的,但是對薛兆豐還是佩服的。聽他講話,有一種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感覺,就是看一件事情一下子能夠看到本源,很厲害。

蔡康永,這一場算是力挽狂瀾了,通過他的三寸不爛之舌生生把李誕帶來的暴風驟雨平息掉,不容易。但是人家本來就是幹這個的,在金馬獎臺上,那控場能力,也就黃渤能夠正面交鋒,弄出個馬騎人的反擊。


鐵甲三千


作為一檔辯論綜藝,奇葩說從不同角度給我們帶來一件事的無數種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看法。

四位導師風格都不太相同,李誕幽默風趣,看似插科打諢,實則精心設計,見招拆招,道理淺顯易懂,很容易帶動觀眾;黃執中一貫地意向高遠,拔高境界,讓自己站在一個高度攻防,對面誰說他就是誰思想境界不夠高深;薛兆豐教授呢,一貫從經濟學角度,看似不近人情卻特別實在;而羅振宇作為新晉導師,雖然被李誕打了個措手不及,但也從一個特別新奇的角度,辯論了這個問題。

辯題:當奇葩星球著了火,你會去救一幅名畫,還是救一隻貓。

乍一看是一道文化與生命價值比對孰輕孰重的選擇題,其實我沒有想到,大部分人的選擇是救一幅畫,而不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

李誕說,他見不得一隻小貓被活活燒死,如果救了那幅畫,他午夜夢迴,都會有一隻炭烤小貓在夢裡等著他。

李誕說,他是一個自私的人,又好像整個奇葩星球只有他是這樣的人,我倒覺得,他是真實。

李誕說,黃執中心繫天下,卻不想著苦其心志,勞其筋骨,而只是想著怎麼犧牲這個近的,去救那個遠的,怎麼犧牲這個小的,去救那個大的。

句句幽默,又無法反駁。李誕這一次真的可以封神了。

而在當時那個緊急的情況下,我想我也無法拋棄一個鮮活的生命,去救一幅畫,即使那幅畫是蒙娜麗莎。






凝若芊


真的是一次非常經典,非常精彩的比賽。

雖然叫導師隊長賽,但是大家主要是看四位導師的辯論,導師這場表現優異與否,還關係著後面隊員的選拔。

印象最深的是李誕和蔡康永。我記得第一季奇葩大會的時候,馬東說過,他喜歡蔡康永是因為,蔡康永心靈上長著一雙惡毒的眼睛。也就是李誕這次所說的心靈之眼。

面對黃執中壓倒性的支持和高深的論點,李誕應對得非常從容。

最喜歡李誕辯論第三段對於價值的駁斥,舉的那個記者朋友的例子。正是那些總是想著犧牲別人的人,讓這個世界頻頻陷入大火。這就是火災的原因。

蔡康永是臺灣人,聲音溫柔,但是他的問題角度往往是一個人的痛點,穩準狠。

李誕前面的辯論讓羅振宇措手不及,調整了半天直到他結束票數也沒什麼變化。

到了蔡康永,他先問楊超越和馬東問題,然後找到答案中的漏洞。由此展開辯論,然後用他淵博的知識,不斷的拋出例子和觀點,對你強行洗腦。

讓之前支持李誕的轉而支持他,這就是蔡康永的魅力。

所以當辯論結束的時候,馬東說讓他自私地想讓第六季奇葩說就以這個陣容一直進行下去。

確實是一場精彩紛呈,大放異彩的辯論。導師們比拼的是眼界,閱歷,對生活,對社會,更是對人性的思考。


伊人矮伊人


誇張一點說,導師賽可以稱作誕總的辯論成名賽。

有人說他的辯論稿是吐槽大會背後團隊合作的結晶。但不管怎麼樣,證總的辯論有種回到吐槽大會舞臺他的主場的感覺。無論是節奏、控場與互動都是遊刃有餘。並且他以“近處的哭聲”見招拆招拆掉黃執中“遙遠的哭聲”,也得到了繁殖中本尊晗首點讚的。

蔡康永一如既往的好,不疾不徐娓娓道來,人文中見觀點。

薛兆峰教授有點像自己的旁白,客觀冷靜,但太過冷靜,沒有互動觀眾,撩起觀眾的情緒。


青雅鐘錶


李誕的發言聽得很快樂,也有深思,但打動我的是康永老師。他說的太好了,生命的價值是我們人類價值觀下衡量的價值,貓貓的價值在於它作為某人的寵物帶來的溫暖和可愛,如果辯題是“救名畫還是就你的寵物貓”那可以從李誕的角度出發,但這道辯題並不是。康永老師最高明的是讓人們認清對於生命的態度。你覺得眾生平等是對待生命的態度,還是按自己的衡量標準去定義生命的價值。如果是公平對待生命,那即使是一頭豬、一隻蟑螂你都要救,因為那都是生命;但如果你只是因為它是一隻可愛的小貓而救它,你就是差別對待生命,沒有看起來那麼高尚。

最喜歡的是康永老師對藝術的態度,它們是人類歷史上的高光時刻,即使我們多麼沉淪多麼不堪,但曾經人類的最高文明告訴我們,我們曾經有過希望,有過輝煌。

走進博物館,你卻救貓,瘋了嗎?


金烏梓童


昨天晚上十一點多才看的最新一期《奇葩說》,如果不是為了給小夥伴你們反饋情況,可能看一半就關了。因為第六期,真的很尷尬!六位辯手一個比一個說得差,最後教練、導師甚至為了救場親自參與辯論,言之無物又不搞笑的馬劍越還留了下來,真是一聲長嘆。那麼小夥伴你們,會怎麼評價《奇葩說》第六期呢?

選手表現很尷尬

如果一定要用一個詞來形容昨天六位選手的表現,小編不會用“差”,而是“尷尬”。《奇葩說》作為一個娛樂節目,不好笑,氣氛尷尬才是最糟糕的。昨天的六位選手中,有幾位,如趙英男、馬劍越,大家都是對他們有一定期待的,但實際表現實在是太尷尬了,既不好笑也沒有道理。表現還不錯,矮子裡拔高子的,也只有兩位三辯,可也不過是在硬撐。

教練、導師為救場參與辯論

為了不讓整期節目全部垮掉,馬東最後cue了二排選手,兩隊的教練—馬薇薇、肖驍自然而然的為了救場站出來辯論。教練攻辯結束後,導師也都不閒著,一個接一個的發言。看到這,不禁為這期選手嘆了口氣,但也忍不住感慨,教練就是教練,導師就是導師,真厲害!節目組請李誕和薛教授真是請對了!

作為《奇葩說》的鐵粉,第一季到第五季一期都沒缺過,實在不願意說昨天那期是史上最差,但事實是它真的很尷尬很差勁。我們總說《奇葩說》是個娛樂節目,但經過第六期小編才發現,其實我們對它真正的認識是“辯論節目”,但是是“有趣的辯論”。只為了搞笑,沒有道理和邏輯的觀點,觀眾其實並不能接受。從昨天的預告來看,下期可能又是“難捱”的一期,希望新奇葩們能儘快找到節奏,發揮出自己最好的實力。





小朱娛樂生活


李誕難道不是吐槽大會背後團隊給寫的詞嗎?直接證明實力的battle環節也沒看到。是給掐了嗎?羅振宇最菜不解釋。


劉刺史


誕,水平真一般(只對辯中),藝術品就是用來燒的,人是自私,我就是一位自私的,一定要救對自己有用的,貓!!!!!!!!蔡,雖看他很另類,但思想,辯邏非常高手,非一般人水平,用詹語,驚豔一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