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南路上一丁字路口行人橫穿車流過馬路成“日常”這是咋回事?

嵩山南路上一丁字路口行人橫穿車流過馬路成“日常”這是咋回事?

行人跨越綠化帶橫穿馬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瞧實習生張陽文圖

“快一點,公交快到站了,得趕緊跑過去!”一位母親牽著年幼的孩子,自西向東跨越路中央綠化帶,急匆匆地橫穿嵩山路,向路東的公交車站牌跑去,看著在滾滾車流中騰挪閃躲的母子倆,讓人不禁為他們捏一把冷汗。

類似橫穿馬路的畫面,在鄭州市嵩山南路與南彩路交叉路口(以下簡稱“路口”),每天都會出現,早晚高峰時段和週末則更多。記者這些天多次在現場看到,在大量的穿行者中,老年人和學齡前兒童佔了一半。他們為何要冒著生命危險橫穿馬路?

路口人車混行隱患極大

在這個被市民們吐槽“不夠人性”的路口,記者看到這裡的嵩山南路為雙向8車道,道路中間有一條約3米寬的綠化帶,整個路面寬約30米,與南彩路交會成“丁”字路口。近日,早七點半,只見橫穿嵩山南路的人絡繹不絕,短短數分鐘時間,就有30餘人跨越綠化帶橫穿機動車道,去路對面趕公交。

在穿行馬路的人群當中,最難的就是推著嬰兒車的老人。因孩子太小不能獨立行走,老人在穿越綠化帶時,還得顫顫巍巍地一前一後像抬擔架一樣把嬰兒車抬起來。

記者現場初步估算,在早高峰時期,車流相當密集,每分鐘大概有100輛機動車來往路口。道路上,不少橫穿馬路的行人因車流量太大,只能在綠化帶邊沿等待,半人多高的灌木叢和數米高的雪松遮住了行人的身影。只見一輛輛汽車與他們擦身而過,直到車輛少時,他們才匆匆小跑前行,不少車輛不得不減速給行人讓行,整個過程看得人心驚肉跳。

公交司機張師傅稱,每天早上從路對面來趕公交的人太多了,空空蕩蕩的車廂立刻就會被填滿,“在這條路上開車,都不敢走內道,就怕綠化帶裡突然衝出人來!”

30米直線距離需多繞行近一公里

行人為啥要冒險穿行?“不得不這麼穿(馬路),這周圍沒路可走!”記者詢問行人,聽到最多的一個詞便是“不得不”。一位接送孩子上學的父親說,嵩山南路和南彩路交叉口向西兩側小區很多,入住率很高,且鄭州實驗外國語學校就在交叉口向西不遠處,還有幾個幼兒園,對於每天日常接送學生的人來說,如果不穿行馬路,會繞行很遠。

記者通過電子地圖搜索看到,在嵩山路(南三環至南四環)段附近,南彩路是相對繁華的地區,有數十個小區以及數量不等的學校、商場和寫字樓分佈其中。

“之前我也按規矩走,堅持一個禮拜實在是受不了了。”上班族同樣也深受繞路困擾,小葉住在南彩路錦繡山河玉瑞園小區,每天上班需要去嵩山南路乘坐B60路前往市區,“本來線路就不多,路對面是個公交站,如果繞路就太耽誤時間了,丁字口往北走很遠才有一個路口,往南很近就有路口,但沒紅綠燈,和走綠化帶沒啥區別。”

若不穿行馬路,居民們要繞多遠的路?記者實地測量發現,以錦繡山河小區為例,繞行的最優路線,是沿著嵩山南路向北行至有紅綠燈的金沙江路口,然後,穿過路口後再從另一側折返回來,這一段“U”字形的路線將增加近1公里的路程,正常速度步行也要10分鐘左右。

盼著能開闢路口或設立天橋

在探訪過程中,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路口馬路中間的綠化帶已被來往行人踩出多條“小路”。

“我們盼著這裡能開個路口,安個紅綠燈。從這裡過的人實在太多了。”附近的一些居民告訴記者,綠化帶被人踩成了“禿頭”,然後再被補種上,反反覆覆已是常態,不能只補種卻不解決根本問題。“既然居民經常從這裡走,說明這裡需要一個路口,相關部門應該注意到群眾的需求。希望相關部門能儘快協調,在馬路上設置人行道,並設置警示燈,讓大家不再為過馬路發愁。”

記者注意到,該處丁字路口位置較為特殊,但多個方向均沒有安裝機動車信號燈。南彩路東西走向,東頭至嵩山南路被阻斷成斷頭路,西頭因為有大量住宅小區和學校,因此,該丁字路口人車流量一直很大,特別是高峰期間從北往南至路口右轉的西段道路,時常發生交通擁堵。

將組織現場調研評估3套方案可行性

記者梳理該路口線索發現,2017年11月,就有市民反映過嵩山南路南彩路的相關問題,當時除了高峰期擁堵問題,還存在出行道路少,易出事故的問題。

對此,負責轄區交通管理的交警三大隊民警也是感受頗深,“為了保護行人安全,我們每天早晚兩個時段都會在路口設置‘高峰崗’,”民警韓黎劍告訴記者,這個狀況隊裡一直在關注,也想了很多辦法,不過大多不能根本解決問題,“近日,隊裡接到了來自轄區教體局的反映,學校認為這個路口對於學生來說過於危險,我們已經將具體的現場情況說明遞交到了支隊。”

韓黎劍認為,現在有三套解決方案,除了將綠化帶破開,設置斑馬線和紅綠燈之外,還可以增設天橋與隧道,或者在相近的路口設置紅綠燈,“這需要技術部門現場調研,具體得看統籌規劃的結果”。

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也稱,已知曉情況,將立即會同具體職能部門開展評估,儘快給出解決方案,從設計上滿足周邊居民的通行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