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馬14年,在山西犧牲,這位河北籍烈士曾被周恩來譽為“老虎”

縱談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歷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歡迎關注“青史觀”,每天為您帶來新鮮、有趣、乾貨滿滿的歷史故事。

提起八路軍的騎兵,你會想起啥?是《亮劍》電視劇裡的騎兵連長孫德勝還是王雷、李健主演的《中國騎兵》?今天我們就為大家講一位騎兵出身的人民軍隊指戰員,他就是河北正定籍的革命烈士,王零餘。

戎馬14年,在山西犧牲,這位河北籍烈士曾被周恩來譽為“老虎”

《中國騎兵》劇照

王零餘1907年生於正定縣高平村。這個村子在正定縣有著比較深厚的革命基礎,抗日戰爭時期華北平原著名戰鬥英雄劉傻子和著名的地道戰都發生在這個村子。王零餘早年即受到革命思想教育,早年在保定民生中學、正定第八師範講習所學習期間,他都是學生運動的骨幹分子。

1930年,因為高平黨組織被破壞,王零餘也遭到了當局通緝,他前往石門(今天石家莊市區)繼續做革命工作。1933年,他進入東北軍何柱國十七師騎兵部當兵。

戎馬14年,在山西犧牲,這位河北籍烈士曾被周恩來譽為“老虎”

高平地道戰

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國共開展合作抗日。1938年1月,王零餘從新和黨組織重新取得聯繫,他即被派往山西雁北抗日遊擊第八支隊擔任參謀長。當年七月,第八支隊和其他三個支隊改編為八路軍120師獨立第六支隊,王零餘出任騎兵營長。

戎馬14年,在山西犧牲,這位河北籍烈士曾被周恩來譽為“老虎”

王零餘烈士

在此後的三年多時間裡,王零餘率領部隊在雁北地區堅持抗戰,狠狠打擊日、偽軍。在這期間,他率部作戰百餘次,擊斃敵人數千,繳獲各類槍支300多支,子彈2萬多發和300多匹馬匹。這支部隊因為作戰勇猛被群眾稱作“抗戰鐵騎”,王零餘也獲得了“王老虎”的綽號。

1942年,王零餘前往抗日軍政大學七分校擔任軍事教官,專門講授騎兵戰術。次年,他和其他幾位教官前往延安,受到了黨中央的親切接見。周恩來親切地和王零餘握手,並說:我們的老虎回來了!

戎馬14年,在山西犧牲,這位河北籍烈士曾被周恩來譽為“老虎”

抗戰後期,王零餘出任雁北軍區獨立第二團團長,打擊頑抗不投降的日偽軍。之後他率部粉碎閻錫山對解放軍的進攻,並參加了大同戰役。

1947年春天,王零餘出任雁門軍區補充團團長,並奉命到晉北的五寨、神池一帶徵兵。當年三月,他帶領新兵路過神池縣南辛莊,在途中遭遇敵機襲擊。在指揮新兵躲避敵機過程中,王團長不幸被敵機擊中負傷。三月底,身負重傷的王零餘團長不幸犧牲,時年40歲。

戎馬14年,在山西犧牲,這位河北籍烈士曾被周恩來譽為“老虎”

戎馬生涯14年的王零餘團長不幸犧牲,他犧牲在瞭解放戰爭初期的戰場上。如果不是敵機的襲擾,這位身經百戰的勇將本該為人民解放事業貢獻更多的力量。或許,共和國的將星譜上也該有他的一席之地!

1954年,王零餘團長的遺體被遷葬到位於石家莊市區的華北軍區烈士陵園。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看到今日山河無恙人民安樂,我想將軍泉下有知,應當是含笑的吧!

戎馬14年,在山西犧牲,這位河北籍烈士曾被周恩來譽為“老虎”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好了,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說完了,歡迎關注我們下次發佈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來說您想聽的故事,想了解的歷史,我們儘量滿足您的要求,講給您聽。

文中圖片來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