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華星”到“悟空”:紫金山天文臺科學家70年的“追星記”

你可能無數次仰望星空,但是你知道嗎?有一顆小行星,它的名字叫“中華”,它是第一顆中國人發現的小行星,它的發現者和命名者叫張鈺哲。張鈺哲是中國近代天文學的奠基人,新中國成立後紫金山天文臺的第一任臺長。在過去的70年,一代又一代天文學家,用他們的堅韌和嚴謹的科學態度,追尋浩瀚宇宙,繪製銀河畫卷。

從“中華星”到“悟空”:紫金山天文臺科學家70年的“追星記”

今天的紫金山天文臺,是一個擁有很多“第一”頭銜的天文學研究基地,如今,這裡承擔更多的是科普教育的職能。走進紫金山天文臺,拾級而上,進了展館正中的一尊銅像就是張鈺哲先生。

從“中華星”到“悟空”:紫金山天文臺科學家70年的“追星記”

1928年10月25日,正在美國留學的青年學者張鈺哲發現了一顆小行星,國際小行星中心將它臨時編號為1928UF,正式編號1125號,一腔愛國熱情的張鈺哲為其命名“中華星”。 張鈺哲學成回國後,由於當時舊中國貧窮落後的狀況無法進行天文學的觀測,1125中華星一直下落不明。

從“中華星”到“悟空”:紫金山天文臺科學家70年的“追星記”

一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迎來科學的春天,時任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臺長的張鈺哲,親手修復了紫金山天文臺建臺時購買的60釐米返射望遠鏡。除這臺望遠鏡以外,紫金山天文臺後來又添置了口徑400mm的雙筒折射望遠鏡。張鈺哲一生中發現的眾多小行星以及彗星大多就是通過這兩臺天文望遠鏡實現的,他帶領著那時還年輕的同事、學生,在這裡度過了一個個不眠之夜。

從“中華星”到“悟空”:紫金山天文臺科學家70年的“追星記”

1957年10月30日,他們發現了一顆和1125中華星軌道十分相似的小行星,然而,它並不是1125中華星。據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楊捷興介紹,1977年的時候,國際小行星中心破例做出一個決定,將張鈺哲在金山發現的這顆新小行星代替1928UF,給予1125“中華星”的名字。

可是,令人沒想到的是,這一故事還有新篇章。1988年5月,國際小行星中心經過大量軌道證論,發現1928年張鈺哲發現的1928UF小行星又被找到了,經過紫金山天文臺商議,將1957年發現的3789號小行星命名為“中國星”。

1125“中華星”失而復得,與“中國星”交相輝映。一波三折的追星曆程,背後是新中國天文觀測科學日新月異的變化。

今年82歲的楊捷興,1960年進入紫金山天文臺工作,他向記者展示了過去70年,他和他的同事們拍攝的一張張觀星圖。那個年代,天文學家經常是通夜觀測,條件十分艱苦, 拍一張照片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寒冬臘月圓頂天窗打開來,非常冷而且還不能動,打個盹眨個眼,好不容易觀測到星星就“不見”了。

從“中華星”到“悟空”:紫金山天文臺科學家70年的“追星記”

70年歲月流轉,青年科學家們變成了古稀老人,德制雙筒望遠鏡也被中國人自主研發的近地天體望遠鏡所取代。 2006年,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和盱眙觀測站建成,隨後,在青海、南極等地設立7個野外業務觀測臺站 。

從“中華星”到“悟空”:紫金山天文臺科學家70年的“追星記”


從“中華星”到“悟空”:紫金山天文臺科學家70年的“追星記”

2015年起,紫金山天文臺牽頭研製並運行我國首顆天文科學衛星——“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

從“中華星”到“悟空”:紫金山天文臺科學家70年的“追星記”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趙海斌,是一位70後科學家。他說,相比上一輩科學家,他們的觀測設備和條件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望遠鏡一天晚上觀測的數據相當於以前一年的觀測數據。但是,人工驗證數據有很大壓力,這需要他們有足夠的耐心,從上萬個源裡面,去識別少量有用的有意義的目標。耐得住寂寞,定得住身子,這是趙海濱從老一代天文學家身上耳濡目染的“科學精神”,每一次新的發現,都會讓科學家們像孩子一樣,由衷地興奮和開心。

從“中華星”到“悟空”:紫金山天文臺科學家70年的“追星記”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這是德國哲學家康德的一句名言。對於將“仰望星空”作為畢生事業的天文學家來說,星空還有無限的秘密吸引著他們不斷去追尋。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欄目。或者下載荔枝新聞、我蘇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