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峰的族人——契丹族,為何消失了?為何56個民族裡沒有契丹族?

遼國被金國滅亡後,契丹人就分散了,有的被同化,有的民族特徵不明顯,但是他們依然還有一些文化遺存,可以看到。56個民族中沒有契丹族很正常,但是如果要重新劃分民族的話,也可以分出來,這是民族劃分的問題,並不是契丹人完全不存在的問題。


在成吉思汗推行領戶分封制以前,古代蒙古高原上的民族共同體其實很鬆散。遊牧民族雖然也以血緣、語言、文化為標準區分族別,但政治變遷亦會影響到他們的族屬。比如因為戰爭和生存原因,一些部落會結成聯盟,從而形成新的民族,如漠北鐵勒人為了與突厥人對抗,結為同盟,最終演變為“九姓回鶻”。還有一種情況是某個強大部落/部落聯盟或民族統一了周邊部落後,這些附部落/民族便被動地以統治部落/民族的名稱作為自己的名稱。然而當新的強權出現時,他們又會集體倒戈,加入新的統治民族。

蕭峰的族人——契丹族,為何消失了?為何56個民族裡沒有契丹族?

先說匈奴。匈奴至遲在戰國後期便見諸史書。當時他們是一個駐牧於陰山一帶的遊牧集團。我們在這裡姑且把他們稱之為“狹義的匈奴人”。後來匈奴統一了大漠南北。眾多部落、民族都被匈奴所吞併,這些被征服者可被稱為“廣義的匈奴人”。在“廣義的匈奴人”中,有的部落被“狹義的匈奴人”所同化,二者漸成一體;有的部落則仍然保持了自己原有的民族特性,和匈奴僅存在政治上的役屬關係。

匈奴衰微後,兩度分裂,形成所謂的南、北匈奴。南匈奴在呼韓邪單于率領下南遷歸附西漢。這支匈奴大約有3萬多帳,20餘萬人口,他們逐漸與長城附近的漢人混居,東漢末年遷入幷州、關中一代,在西晉末年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前趙)。南北朝後期南匈奴逐漸融合於漢族,在歷史記載中消失。至於北匈奴,由於不斷受到兩漢的軍事打擊,他們被迫西遷。由於戰爭的緣故,其人口日漸稀少,遠少於南匈奴。北匈奴大約東漢中葉(2世紀中葉)在漢文史料記載中消失,有可能是遷往了鹹海以西。許多史學家認為5世紀稱霸歐洲的匈人即北匈奴後裔。不過這種觀點爭議頗大。

蕭峰的族人——契丹族,為何消失了?為何56個民族裡沒有契丹族?

但匈奴的大部分屬民並沒有追隨南、北匈奴遷走。《後漢書·鮮卑傳》載,北匈奴被漢朝逐走後,大約有15萬落(帳)人口仍留漠北,後來加入了鮮卑——這正是古代草原民族共同體結構鬆散所導致的。這些匈奴遺民(大多屬於“廣義匈奴人”)雖有15萬落(帳),近百萬人口,比鮮卑人要多,但他們不僅在政治上是一盤散沙,且彼此之間語言文化也未必完全相同,許多人對匈奴的認同感很一般。所以他們人口雖眾,卻不能同化征服者,反而“自號鮮卑”,被變成了新的民族。

匈奴還有幾個分支。如魏晉時期分佈在甘涼一帶的“盧水胡”,其先民可能是月氏人,被匈奴征服後成為匈奴的一部分。他們在十六國時也建立了政權(北涼)。南北朝時期融合於漢族。此外還有名為“鐵弗匈奴”的遊牧集團。他們是匈奴與鮮卑的混血,故被時人稱為“匈奴父、鮮卑母”。鐵弗匈奴在十六國時也建立過政權(夏),南北朝時期也融合於漢族。

蕭峰的族人——契丹族,為何消失了?為何56個民族裡沒有契丹族?

鮮卑的情況與匈奴有些類似。鮮卑的祖先被認為是戰國末期活動在燕國北面的東胡人。東胡後來被匈奴打敗,一部分部眾被匈奴吞併,另一部分則逃入大興安嶺周邊地區,並形成了兩個新的民族,即烏桓與鮮卑。鮮卑按分佈地域,又分兩支,一支被後世稱為東部鮮卑,包括宇文、慕容、段部等幾個部落。此三部後來都遷入塞內與漢人混居,其中宇文與慕容均曾建立過政權(前、後、南、北、西五個燕國和北周)。另一支則是拓跋鮮卑(建立南涼的“禿髮氏”也是其分支。“禿髮”即“拓跋”的另一種音譯),魏晉時期進入山西北部,先後建立了代、北魏兩個政權。由於鮮卑人的政權曾統一過中國北方(北魏、北周),故而影響力巨大。比如眾所周知,隋唐皇室皆有鮮卑血統,唐初有23個宰相有鮮卑血統。不過,入塞的鮮卑在南北朝後期漢化已深,至唐初已漸漸完全融入了漢族。

當然,鮮卑並沒有全部遷入中原。留在漠北的一部分融入了柔然。還有一部分人留在了大興安嶺老家,形成了唐代的室韋民族。室韋人當中有一個部落,叫“蒙兀室韋”,即蒙古人的祖先。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後,草原各部遂皆融入蒙古。

蕭峰的族人——契丹族,為何消失了?為何56個民族裡沒有契丹族?

再說契丹。目前學界主流觀點認為,契丹是鮮卑人的後裔。他們原本應當是鮮卑宇文部的屬民,但後來沒有跟隨首領入塞,而是繼續活動在西遼河流域,組成部落聯盟,並至遲在4世紀末期發展成為契丹民族。契丹在10世紀初建立了遼王朝,兩個世紀後被金所滅。遼亡後有一支契丹人在耶律大石率領下在今中亞和新疆地區建立了西遼。其後裔則逐漸融入當地民族。至於沒有遷走的契丹人,則先後受到女真和蒙古人的統治。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在遼代還是在金代,契丹人與漢人接觸都很頻繁,一部分人進入長城以南地區居住,因此到金朝滅亡時,許多契丹人漢化已深。蒙元統治者便一股腦把他們都劃入了“漢人”的範疇。不過還有許多契丹人依舊在草原上過著遊牧生活,他們並沒有被漢化。按照元朝統治者“若女直(女真)、契丹生西北不通漢語者同蒙古人;女直生長漢地,同漢人”的政策,這些沒有被漢化的契丹人就變成了蒙古人。

蕭峰的族人——契丹族,為何消失了?為何56個民族裡沒有契丹族?

綜上,匈奴、鮮卑、契丹的後裔,大多融入漢族與後來的蒙古族,少部分融入了東北和西北其他少數民族中(比如錫伯族,一般認為就是鮮卑的後裔,“錫伯”即“鮮卑”的另一種音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